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一千二十七章 改革的前幕

混在帝国当王爷 第一千二十七章 改革的前幕

作者:拐子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45:18

第一千二十七章 改革的前幕

混在帝国当王爷正文卷第一千二十七章改革的前幕“卢柏江,你们在河南的进度很快啊,才半个月,便是招募到近八万青壮,看来河南百姓对于参军之事,还是很有热情的。”

赵询笑着说道,他对卢柏江、陶侃两人在河南的工作非常满意,一下子招募了这么多青壮士兵,更是心中欢喜,他觉得,天下民心,还在。

卢柏江拱手说道:“人越多,钱粮的压力便是越大,还请皇上三思而行。”

人是招到了,但是你要有钱粮发给他们啊,武器装备方面,朝廷很充足,不足为虑,但钱粮方面,朝廷如今的财政,依旧非常困难,八万人,每年的粮饷,耗费可谓巨大。

新军组建与新兵招募,这两件事情,是同时展开的,对此,卢柏江一直持反对意见,他觉得赵询的步子迈的太快,新军组建起来,不用招募,已经就有六万兵马,从士兵到各级军官将领,都很成熟与完善,先稳住这个局面,待以后朝廷财政宽松了,再行扩军,无疑更好,更稳,但赵询听不进去,一意孤行,当然,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赵询摆了摆手,笑道:“宇文真的奏章几天前就已经到了,最多二十天,西域的钱粮将会传回丰京,这次数量很大,朝廷内部赊欠还完之后,还能有很大余留,足以解决新军粮饷问题。”

钱明渡拱手贺喜道:“皇上,西域的钱粮一旦到达,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赵询笑着点了点头,心情非常不错,俗话说得好,有钱好办事,手中有了钱,底气也就足了。

陶侃说道:“西域的局势,还未完全稳定,不可大意,新招募的八万青壮,思想并不成熟,能来,也是因为朝廷丰厚的待遇。”

陶侃说话比较婉转,但意思很明白,如果西域的钱粮运不回来呢?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万一,一旦出了意外,到时候,这新招募来的八万士兵,朝廷如何进行安置?弄不好,很有可能会引起极大的骚乱。

秦安明说道:“有些事情,做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做,一定不会成功,瞻前顾后,局面永远都打不开。”

赵询指着秦安明,笑道:“秦相国此言,甚得朕意。”

秦安明躬身说道:“多谢陛下夸赞。”

卢柏江看了秦安明一眼,微微皱眉,作为臣子,怎么能一味的曲迎奉承呢?这个问题可不是小事,一个弄不好,是会出大问题的。

赵询回到座位上坐下,扫视众人一眼,然后沉声说道:“新军的事情暂告一段落,接下来谈一谈财政改革的事情吧。”

卢柏江皱眉说道:“皇上,以目前的局势而言,财政改革的事情,是不是缓一缓?”

一直没有说话的周必明,这个时候出言说道:“卢大人,财政改革刻不容缓,晚动不如早动,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周戳沉声说道:“西域的资源总有一天会用完,偌大的国家,不可能只有这一个依靠,我们必须完善自己,财政方面,自广元十五年之后,就一直举步维艰,这么多年了,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长久下去,中央财政总有一天会走向彻底崩溃,真要到了那一天,一切就都晚了,我们必须立即行动,改变这种状况。”

说罢,周戳对着赵询拱手说道:“皇上,改革事宜,已经商议多日,各方面基本成型,臣觉得不用再等了,可以拿到朝堂上进行公论。”

钱明渡瞥了周戳一眼:“若是朝堂之上通不过呢?”

周戳冷声说道:“如今皇上坐拥十五万新军,以此为靠山,就算朝堂之上通不过,也能强制推行。”

秦安明冷声说道:“以武胁迫,就算可以令大臣们屈服,但也只是让他们口服心不服,其后果,很有可能是皇上与大臣们,离心离德,这样的政治后果,你考虑过没有?”

周必明大声说道:“一切事物,不看过程,只看结果,若是通过财政改革,让中央财政脱离困难,让国家重新富裕,到时候,谁还会记得曾经不愉快?”

秦安明说道:“这些只是你的推论,改革一旦推行,其遭受到的反弹一定极为强烈,若是压不住,你想过后果没有?”

“思前想后,能做成什么事情?局势糜烂至此,若在得不到制止与改变,恐怕以后我们连动手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动,还有变的机会,一旦动了,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局势若是恶化到无法挽回的状况,这个责任你担负的起?”

“有死而已,改革若是失败,我周必明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你死不死无所谓,但不要把整个国家都给连累了。”

两个人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到最后已经是爆发了激烈的争执。

赵询看着他们在那里争吵,并没有出声制止,他现在就是要看一看,财政改革事宜,众人的真实心意。

钱明渡这个时候拉住周必明,出声打和道:“周大人,少说两句,争吵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周必明看了秦安明一眼,忍住不在说话,对方毕竟是当朝相国,这样争吵下去,确实有失礼节。

陶侃这时候对赵询说道:“皇上是什么心意?”

赵询沉默不语,目光看向桌子上的两本奏章。

一本是周必明、周戳、钱明渡等许多人的共同想法,事关整个改革的全面细节与建议,这个事情已经弄了很长时间了,其中很多事情,赵询都是参与了进来,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另外一本奏章,则是刘光辉的,这倒是让人非常出乎意料。

刘光辉的改革建议,只是涉及到官员俸禄的消减方面,其它的并无多言。

刘光辉建议,官员俸禄的消减,对上可以,不要对下,同时也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知。

比如那些王爷、皇亲,出身高贵,自身爵位的俸禄,以及皇家赏赐,非常巨大,根本就不缺钱,但是往往,皇帝不管是出于笼络还是亲近,一般都会给予品级极高的散官傍身,而且不止一个,大晋的官爵制度,散官的俸禄,是非常丰厚的,远远高于正常官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