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你好,1983 > 第九百零八章 无价之宝

你好,1983 第九百零八章 无价之宝

作者:隐为者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18:43:59

第九百零八章 无价之宝

你好,1983正文卷第九百零八章无价之宝“是元白先生旳字。”在场的行家一瞧这五个清瘦古拙的大字,就知道是谁的手笔。

有人就表示奇怪:“老先生有眼疾,这两年不是都封笔了吗?”

“瞎说!”那二爷正好在旁边,回了一句:“刚才我们聊天的时候,老哥哥还说我脸上长老人斑了,他脸上老人斑比莪还多呢,真是老鸹落到猪身上。”

别人也不敢搭茬啊,人家老哥俩能这么说,别人只能听着。

不过大伙也听明白了:看来元白先生的眼疾好了,那是不是找机会上门求一幅字?

打这个心思的人还真不少,因为老先生有个特点:从来不收润笔。

“老爷爷的眼睛啊,是我治好的。”小六子也在这边,于是就十分自豪地宣布。

大伙都哈哈一笑,谁信你个小鬼头的话?

接下来,不管懂行不懂行的,自然要去博物馆里面转一圈。

也有比较忙的,打算告辞。

老帽儿嘴里大声吆喝一句:“大伙都不许走,中午在影视城那边的食堂有招待。”

一听这话,基本都不走了,影视城的食堂,如今在首都的名声,一点不比那些大饭庄子差。

“有啥好吃的?”旁边有人起哄。

老帽儿哈哈大笑:“盒饭管够。”

大家陆陆续续进到博物馆里面,人群立刻就分散开去,你去瓷器馆,他去青铜馆的。

几百人撒进去,立刻变得稀疏许多。

刘青山则陪着一大帮专业和半专业人士进行参观,这倒不是他厚此薄彼,主要分场合。

他们这个团队的人也最多,那些不懂行的,当然要跟着专家,听听他們怎么说。

就连王福军,也带着几名岛国的商人,混在里面。

最先去的当然是瓷器馆,china,当然不是白叫的。

青山博物馆,同样是按照年代来对展品进行分类。

在展台外面,罩着透明的特制玻璃罩,里面摆放着一件件瓷器。

柔和的灯光照下来,这些精致的瓷器,静静地陈列其中,仿佛在讲述一段古老的历史。

华夏灿烂的古代文明,就蕴含在其中。

“难得啊,宋代的汝窑精品,天青釉,就连我们博物馆,也只有寥寥几件。”

金胖子是自来熟,干脆就充当讲解员的角色:

“现在全世界各大博物馆,汝窑器具,有记录的一共六十五件,估计真实的存世量不足百件,难得,实在难得。”

要不怎么是专家呢,听他这么一说,大家才豁然开朗。

看着里面“釉色如同雨过天青”的小笔洗,不过巴掌大小,却原来如此稀少。

不过没有人去询问价值,如今古董热还没有兴起,大家在意的是文物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外在的经济价值。

继续往前走,人群之中,发出几声低低的惊呼,却是和元白先生来的几位专家。

他们之所以失声,是因为在展台里面,看到两个硕大的青花罐子,而这个区域,标注的朝代是元朝。

“元青花,还是大罐,不会吧?”一名专家的脸,都快贴到玻璃上。

旁边站立的安保人员,向前跨出一步,刚要阻止,却见随行的刘青山摆摆手,保安这才没有采取行动。

元青花,国内也是这几年才普遍达成共识,认为元代有青花瓷。

“这一对儿人物青花大罐,也算是弥补了咱们国内的空白啊。”李研究员在这里也跟着忙活一个月,所以知道底细,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惊讶。

反过来还取笑同伴:“老刘啊,淡定,一定要淡定,这两个大罐,我还上过手呢。”

他却忘了,自己刚看到青花大罐的时候,比人家还失态呢。

既然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真品无疑,而且真要是展出赝品的话,那名声就臭了,一般的博物馆,都不会这么干。

故宫博物院,也几件元青花,也有大罐,其中以龙云纹罐最为珍贵。

不过像这种人物青花大罐,还真没有,所以李研究员才说是弥补了界的空白。

“又不是你的,得意个什么劲儿。”刚才那位刘研究员,嘴里嘟囔一声,却有点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

