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522章再现腾笼换鸟

澳洲风云1876 第522章再现腾笼换鸟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522章再现腾笼换鸟

十余天后

马拉维湖最北端的威远堡,这里是由400多名移民和一个连士兵驻守的新移民点,还有约1600余名黑人土著劳工,负责在这里修建道路,采伐林木修建威远堡一周的木质栅栏,房屋村舍。

这些黑人土著劳工都是散居在马拉维湖附近的土著部落,被士兵们沿途掳掠而来,在其他新兴屯堡也有类似黑人劳工辅助,强迫其承担了最为繁重的基础设施劳动,可以大大的加快移民点建设。

考察团一行抵达时,威远堡已经建成一圈长230余米,宽60余米的环形木栅栏墙,可容纳1500余人居住,挤挤2000人也没问题,这些木栅栏墙都是由4米多高树木建成,去掉枝桠,顶部削尖,下部一米多埋入土中,密密匝匝依次排列而成。

木墙里端有三角支撑柱,沿着木墙上端建有巡逻步道,士兵们可以站在上面巡逻,也可以依托木墙战斗。

平日里有这一圈环形木栅栏墙拱卫,就不用担心凶猛野兽侵袭,非洲能够伤人的野兽太多太多,别说狮子鬣狗,就是犀牛,长颈鹿大象这些野生动物也都性情暴躁,没有一个是好相与。

“这个位置选的不错,处于群山尽头的狭窄山谷中,前方就是开阔的坦桑尼亚大平原,利用地形扼守山谷通道,确实是很不错。”

李福寿站在巡逻步道上向远方眺望,被高耸山势阻挡的山口外就是广阔平原,在坦桑尼亚地区境内,属于德属东非所有,

按照划界谈判既定目标,从威远堡向北10公里以内的区域,都应该属于昆士兰海外领地。

当然了,多一点少一点都可以。

这玩意儿以前没有明确的界限,一切都要靠谈,只要德国东非公司与昆士兰你情我愿,那么就可以把双方边界确定下来。

李栓柱中校是负责考察团安全的指挥官,他亦步亦趋的陪伴李福寿的身边,回答道;“根据驻地连长的汇报,经过反复考虑,相比较前出坦桑尼亚大平原设立据点,在山谷要道设立据点更为妥当,能够依托山势建成连绵防线,形成有利于我的态势。”

“嗯,这是很有眼光的选择。”

“多谢伯爵大人夸奖,卑职率人考察过附近地形,依然有几处山谷通道可以直插威远堡后方,我们的移民还是太少了,若把这几处山谷通道都占住,那么就可以形成坚固的防御线。”

“呵呵呵……不着急,慢慢来。”

李福寿眯缝着眼睛看向远方,在流出山谷的河流旁边,距此地约3公里,有几座灰色帐篷,帐篷边拴着二十几匹马,那里是德国东非公司闻讯赶来的人。

其中有十几名骑兵,剩下的都是德国东非公司雇员,还有负责交涉的菲舍尔先生,一个颇为傲慢的德国佬。

德国人察觉昆士兰方面的动作之后,立马便派遣这一支小队前来交涉,驻扎在对面不远处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似乎以此显示自己的存在。

这样做并非无用功,德国人在精明的利用规则为自己牟取利益,同时在试探昆士兰人的底线。

“派两只班级规模的小队伍,向北前出20~30公里远,在河流湖泊边缘扎营,试探德国人的反应。”

“遵命,伯爵大人。”

“另外这座木城寨建的小了,安排人在木城寨南方一千米处,再建一道横向木栅栏连接两边山谷,以此作为平民市镇活动区域,原先的城寨完全军用,二者泾渭分明。”

“遵命,伯爵大人,我马上就安排人去办。”

“嗯,去吧。”

李福寿随口吩咐了一句,看着李栓柱敬礼之后迅速转身离去,行事做派显得雷厉风行,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之处,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位年轻的中校军官虚岁25,忠诚可靠,意志坚定,是年轻军官中的佼佼者。

出生于雏鹰学校的年轻军官,如今普遍在中尉,上尉这一层次,能够迈入校级军官门槛的极少,李栓柱是其中军衔最高的,可见其必有过人之处。

科赫上校被停职审查,不可避免的影响到非洲远征军的运作和下一步机构分置计划,提拔几名高级军官势在必行。

李栓柱就在提拔名单的前列,有心再给他压压担子。

抽点时间巡查领地,李福寿感觉到大有必要,相比较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地图,亲身感受海外领地的广袤印象尤其深刻,这里富饶美丽的平原山川,宜人的气候,让他对非洲的感觉大为改观。

