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657章噩耗传来

澳洲风云1876 第657章噩耗传来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657章噩耗传来

花旗国不是李福寿关注的重点,本届花旗国政府较为注重与澳洲迅猛发展的经贸关系,是最先承认大洋王国的欧美国家之一,两国总体关系尚可,远远谈不上亲密。

最烦人的是花旗国那些国会议员,经常会对澳洲内部事务指手画脚,尤其是刚刚过去的南北战争中,这些花旗国议员跳得很欢,卖力的鼓吹黄祸论,流露出卑鄙的白人优越感嘴脸。

有几名右翼党派议员持续关注在澳美国人命运,苍蝇一样的在耳边嗡嗡叫,通过一切公开场合和舆论表明关切立场,让人烦不胜烦。

虽然不顶事,但架不住恶心人。

李福寿真正关注的是欧洲政局中迅速走近的法俄同盟,这必将对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多个可靠的消息渠道表明;

历史依然按照原来的轨迹运行,若不出意外,8月份的某一天法俄两国将会如期缔结盟约,在欧洲陆地争霸中形成新的军事同盟阵营,反过来对德意奥三国同盟构成实质性威胁。

法俄两国都是传统的欧洲陆军强国,实力毋庸置疑的强大。

反观德意奥三国同盟,在法俄同盟正式形成之后,原本在西欧陆地形成的包围法国有利战略态势瞬间扭转,反而深陷于更大的包围中,腹心两面受敌。

欧洲陆地将会呈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这正是伦敦愿意看到的欧洲均势政策,从中可以做许多文章。

十九世纪中叶

以普鲁士王储腓特烈殿下迎娶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的大女儿伊丽莎白公主为代表**件,标志着英普两国迅速走近,双方关系进入蜜月期。

在英国的扶持和纵容下,德国铁血宰相卑斯麦巧妙的利用北德意志联盟各邦矛盾,通过三次战争使普鲁士王国成为德意志民族强大的领袖,继而在1870普法战争胜利后,缔造了辉煌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成功统一了德意志诸邦国,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的野心随之迅速膨胀起来,不顾铁血宰相皮斯麦的苦苦劝说,开始将目光投向比利时,瑞士这些传统的德语区王国,甚至试图把手伸入巴尔干地区。

以德、意、奥匈三国同盟密约签订为分水岭,三国同盟在欧洲大陆上对法国形成战略包围态势,战略优势进一步显现。

这无疑引起了欧洲各王国的警惕,更让海峡对岸的伦敦大为恼怒,德意志帝国不加约束的崛起,严重破坏了欧洲大陆均衡政策,这是伦敦绝对无法容忍的局面。

因此伦敦与柏林的亲密关系迅速转冷,英法关系迅速升温逐渐走到了一起,法国为了改变在欧洲大陆自身战略形势极为不利局面,频频向沙俄示好,借出大笔法郎贷款和无偿法郎援助,修好法俄二国关系。

对于沙俄而言

向西进军欧洲是坚持了200余年的国策,崛起的德意志帝国就像高山一样挡住了沙俄西进的脚步,迫使其只能从巴尔干地区进行战略迂回,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帝国严重损害了沙俄帝国的利益,这是法俄结盟的基础。

另一方面

法国人提供的巨额发郎贷款和无偿援助像一块鲜美诱人的蛋糕,令财政拮据的沙俄帝国欲罢不能,他太需要这些钱来武装军队,装备,打造一个强大的海军舰队,从而实现沙俄帝国扩张的勃勃野心。

从北方毛熊角度而言,对土地有无穷无尽的贪婪**。

英国人在其中也推波助澜,极力促成法俄结盟,试图在欧洲大陆恢复新的战略均势,这是伦敦的根本利益所在。

澳洲南北战争就发生在这一微妙时期,英法等殖民强国的主要军事力量都被牵扯在微妙的欧洲棋局中,谁都不敢擅动,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代价大到谁都付不起。

所以,伦敦对远在万里之外的澳洲局势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竟然让大洋王国拾了个巧,顺顺利利的建国并完成了南北统一战争。

