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692章火中取栗

澳洲风云1876 第692章火中取栗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692章火中取栗

“顾大人何以教我?”李鸿章深施一礼。

解铃还须系铃人,李鸿章乃是满清朝汉族大臣中的佼佼者,天纵之才,仅很短的时间便想通了其中来龙去脉,不惜纡尊降贵大礼参拜以求得计。

他参拜的可不是眼前这个人,而是他背后的那位尊贵的陛下。

顾致学坦然受了这一礼,心里舒坦的就像吃了人参果一般36000个毛孔都透露着“爽”字,暗自惊诧果然不出妹夫所料,钦佩的心情宛如滔滔江水一般那个啥……

可不是谁都能够受当朝权柄极重的北洋总理大臣李鸿章这一拜,要知道眼前这一位位极人臣,极受西太后信重,甚至连光绪帝都不放在眼里。

奴才嘛,总不能三心二意。

“枢相请勿多礼,我想知朝廷现在如何对待中日议和一事?”

“哦,总理衙门已经有了条陈,拟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并聘美国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赴日求和,相关事宜已在筹备中,克日下旨成行。”

“既然如此原有安排不需变动,尽早成行就好,我料想此次朝廷使节定然无功而返,日人必将羞辱有加,枢相不出面和谈,扶桑人绝不会罢休,这样也好……更加有助于看清扶桑人的真面目。”

这样也好?

听到顾致学轻飘飘的这一句话,李鸿章顿时无语了,他的心中被巨大的恐惧和危机感笼罩着,甚至都想向朝廷乞骸骨,回乡荣养。

人这一世求的就是个身后名,古今中外的皇帝和朝廷大臣无不重视死后溢号,所以在任期间行事多有顾忌,就怕落下个千古骂名,那可真就是死了都不瞑目啊!

说真的,他怕了。

正因为清楚其中利害,想清楚了其中关窍,所以李鸿章才越发的感到恐惧。

眼前这位北直隶巡抚代表的并不是顾家,而是代表那个在南洋深处建立了一个不逊于满清国广阔幅员新兴王国的盖世枭雄,一个令人敬仰的存在。

“顾大人,请务必拉李某一把,我这厢有礼了。”李鸿章再次离坐,深施一礼。

这一礼,是正儿八经拜给顾致学。

顾致学喜滋滋的起身来正了正衣冠,恭手回礼道;“李大人,还请坐下叙话。”

“我此刻内心已乱,又如何坐得下去。”

“李大人尽管安坐,且听我一一道来。”

“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双方再次坐下,顾致学正色的说道;

“如今战局糜烂,朝廷兵马人心思变,无法抵挡扶桑精锐之军猛冲猛打,溃败已成定局,非人力可以挽回。

如今之计,在于置之死地而后生。

重点战场就在威海卫乃至于刘公岛一战,日军下一步的予头必将直指北洋海军,必欲歼之而后快。

非如此,不能够给朝廷以强烈震撼,非如此,不能够剥去朝廷海防中坚力量,任由其肆意妄为。

非如此,不能够拿到足够筹码狮子大开口,进而谋取割让东三省和台湾,牟取3亿两白银巨额赔偿。

所以,一切的关键在于北洋水师,在于刘公岛之战。

枢相必须调取淮军精锐打一场拼死血战,这一战必须把棺材本都压上,打出血性,打出气势,打的扶桑人疼痛不已,才能为下一步缔结合约与战争赔偿赢得一个好的开始。

刘公岛上数十座炮台,几百门火炮,只要有足够的兵力顽强戍守,足够扶桑人喝一壶的了。

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在刘公岛守军不支之时,北洋海军必须全员出击誓死一战,争取予敌重创,为下一步各国干预创造条件。

此事唯艰,但北洋海军是枢相一手打造的新式军队,提督丁汝昌深怀大义,不惧一死,必然会不折不扣执行命令,足堪欣慰。”

听了顾致学的话,李鸿章沉吟片刻后,神色郑重的问道;“顾大人,这两点我能够做到,但北洋海军弹药不足,舰艇受创甚重,如今很多火炮损毁,战斗力大打折扣,纵然出海恐怕也是……”

“无妨,大洋王国早已在威海卫英国租界准备了充足的弹药,还有十二门152毫米克虏伯新式速射炮,步枪五千支,马克沁重机枪40挺,只要接到命令就可以送入刘公岛,以助舰队恢复战斗力,襄助守兵打一场防御血战。”

“这太好了。”李鸿章兴奋的脱口而出,但是转念一想,神情略有些疑惑的问道;“为何会提前准备如此多枪炮弹药?”