不同于黄沙漫漫的索马里地区,桑比克森林覆盖率超过60%,高耸的山峰上密布森林,植被茂密,秘书李思仁说的很不错,这里是非洲的两大绿肺之一。

总体环境和气候更类似于澳洲本土,但是河流山川更多,水能蕴藏量极其丰富,适宜于种植水稻的地区非常广阔,赞比西河下游原本就是传统的水稻产区之一。

深刻了解了这片沃土,李福寿更加坚定了决心;

这里应该完全属于勤劳质朴的华夏儿女所有,历史上南非的情形不能够再出现,在完成莫桑比克地区大规模的基建工程之后,所有的土著黑人都必须让位于华夏移民。

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之后,土著黑人将爆发出惊人的生育能力,逐渐改变地区人口结构,李福寿决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必须要采用妥善方法加以解决。

他不想重复美国人对待印第安部落的残忍政策,那么现成的出路有两条;

第一,是延续葡萄牙人传统的契约黑人劳工政策,大规模向邻近地区输出劳动力,当然,这指的是黑人土著人口。

第二,大规模从邻近马达加斯加岛输入年轻未婚女子,与华人移民婚配之后,对新生儿童实现广泛华文教育,灌输儒家礼义廉耻文化,在社会上强力打压土著语言,切断历史文化传承,树立土著是下等人的牢固理念,争取用一代人到二代人的时间完成社会认知转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1步的过程争取在10年内完成,第2步的改造,争取在30~40年内完成。

与此同时

启动大规模移民行动,实行“腾笼换鸟”计划,该计划曾经在香格里拉执行过,也在婆罗洲执行过,都取得了较为完美的效果。

如今“腾笼换鸟”应用到非洲拓殖计划,已经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采用较为温和的手段解决人口结构问题。

周边的欧洲殖民者会非常乐意接受大量黑人契约劳工,以解决人手不足矛盾,法国人所属的留尼旺岛,英国人的毛里求斯,德国人的坦桑尼亚与桑给巴尔酋长国,都有强烈的人口需求。

这个年代,经过欧洲200多年的奴隶贸易剥削,非洲绝大部分地盘地广人稀,这让契约劳工贸易具有很强的市场需求。

唯一需要注意的反而是昆士兰方面,毕竟廉价的黑人劳动力更具诱惑力,没有政策方面的强力推行,很难能够实施下去。

移民非洲的船舶运输将交由专门的运输公司承担,该运输公司将不以盈利为目的,尽量压缩费用,以实现大规模移民运输。

此行之前,李福寿已经亲自指示下达一批6000吨移民船订单,总数达到12艘,为此将耗资近百万英镑,这部分购船费用和招募训练船员费用都将由红堡承担。

按照每艘船一趟运输4500人计算,12艘移民船一次就能运输高达5.4万人,每年6~7个跨详航次,大概运输35万移民左右。

再加上货船和其他移民船补充,基本上可以达到每年50万移民目标,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完全可以将这里建设成为美好幸福的华夏家园。

算算自己的年龄,应该能够看到那一天吧?

想到这里

李福寿傲然一笑,今天所做的一切任由后人评说,无惧争议诽谤,只求心安即可。

山谷的凉风吹拂在他黑色的发丝上,迎风飘扬。

此刻他的心中怀着深重的历史使命感,心潮起伏难平,能够重活这一世,李福寿就是要做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

为我的民族,我的同胞,为我华夏文化传承拓展空间,从澳洲到南太平洋地区,从非洲之角到东非莫桑比克,到处都留下海外华人的印记,将华夏文化符号深深的镌刻在广阔天地间。

当垂垂老去时,方能无悔于心。

李福寿高大的身影站在巡逻步道上,负手而立,目视远方,站在下方的李栓柱中校满怀崇敬之情仰望领袖,将这一幕深深印在脑海中,然后回过身来大手一挥说道;“没有接到撤退命令,你们就给我像钉子一样牢牢的扎根在据点里,每隔一周会给你们运送必要的给养,现在出发……”

“是,长官。”

前方的木寨门打开,两队骑兵共计20余人带着十余头背负物资的大青骡子,依次冲出了寨门,向着前方大平原行去。

两地相距约三公里远,这里的动作显然惊动了德国人,有许多人冲出了帐篷惊疑不定的观看,还有几个显然是领头的德国人骑上马迎出来,似乎想一探究竟。

但他们显然失望了,执行中驻点任务的士兵没有人懂得德语,仅仅简单应付一下便扬长而去,士兵们相当硬气,觉得没必要向德国人解释自己担负的任务。

过不多久

负责交涉的德国东非公司雇员菲舍尔先生和一名中尉军官联袂骑马而来,这时候李福寿早已经回到木屋中休息了,李栓柱也没有闲情逸致搭理他们,派出手下的一个中尉连长去应付,这也符合对等外交的礼仪。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