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你好,1983 > 第六十四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你好,1983 第六十四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18:43:59

第六十四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

“分月饼喽,各家掌柜的都出来领月饼!”

大张罗扯起大嗓门,全屯子都听得真真的,比大喇叭都管用。

哗啦一下,十几个小娃子就把马车围住,还有更多的,正撒丫子尥蹶子往这边跑呢。

“哇,好大的月饼!”

四虎子瞧着马车上金灿灿的大豆饼,口水都淌出来了。

这些年龄太小的娃子,没见过豆饼拍儿,还以为这是大月饼呢。

老板叔喜欢逗孩子,尤其喜欢逗小男娃,只见他笑眯眯地说着:“谁要是能抱动,就归谁啦,直接抱家去!”

一听这话,娃子们就嗷嗷大叫着爬到车上,解开绳子,去抱大豆饼。

一块豆饼正经挺沉呢,年纪小的娃娃,还真抱不动。

抱不动也得抱,使出吃奶的劲儿也要抱回家,这个道理,大概就跟娶媳妇抱新娘子差不多,没有哪个新郎官说自己抱不动的。

有几个才三四岁的娃子,实在抱不动,直接就开啃,费劲巴力咬下来一点豆饼渣,在嘴里嚼着。

一边嚼还一边说呢:“嗯,这大月饼真香!”

娃子们正吭哧吭哧搬大豆饼呢,也跑过来准备领月饼的张杆子一瞧,嘴里就骂上了:

“老板子,你这不是坑人嘛,拿大豆饼拍子糊弄小孩玩呢。”

啥,不是月饼?

娃子们的动作瞬间定格,然后,浑身的力气也都仿佛被一下子抽走了似的,怀里抱着的大豆饼也都扔到地上。

有几个小娃子都气哭了,用手指着老板叔:“坏人,你骗人,以后俺们再也不跟你家小五小六玩啦!”

张杆子也跟着溜缝:“对,老板子,你肯定生儿子没那啥!”

老板叔一点也不气,依旧乐呵呵的:“要是真能生儿子,没那啥俺也认了。”

这帮小娃子又是失望,又是生气,正这个时候,就看到他们的青山大哥,忽然抱着纸箱子走到前面。

一只手还高高举起,手上拿着一个圆圆的东西,金灿灿的,就好像举着个小月亮似的。

“月饼,这个是月饼!”

娃子们立刻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呼啦一下,刘青山就被小娃子们给团团围住,一个个又蹦又跳又叫的,吵得他耳朵都嗡嗡响。

猛然间,眼前黑影一闪,刘青山就觉得手里的月饼被人抢了去。

定睛一瞧,月饼已经咬在张杆子嘴里,小孩子够不到,他这个大人能啊。

“俺一口咬个月牙儿,两口咬个钢叉儿,三口咬个……”

张杆子正边吃边念叨呢,就听刘青山的声音传了过来:“杆子叔,一人就一块月饼哦。”

啥,就一块啊!

张杆子瞧着手上剩下的那个小小的“大老虎”,索性全都塞进嘴里,还呜呜地说着:“哪天吃还不都一样,早吃早得。”

在欢快的气氛中,各家的大人都来领月饼,然后被家里的一群娃子簇拥着,准备回家。

“别走,还有牛肉呢!”

大张罗又吆喝一声,然后叫一个半大孩子去招呼张大帅来帮忙分肉。

这下子,欢乐的气氛更加浓烈,整个夹皮沟,也终于有了几分过节的气氛。

刘青山也趁机收拢人心:“过节啦,这月饼和牛肉,就算是咱们合作社提前发放的福利,给家里的老人孩子都解解馋!”

大伙一哄声地叫好,张杆子的嗓门最高:“俺就说嘛,还是吃大锅饭好。”

等张大帅腰里挂着割肉的刀子来到现场,欢呼声震天。

张大帅这技术确实了得,一刀下去,基本就是二斤,半两都差不上,大伙乐呵呵地拎着月饼回家,身后还跟有提着牛肉的娃子,走两步,还会把小鼻子凑上去闻闻。

等东西都分完了,这才把马车赶到养猪场卸车,看着一块块金灿灿的大豆饼,张杆子也眉开眼笑:以后好像不缺零嘴喽。

刘青山拎着三块牛肉也往家走,左右还跟着两大护法:老四怀里紧紧抱着四盒月饼,老五山杏美滋滋地端着个搪瓷盆,里面放的也是月饼。

既然大伙都有月饼了,他也就把孙书记给的月饼票兑换了。

不过这四盒月饼,还得给支书爷爷和队长叔各送一盒,这也是孙书记交代的。

至于牛肉,一份是他家的,一份是爷爷家的,还有一份,是杨红缨的。

按理说山杏还得领一份的,不过这些已经够多的了,拿太多,别人该说闲话了。

正好卖肉的送了一根牛尾巴,村民嫌全是骨头,没人要,就给刘青山家了。

牛尾可是好东西,最是滋补,所以刘青山也就没客气,等会儿弄个牛尾锅,正好给家人补补身子。

到了家门口,本来欢天喜地的小老四,忽然抽巴着小脸说:“哥,大鹿鹿跑啦。”

刘青山朝柴火栏子里望望,里面果然空空荡荡的。

难怪呢,这家伙没跑出来,用那种特殊的方式跟他打招呼。

他刚要安慰一下小老四,就听身边的山杏忽然说:

“大鹿鹿肯定是想家了,想它的小伙伴,想它的……它的妈妈啦!”