世事造化弄人。

19世纪末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即便是主持牌局的伦敦也不敢说一切尽在掌握中。

偏生有个偷看过底牌的家伙熟知未来走向,竟然把英法俄等国的态度揣摩的**不离十,趁此机会一举完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建国伟业。

1891年7月下旬

国王李福寿带着一众妻妾子女抵达位于松江水库之畔的王室行宫,正式开始了休闲度假之旅。

一个月后

根据从欧洲传来的最新消息,1891年8月27日,俄国驻法大使与法国外交部长a.F.J.里博达成一项政治协定,为法、俄结盟奠定了基础,两国结盟的步伐已经不可阻挡。

“妙……妙……妙啊!”

手上拿着来自欧洲的越洋电报,李福寿忍不住一拍大腿连声说妙。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如期发生,更看到了历史依然按照原定的轨迹前进。

大洋王国的横插一杠子,仅仅改变了南太平洋地区局势,并没有促使世界大势脱离历史轨迹,这让李福寿更能掌握历史的脉搏,从而有信心指引着大洋帝国这艘巨轮循着精确的航线前进,占尽先手之机。

“陛下,您什么事儿这么开心?”

“喏……王后自己看吧。”

李福寿说着将手中的跨洋电报递了过去,王后顾柳烟低头看了电报一眼,又看了一眼,然后莫名其妙的看着满脸喜色的国王陛下,真不知道应该配合着说一声“妙”呢,还是遵从内心说一声“太无聊,这有啥可乐的?”

“陛下,臣妾实在欣赏不来,感觉到身子有些乏了,就先到后宅去歇息了。”王后顾柳烟站起身来,款款盈了一福。

一众侍女拥着仪态万方的王后向后宅行去,身影在百花争艳的花园中很快消失了,只留下一片香风。

还有啥可乐的?

李福寿嘴角噙起一丝自信的笑容,站起身来信步走进游廊中,烟波浩渺的松江水库让人心胸开阔,清风挟带着丝丝微凉的水汽扑面而来,令人身心舒爽。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此刻李福寿有种想要下水畅游一番的冲动,便回头瞧了一眼,远远的看见傅彭警告的眼神,只好打消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傅彭跟在他身边十几年,比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只要李福寿的一个眼神,一个念头一个动作,便知其心中所想。

收束了下湖畅游一番的想法,李福寿走到前方的凌水阁边负手眺望远方,高大的身影衣袂飘飘,仿佛画中人似的风神如玉。

他此刻思绪飘飞,盘点记忆中即将发生的历史大事。

就在今年3月,扶桑国从英国皇家海军普兹茅斯造船厂定造的两艘3850吨快速巡洋舰驶抵东京湾,正式加入扶桑国海军舰队。

后续两艘同级舰也下了订单,将于明年晚些时候建成归国。

经历过“炮轰长崎事件”之后,扶桑国崛起之路并没有被打断,明治维新成果在社会各阶层逐渐体现出来,进一步夯实国家底蕴的同时,资源贫乏的扶桑国已经把目光死死的盯在了朝鲜半岛上,扩张的脚步无法遏制。

由于遏制沙俄南下的需要,英国有意放纵扶桑国进入朝鲜半岛,这是因为大清国虚弱的本质已经被伦敦看透了,不再幻想其有能力遏制沙俄的野心,只能换一个小伙伴试一试。

若是大洋王国愿意去打头阵,主动插手错综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英国会举双手欢迎。

李福寿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朝鲜半岛如今摆明了是个深坑。

满清国是因为责无旁贷,根本无法放手,扶桑国则是因为心心念念数百年的扩张方向,必须借由朝鲜半岛登陆,才有可能进一步向内陆扩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沙俄是因为西进战略屡遭重挫,不得已将目光转向东方,谁知道这下子捡了个大钱夹子,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从满清帝国身上割下了接近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非但没有满足沙俄贪婪的胃口,反而极大的刺激了其侵略野心。