对于鉴定专家来说,光看怎么过瘾,要是能上手就好了。

“这件是海外回流的。”鲁大叔指着鬼谷下山的大罐介绍道。

鲁大叔还特意介绍了一位外国友人,当然就是那位博班先生了,他也是特意专程赶过来的。

众人又是感叹一番,原本有些人,还以为一家私人博物馆,也就是随便玩玩,估计没什么像样的品。

万万想不到,人家这里,庙小菩萨大。

尤其是那些专家,本来是给老先生面子,走走过场。

这会儿早就没了轻视之心,一个个都端正心态,认真起来。

而小老四更是现场演唱了一曲《青花瓷》,那天青色的烟雨,还真是叫人感受到不同寻常的美丽。

两个青花大罐,观赏好半天,这才继续向前,然后大家就看到单独的一个站台上,放着一个孩童拳头大小的小杯子。

“鸡缸杯!”

这次发出惊呼的人,又多出不少,因为这东西实在太有名了。

只见这个小杯轻薄如纸,在灯光的照射下,莹白如玉,上面绘制的鸡群,色泽艳丽,鲜活灵动。

有人口中轻声念道:“牡丹丽日春风和,牝鸡逐队雄鸡绚。金尾铁距首昂藏,怒势如听贾昌唤……”

一只小小的杯子,叫这些行家和外行,都深深地沉醉其中。

“唉,要是能用此杯喝一盏茶,足慰平生。”又是刚才的刘专家,嘴里发出长长的一声叹息。

结果李研究员接过话茬:“老刘啊,这个心愿,我替你完成了,前天布置完的时候,我有幸用这个杯子,喝了一杯茶,哈哈,回味至今啊!”

你说这不是气人吗?刘专家狠狠瞪了这位同伴一眼:

“这么贵重的宝贝,你也敢拿来喝茶,就不怕失手落地,你赔得起吗?”

一对老友,眼瞅着就要吵起来。

“器物就是用的,不是看的。”元白老先生发声,这两位立刻闭嘴。

老先生赞许地向刘青山点点头:能拿鸡缸杯待客,这个年轻人很合他胃口。

而金胖子则又开始履行自己讲解员的职责,当然也可以说是卖弄:

“诸位,这鸡缸杯,全称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全世界也就不足二十件,我们今天能看到此物,都是一件幸事啊。”

大家都连连点头,终于有一位门外汉问道:“那岂不是很值钱,不知道价值是多少?”

问话的,自然是王福军。

金胖子瞥了这家伙一眼:“无价之宝。”

即便是这个年代,拿到拍卖会上,也能拍出千万。

王福军碰了个软钉子,心里有些不忿,但是这么多人面前,他也不好发作,只能忍着。

继续往下看,王福军瞧见展台里的一个大碗,蓝色的质地上面,布满了一个个的白色斑点,看那样子,就像个被磕碰了无数次的破碗。

他自己不敢招惹刘青山,转转眼珠,通过翻译,跟那几位日商聊了起来。

很快,一阵刺耳的笑声响起,引得大伙纷纷侧目。

只见发出大笑的,是一位年轻的岛国人,指着展台里面的大碗,嘴里哇啦哇啦说着什么。

“啥意思?”金胖子向翻译询问。

那名翻译倒也尽责,如实翻译:“龟田先生说,这只破碗怎么有资格摆在这里,跟鸡啄的一样,早就应该扔进垃圾桶。”

这话可把大伙气坏了,摆明了是瞧不起人吗。

不过瞧瞧展柜里面的那只大碗,又觉得这个小鬼子说的好像有点道理,一时间也不好辩驳。

倒是那些专业人士,一个个都面色古怪,望向那位龟田先生的目光,都充满了戏谑。

刘青山眨眨眼,笑盈盈地瞧着那个小鬼子:

“龟田先生是吧,我想你是误会了,你要是对华夏文物感兴趣的话,不妨多读读书,了解相关的知识,再来评价。”

话说的虽然客气,但是话里的鄙夷,却任谁都能听得出来。

龟田先生也冷哼一声:“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旁边的同伴,连连用目光示意:咱们是来进行商业谈判的,争论这种无谓的事情,有什么意义?

