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一千二百零十五章 一败涂地(十六)

第一千二百零十五章 一败涂地(十六)

有人告状,自然要去询查,所以王启礼带着人去了王成江的家,进行搜查。

王启礼最开始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想走个过程,给皇上一个交代,也卖李勋一个人情,所以出发之前,他还特地嘱咐过,到了王成江家中之后,只是搜查,不许趁机私藏财物,更不许打人伤人与勒索。

王启礼在王成江的家中,确实搜出来两大箱财物,若是公正的来说,他这是私藏谋逆之物,乃是死罪,但赵询都觉得,他们为自己浴血奋战,立下大功,弄些钱财,也不是什么大事,连皇上都不在乎,王启礼自然更不会在乎了。

财物可以不动,但至少要弄清楚这笔财物的具体数字,如此,王启礼也好给皇上交差。

随后,在清点财物的过程之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名士兵在一箱财物的箱底,发现了一道有些陈旧的诏书,这个东西,显然是赵柏林刻意藏在里面的。

王启礼怀着疑惑的心情,打开诏书观看,这一看,彻彻底底的震惊到了他。

这份诏书,竟然是兴宗皇帝的密诏,正是那份改立太子的诏书。

王启礼仔仔细细的观看,这份诏书,竟是和自己手中的那份诏书一模一样。

如此重大事件,王启礼自然不敢隐瞒,于是立即拿着诏书,觐见了皇上。

赵询当即下令,此事不可张扬,暗中彻查诏书之事。

王启礼回到司隶台,立即对王成江动了大刑,据他交代,三箱财物,一箱自己留着,一箱分给手下士兵,另外一箱则是送给了顶头上司朱正国,但是半个之后,朱正国把这箱财物还给了王成江,并让他交上去,不要惹祸上身,而王成江表明答应,却是没有这么做,把两箱财物,全部据为己有。

因为王成江性格比较胆小,为人也很谨慎,两箱财物一直藏在家中,并没有拿出来使用,所以自始至终,也就没有清理过箱中财物,箱底的那道诏书,王成江根本就毫不知情。

这个事情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了,毕竟东西是从王成江家中搜出来的,而且已经在他家里放了快两年的时间,这么久,王成江说他不知道诏书的事情,赵询根本就不相信。

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第二份诏书的出现,赵询顿时有了怀疑,先皇当年秘密写下的,改立太子的诏书,到底有多少份?已经到手的这两份诏书,到底是真本,还是副本?

若只是副本,真正的诏书,到底又在谁的手中呢?

赵询想到了很多很多事情,当从沉思之中,回过神来,他的目光看向王启礼,淡声说道:“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王启礼说道:“臣对王成江、朱正国等人,都是动了重刑,对他们的家人也是多方侦查,综合各方面的情报与信息,臣以为,王成江与朱正国两人,应该说的都是实话,对于诏书之事,他们可能确实不知情。”

听了王启礼的回答,赵询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冷冰冰的说道:“如此重大之事,朕要的是确定,而不是可能。”

王启礼连忙跪在地上,大声说道:“臣会加紧调查,尽快给皇上一个确定的答案。”

赵询没有说话,眯着眼,陷入沉思之中,良久之后,他声音阴沉的说道:“涉及此事之人,朕...不希望在听到他们的声音。”

听到这句话,王启礼脸色微变,皇上这是要把所有涉及此事的人,一律灭口。

也是,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无所谓了,把朱正国等人全部杀掉,可能也就变成确定了,手段虽然毒辣,却也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赵询看了王启礼一眼,淡声说道:“你的人,你自己处理。”

“臣明白。”

王启礼咬了咬牙,只能答应下来,不由想到了自己的属下,那天跟着自己去王成江搜查的二十多名士兵,恐怕是都活不成了,王启礼非常不愿意出现这样的结果,但有些事情,不是自己可以做主的,皇上下达任何命令,自己只能接受。

王启礼说道:“皇上,朱正国与李相国乃是莫逆之交,如今河北战局,正是需要用到李相国的时候,现在杀了朱正国,是不是.....”

王启礼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自己答应过李勋,会尽最大可能帮助朱正国,但是现在,局面却是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王启礼,你觉得李勋可能知道这件事情?”

赵询突然问了这么一句话。

王启礼低着头,不敢说话。

赵询自顾的说道:“你刚刚也说了,朱正国与李勋乃是莫逆之交,亲如兄弟,若是朱正国知道诏书的事情,应该是会告诉给李勋知道的吧?”

王启礼说道:“最好的办法是毁掉,没有了诏书,也就没有了危险,朱正国若是知道诏书的事情,根本没有必要告诉给李勋知道,直接毁掉,才是最为明智的办法。”

赵询冷笑道:“这些只是你的猜测罢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谁又能知道呢?”

王启礼轻声说道:“皇上,臣以为,知道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

赵询沉默不语,沉思片刻,然后点头说道:“你说的倒也是有些道理。”

李勋知不知道诏书的事情,其实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选择了你,若不然,就算没有诏书,他也会是你的敌人。

赵询最后看了一眼王启礼,他说这番话,既是再为李勋说情,同时也是再为自己说情。

王启礼手中的那道诏书,已经上交给赵询了,出人意料的是,赵询并没有杀他,反而继续让其任职司隶校尉,而在这位子上,王启礼也确实是表现的非常出色,为自己处理了很多头痛的人和事。

赵询之所以这么做,就像王启礼方才说的那句话,知道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选择。

王启礼上交诏书,表明一切,这就是他的选择,赵询接受,他活着,赵询拒绝,他就去死,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而赵询最终选择放过王启礼,道理也很简单,兴宗死后,外面流言满天飞,而王启礼手中有诏书的事情,有些人是知道的,王启礼把诏书上交给了赵询,然后和赵询一同辟谣,说诏书是假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赵询若是杀了王启礼,岂不是一种心虚的表现?chapter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