东三省,就是沙俄大举南下的突破口。

历史演进的脉络一点点的显现,在扶桑国大举入侵朝鲜半岛的时候,清日之战便无可避免的爆发。

相较于执着而又死硬的扶桑国陆军,早已经磨刀霍霍,满清国驻扎在朝鲜的军队就不够瞧了。

即便大洋王国出手,也不可能制止扶桑国入侵朝鲜的殖民冲动。

清日必有一战。

很多有远见卓识的清庭大员已经看清楚了这一点,比如李鸿章,左宗棠,顾延川,曾国藩,曾国祥等一方大臣,但谁都没能力去说服紫禁城里的那个老女人。

看一看血腥的日俄战争就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扶桑国是赌上国运的一战,绝不可能轻易罢手。

烂泥扶不上墙啊!

思来想去,李福寿总是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他心里盘算着;实在不行,就把战争中缴获的大量旧式单打一步枪打包送出去,好歹也让扶桑人多流点儿血。

1891年3月,俄国为了控制远东地区而宣布修筑西伯利亚铁路,这是沙俄帝国东向政策最明显的体现,将会深刻的改变东方大陆地缘战略格局,来自北方威胁日益逼近。

扶桑国朝野受到极大震动,认为扶桑的利益线受到极大威胁。

因此,扶桑要想控制朝鲜及满蒙,实现其大陆政策之目的,就必须打败俄国这个竞争对手。

老牌殖民帝国伦敦自然也看到了这一点,若真的让沙俄修通了西伯利亚铁路,源源不断的灰色的牲口将大举南下,孱弱的满清王朝肯定无力抵挡,英国的东方利益必将受到很大损害。

大洋王国无意掺和到东亚地区的乱局中去,满清王朝又不济事,随着沙俄战略东移的步伐越来越明显,英国盘算着要放狗咬人了,纵容扶桑国入侵朝鲜半岛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儿。

等到扶桑国在朝鲜半岛站稳了脚步,日俄两国必然将在满蒙迎头撞上,开启宿命之战。

一条沙俄修建西伯利亚铁路的重大消息惊动四方,英国忧虑,法国缄默不语,美国不安,扶桑如临大敌,大洋王国则有心而无力,唯独直面其缨的满清王朝依然麻木不仁,彰显出末日王朝的僵化和腐朽。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李福寿皱着眉头回头看了一下,什么人敢如此放肆?

来者是神情焦急的夏官夫人,她和秋月都是王后顾柳烟的陪嫁大丫头,后来在王后的作主之下,李福寿将两人收了房,是排行靠后的如夫人。

“启禀陛下,王后刚刚得到来自广州的紧急电报,电报中说顾老爷身患重病,恐不久于世,希见上最后一面,王后接到电报后震惊之下晕厥了,后堂乱作一团,请……”夏官夫人此刻已经泪流满面。

“别说了,赶快走。”

李福寿听闻后也是大惊失色,立马脚步如风的向着后宅行去。

岳丈顾延川身居两广总督要职,是大洋王国在华夏最可靠盟友,击败了法国远征军入侵越北的企图,打赢了清法之战,被誉为“南国柱石”。

其手下编列了48000名粤省新军,军事教官全部来自于澳洲,实力在南方诸省督抚中位居前列,即便是面对实力雄厚的湖广总督曾国藩亦不遑多让。

不看僧面看佛面,“广济堂”正是依托着这一层官方身份,才能够在华夏大陆各省推行的顺风顺水,广置“雏鹰学校”,打造了一个金质口碑的连锁学校,为澳洲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

从某种角度上看

两广总督顾延川是一颗遮天蔽日的大树,庇护着“广济堂”这个庞然大物,有他在广济堂才能够度过风风雨雨。

别以为满清朝的贪官污吏不敢打“广济堂”的主意,永远不要低估这些蛀虫的下限,若非有这一座南国大佛作镇,什么广济堂,什么雏鹰学校早就被吃得干干净净,连骨头渣儿都不会留下。

噩耗传来,李福寿也不能淡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