可是龟田年轻气盛,骨子里又有点偏激的思想,所以被王福军刚才一引导,就开始放炮。

刘青山笑着摇摇头,然后向金胖子做了个手势,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解释吧。

金胖子也轻咳一声,吸引大伙的注意力,然后这才开口:

“这件器物,是明代宣德年间的洒蓝釉大碗,是一种特殊工艺制成,宣德后,工艺就失传,知道清朝的时候,才又重新仿制出来。”

“而这样的大碗,目前存世量也仅有三四件而已,其中我们博物院藏有一件。”

人群也发出低低的惊呼声,这个存世量就更少了,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金胖子也是有意卖弄,顺便打击一下这个岛国人的嚣张气焰,于是继续说道:

“这种洒蓝釉,制作工艺难度极大,先制白瓷坯,然后用特殊的吹管,把蓝釉吹到器物表面,所以才叫洒蓝釉。”

“又因为保留的白色质地,就像是飘洒的雪片,所以又叫雪花蓝釉。”

他一边讲,大家一边细看那个大碗,果然越看越有味道,真如片片飘雪一般。

金胖子也是人来疯,索性开始讲故事:“当时宣德皇帝迷上了掷骰子,就命令JDz的瓷工,制作出这种大碗。”

“因为存世稀少,所以价值极低,在1980年,一位老先生在港岛的拍卖会上,拿出来一件洒蓝釉大碗进行拍卖,当时的价格是370万,现在十年过去,价格只怕要翻倍喽。”

说完,金胖子得意洋洋地望着龟田先生:小样,这下服了吧?

周围的人群也是一声惊呼,在当下,几百万确实已经是天价。

而那位龟田先生,一张脸涨得通红,心中更是怒火滔滔,可是却又无处发泄。

他也意识到,可能是刚才那位王福军装枪叫他放炮,于是向王福军瞪去。

结果王福军一瞧形势不妙,跑到另外一侧,假装看别的瓷器去了。

在众人的轻笑声中,参观的队伍继续行进,前面就是清朝的瓷器,这也是瓷器发展的巅峰期。

无论是器型还是釉色,都显得美轮美奂。

等看完瓷器馆,大家心中对这家私人博物馆,都有了重新的定位。

在前往下一个展馆的时候,心中都有了一种强烈的期待感。

进入到书画馆,跟刚才瓷器馆的感觉又有所不同。

瓷器馆记录着历史的变迁,而书画馆,则仿佛漫步在古典文化的长廊之中。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副古色古香的横轴画卷,雪白的杏花枝头,站立一只五色鹦鹉,旁边还有题诗和跋文。

“这不会是宋徽宗的五色鹦鹉图吧,不是在米国波士顿博物馆吗?”

有一位书画鉴定专家,下意识地叫出声,随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话有问题,连忙收声,可是周围的人,已经听得清清楚楚。

大伙也都望向刘青山:无论是赝品,还是来历有问题,那肯定都会影响青山博物馆的声誉。

刘青山则笑着解释:“没错,就是在波士顿博物馆的五色鹦鹉图,这是我在前两年,用一幅梵高的星空,交换回来的。”

“大家请看,这里还有波士顿博物馆开具的证明。”

原来如此,众人这才齐齐松了一口气,然后都一脸喜色,毕竟这样的国宝能够回流,确实是好事。

也有人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梵高的代表作,在国际上的价格,那都是千万级别的,还是美金。

也就是说,这幅画的价值,啧啧……

这幅五色鹦鹉图,有画有字有诗,十分难得,不管懂不懂行,大伙都看得异常细致。

画前挤满了人,大伙轮流观赏,挤不上来的,只能先去观赏别的画作。

忽然,寂静的展厅里面,响起一阵哇啦哇啦的怪叫。

大伙都循声望去,不由皱起眉头:这个岛国人是怎么回事,连最基本的礼貌都不懂吗?

此刻,那位龟田先生,正指着一幅画怪叫。

说是一幅画,应该说是并列的两幅画才对,一红一白,画着两色芙蓉。

大伙都不明白,这个小鬼子,反应为什么这么大?

那位翻译嘴里也跟着翻译龟田的话:

“这幅画,是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几个月前被人盗走,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肯定是你们偷窃回来的!”

一时间,展厅里面变得鸦雀无声,只有龟田愤怒的咆哮声在回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