“枢相是当局者迷,扶桑人精心准备此次国战已有10余年,周边列强冷眼旁观都很清楚,大洋王国只不过提前做了小小的布局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顾致学淡然解释道。

“唉,老啦,昏聩之至啊!”李鸿章苦笑的摇了摇头,然后看着顾致学说道;“顾大人想必有所求吧?”

“没错,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我等自然不能免俗。”顾致学脸上没有半点不好意思的神色,现在谈到戏肉了,该要的自然还要拿到,否则岂不是做了无用功?

“首先,家父年事已高,所以我想求一个两广总督的位置,毕竟那里顾氏一族经营多年,人脉什么的都不缺的。”

第一个条件就是重量级的,顾延川在两广总督任上十几年,下面再换上他的儿子顾致学,这是要把两广地区打造成为顾氏一族大本营的节奏啊!

可是面对家国危机,李鸿章根本无从选择,仅仅犹豫了下,便苦笑着点头说道;“可,我会启奏西太后,极力保举顾大人就任两广总督。”

“其次,在明年初的某一个时候,越北提督顾致文会宣布建国,范围就是当前的越南王国北部,希望朝廷能够予以默认,上表后册封。”

“可,越南王国历来为大清藩属,如今已入法兰西人之手,朝廷对此爱莫能助,若能够新立一国请求庇护,朝廷上通过不难。”

“第三条,大洋王国要求各地不得阻挠广济堂开设学校,救济孤苦儿童,不得阻挠向大洋王国移民事宜。”

“可,老夫一力维护之。”

“第四条,若顺利保下台湾,大洋王国要求开设台北和高雄两座商埠,设立租界驻军,条件等同于英国租界威海卫。”

“这……此事我会禀明西太后,详述其中厉害,一力促成此事。”

“那好吧,我们谈谈此次清日甲午战争的后续谈判事宜该怎么操作……”顾致学压低了声音,神秘的对李鸿章如此这般的说了一番,良久之后,令对方如释重负的站了起来大礼参拜,道;“若能如此,天下万民之幸也!”

“此事须得出了我口,入得你耳,若事机不密,恐大事难成啊!”

“这……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就是个草包,要瞒过他不难,但是顾大人所求之事极为重大,当前甲午之战关系国家荣辱,非李某一言而决,诸多大事需禀明西太后决断,这是段段绕不过去的。”

“那只有请李大人面呈西太后,其中的厉害不需我多说,如今的朝廷已经漏得像筛子一样,只要消息走漏扶桑人必定得知,那我们的大事就万万难以推行,我害怕宫里的那些太监宫女都不可靠,希望李大人好自为之。”

“请顾大人放心,我近日便进宫密奏,但不会让消息泄露殆误大事。”

“若能如此,当然再好不过。”

越南西贡总督府

在北方甲午战争进行正酣的时候,英,法,德,美,俄等各国列强并没有闲着,而是私下里进行了密集的穿梭外交活动,统一各自立场,为下一步瓜分东亚利益作准备。

现在战场上的形势很明了,大清王朝就是一个肥硕待宰的羔羊。

在总督府里,法国西贡总督蒙塔佩罗正在看外交部长阿诺托阁下写来的一封密函,密函中说道:

“据我驻东京使节所提供的情报,台湾将成为自广岛启程的日军进攻的目标,澎湖列岛也是此次远征的目的地……

这一地区对法国来说有特殊利益,尤其是澎湖列岛……

可以这么说

该地区标出了与我们印度支那属地密切相关地区的北部界线,我们特别希望维持该地区的现状。”

当前的北方战况牵动着法国人的心,西贡总督蒙塔佩罗在与法国驻日公使哈尔曼通信中,哈尔曼曾直言不讳表示:

“扶桑国若作为媾和条件要求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法国就会抗议其侵犯了利益。”

法国外交部长阿诺托在巴黎的一次公开场合中,也发出类似的警告:“假如扶桑触动台湾,那就惹着我们了,法兰西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如今的战争进程非常清晰,清朝落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法国一直密切关注着双方的谈判进程及内容,牵动其神经的焦点在于媾和条件中有无割让台湾、澎湖之议。

法国驻日公使哈尔曼直言不讳道:“扶桑若作为媾和条件要求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法国就会抗议侵犯了其利益。”

法国外交部长阿诺托近日在巴黎的依次公开场合,也发出类似的警告:“假如扶桑触动台湾,那就惹着我们了!”

在清朝派出谈判使节期间,法国一直关注着台、澎是否会被扶桑割占,简直比清政府还上心,老妈子一样操碎了心。

理由很简单,西方列强早已经把大清国的疆域看作盘中一块大肥肉,扶桑人想要拿去,得看法国人和德国人同不同意。

这里有德国人什么事儿?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德国人一直对台湾和澎湖列岛怀有野心,有意占据之,这里也许就是一个衰败帝国的悲哀吧。

1860年和1871年,普鲁士(德国)政府内部出现过两次占领台湾以谋求在远东建立一个类似于香港或澳门的据点的呼声,最终因俾斯麦首相等政要的反对而搁置。

1894年11月2日

德皇威廉二世要求首相何伦洛熙随时关注远东形势,适时干涉中日战争,以获取台湾作为调停补偿,有别于前任德国皇帝威廉一世的政策,这是威廉二世为获取在东亚地区的殖民地作出的最新努力。

11月7日,德皇威廉二世又电谕首相何伦洛熙:

“我们也需要在中国获得一个永久据点……

为了这个目的,我建议考虑福摩萨(台湾),因此秘密迅速与扶桑达成协议,并训令我们的舰队迅速装备,是必要的。”

甲午战争爆发后

德国名义上中立,实则亲日,“秘密与扶桑达成协议”,即是为了在偏袒和满足扶桑的前提下调停中日战争,再以此向满清邀功,将台湾纳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不过外交大臣马沙尔看得更清楚,他认为扶桑对台湾志在必得,德国若坚持获取台湾是不可能与扶桑国达成协议的,且不利于本国政府对扶桑国奉行的中立友好政策,与日交恶亦不利于其在远东获取长远利益。

最终,德皇威廉二世采纳了外交大臣马沙尔的建议,放弃了染指台湾的想法。

台湾并不是德国的理想目标,早在1861年艾林波伯爵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台湾是不宜于欧洲移民的,它的港口都不好,其中没有一个港口适合于在清国领海内作为据点。”

德国驻华大使及海军和外交等部门更倾向于舟山、胶州湾等地,殖民目标据点北移至舟山、胶州湾等地更为合适。

考虑到台湾还是扶桑、大洋王国,朝鲜及满清与南洋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扶桑国割占台、澎后,将控制了远东这一海上要道,其对华,对大洋王国及南洋贸易的规模也将迅速膨胀,列强在台甚至在远东的商业利益毫无疑问将会受到冲击。

所以,德国虽然放弃殖民台湾的计划,但是它并不希望扶桑占领该地,在这一点上,德国与法国不谋而合。

从这就能看出来,虽然表面上是大清王朝派员向扶桑国求和,实际上欧美各国都操碎了心,沙俄眼睛瞪得像驴蛋一样盯着事态发展,美国热心的上下斡旋,美国国务卿科士达都出动了,你能说他仅仅是为了世界和平吗?

这种话说给傻子也不相信,图谋利益的企图昭然若揭。

科士达对大清的感情还没有这么深,他本人也没有这么热心公益,说来说去只是为了利益罢了。

当然了,大洋王国也不是什么好鸟,正在做火中取栗的暗瞅瞅小动作,话说回来,别看大清国差点被打的生活不能自理,怕的扶桑国要死,大洋王国那可一点都不怕,拉仇恨的能力那是一等一的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