看到小家伙眼里雾蒙蒙的,刘青山不由得心里一颤,抬眼望望远处连绵起伏的豆包山,嘴里幽幽地说着:

“也许,大鹿鹿回家住几天,觉得还是咱们家好,有两个小主人天天给它喂好东西吃,就领着家人全都跑来了呢。”

真哒!

山杏的大眼睛,瞬间变得亮晶晶的,重新充满了希望。

进了屋,家人把东西接过去,刘青山这才叫了一声:“大姐夫,有你的信,好像还有样书邮递过来了。”

嗖的一下,高就出现在他的面前,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打开了包裹。

里面果然是收获杂志,八三年第五期,整整齐齐十大本,散发着淡淡的油墨清香。

刘青山知道,收获是双月刊,而且,在这个时代,销量极大,有多大呢?

平平常常,每一期销售一百多万册吧。

循着目录,翻到刊登《小凤》的页码,看着整整齐齐的铅字,高泪珠滚滚,滴滴答答地落到了洁白的书页上。

屋里人都欣喜地望着他,但是没有人上前劝他,这是喜悦的泪花,让它尽情流淌吧。

……

中秋节的早上,刘青山照例先把水缸挑满。

虽然爷爷家的大棚里打了一口压井,不过要说饮用水,大伙还是喜欢喝大井里面的水。

挑完水,大伙也把饺子包好了,端上桌,咬开外皮,里面是一汪油水裹着个肉蛋,香气也扑鼻而来。

馅子是刘青山调的,搅里面不少水,还打了两个鸡蛋进去,所以牛肉吃起来也非常鲜嫩,就算是爷爷奶奶的牙口儿,也能嚼得动。

小老四一边吃,还一边笑嘻嘻地叫着“真香”。

山杏虽然没有老四这么夸张,但是一双大眼睛也弯弯的,还不时往身旁林芝碗里夹饺子。

看来,小家伙还真把林芝当成自己第二位母亲了。

吃过早饭,一家人就各忙各的,刘青山去场院打场,这时候也没啥机械设备,大伙还用马拉磙子,转圈轧着铺在地上的黄豆。

跑几圈之后,就用木叉子挑着地上的豆秧,翻个之后继续轧,效率就不用说了。

他心里暗下决心:得早点实现机械化啊,把大伙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跑完石头磙子,把豆秸挑到一边,剩下的连黄豆粒带豆皮子,都装进麻袋。

等最后黄豆都轧完了,统一再扬场,就是利用风力,把豆皮子啥的吹到一边,剩下的就都是金灿灿的黄豆了。

即便是过中秋节,大伙也一直忙碌到很晚,这才收工。

刘青山回去的稍早一些,把牛尾剁成一节一节的,然后打了个水焯,这才在院子的大锅里炖上。

作料不多,就放了点葱和花椒,另外还把房檐子下面穿着的红辣椒,揪下来几个,扔进锅里。

等差不多炖烂了,这才加了点土豆和粉条,足足炖了大半锅。

又炒了几个青菜,中秋晚宴就上桌了,虽然谈不上多么丰盛,但在这个时代,已经很不错了。

吃饭之前,林芝用盘子盛了一块月饼,还有一些山里的野果子,主要是蓝汪汪的山都柿,还有几个红灿灿的大沙果,一起摆在柜盖上。

柜盖上面的墙壁上,则是那张全家福,这些东西,都是祭拜父亲的。

一家人齐刷刷的站在前面,高也站在刘金凤的旁边,握着妻子的手。

还有山杏,也和小老四拉着手,她也是这个家里的一员。

只有杨红缨站在一边,默默地垂着头,向照片上的这位前辈,表达着敬意。

一家人眼里都蕴着泪花,爷爷奶奶苍老的身躯也微微颤抖,母亲更是不停擦拭着眼角。

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刘青山的心里也十分激荡,想想小时候在父亲膝下承欢,想想父亲教他背唐诗宋词,想着想着,泪光也模糊了他的视线。

他心中默念着:爸,我们现在都很好,您在另外一个世界也好吗?

身边响起了低低的啜泣声,刘青山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用袖子抹抹眼睛,他现在是这个家的主心骨,有责任照顾好家人,

他口中轻声地念叨着:“爷爷奶奶,娘,姐姐妹妹,俺爹永远都和咱们在一起,所以,咱们每个人,都要好好的。”

旁边的杨红缨,也不由得潸然泪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