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权统一(六)

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权统一(六)

丰京。 X

赵智正在批阅奏折。

最近两年,随着江南之战的胜利,陇右之战的胜利,中央朝廷也或是赵智本人的威望,有了极大的提升,天下各大藩镇心中胆寒,对朝廷态度变得温顺许多。

楚州节度使王怀烈两次进京,主动要求留京任职,态度极为诚恳,赵智出于大局的考虑,对其好言宽慰了一番,让王怀烈安心任职,但也把他的度支与转运两个兼职给免了,让他无法插手地方行政,只需安心领军即可。

不仅王怀烈,黔州节度使魏文南以及辰州节度使吕肆要皆是不远千里而来,进京述职,报告地方军务,并希望朝廷派遣得力官员,治理地方,主动交还地方行政权。

蜀州节度使杨道安,虽然没有来京,却也派遣了自己的独子杨吕望,代表自己,进献大量财物。

就连与朝廷十余年都是没有任何往来的河北五镇,也是纷纷派遣了使者前往丰京,拜见赵智,进献大量财物,态度非常谦恭,其中,赵州节度使张景晖,更是留其嫡长子张元在京城,并上书赵智,希望让其子代替自己,为朝廷效力,赵智当即给了张元官职,留任京师。

军事上的胜利,国内政局的进一步稳定,曾经衰败的国事,在自己手中得以复兴,赵智有些志得意满了,最近一段时间,心情一直都是非常不错,严肃的他,脸上也是多出了许多笑容。

但赵智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有更大的愿望与志向,那就是完成武宗未曾完成的目标,为此,陇右之战结束后,赵智立即把李忠调往中央,任职兵部尚书,大规模调整政事堂,把政权与兵权,全部集中在自己一人之手,只有这样,赵智才能集中力量,去做一些,自武宗之后,几代皇帝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一名太监推开殿门,小声小气的走了进来,赵智抬头看了一眼,什么话都没说,低下头,继续批阅奏折。

牧公从殿上走了下来,接过太监手中的两本奏折,打开看了看,然后返回赵智身旁,那名太监则是转身出去,把殿门轻轻关上,整个大殿,再次只剩下牧公与赵智两人。

“陛下,是狗儿的奏折。”

牧公把奏折放到桌子上,轻声说道。

赵智嗯了一声,待把手中的一本奏折看完,这才拿起李勋的奏折,打开细看。

李勋上了两本奏折,一本是肃州剿匪的详细经过,还有一本,则是举荐有功之人,推荐于岩辉任职沙州防御使,王继明、单仇两人,任职沙州防御副使。

赵智把奏折合上,轻笑道:“狗儿这小子,也学会跟朕要好处了。”

牧公微微躬身,低声说道:“功与过,赏与罚,皆由陛下。”

赵智点了点头,淡声道:“我原准备过段时间,调周青任职武州州治神池县县令,对吴恒进行制约,现在看来,不需要这么做了。”

牧公轻笑道:“狗儿在武州虽然任职时间不长,却是颇有建树。”

“这算不了什么。”

说罢,赵智在李勋那本举荐任职的奏折上,用红色毛笔,写下了一个准字。

...............................

肃州的剿匪,大获全胜之后,李勋立即传书朝廷,报告详细战情,并为有功之士请赏。

时间很快过二十多天,期间,王仁锆让李勋来一趟大都督府,把战事的详细经过说一遍,因为王仁锆也要写一份详细的报告传到朝廷去,李勋这边的战争结束太快,王仁锆手中没有任何信息。

王仁锆虽然做为陇右道大都督府长吏,是整个陇右道的最高长官,但赵智并没有给他持节,所以说他的这个最高长官,也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李勋与王仁锆虽有上下级关系,但王仁锆没有调兵权,他指挥不了李勋。

当然,王仁锆做为曾经的相国,名声摆在那里,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李勋自是不会拒绝。

到了大都督府,王仁锆对李勋赞赏有加,言其,要亲自上书朝廷,为其请功。

随着陇右南道四州境内的土匪,大规模聚集肃州,图谋攻陷城池,却是被快速增援而至的李勋给一网打尽,整个陇右南道土匪的数量大幅度减弱,王仁锆已经调集了五千兵马,准备对境内的土匪,进行一场大的扫荡,希望李勋能够暂且留下,给以军事上的支持。

好不容易把兵权弄到手,有些事情也还没有处理完,李勋可不想这么快就回返武州,于是爽快的答应了王仁锆的请求。

这一天,李勋正坐在房中处理公务。

战争是结束了,但后续工作却依旧繁重。

元和在叶王山之中的扫荡工作,基本结束,包括土匪连其亲属家人在内,一共三万多人,全部押到福羊县,与这里的土匪共同看管,临走之前,元和把所有的山寨,一律摧为平地,不留任何后患。

李勋现在很头疼,这么多人,每天所消耗的粮食,太过巨大,若不是王仁锆紧急调来一批粮食,李勋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单仇走了进来,李勋抬头看去,出声问道:“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单仇找了个椅子坐下,喝了口茶,然后说道:“都放了,没有出什么乱子,那些人的情绪已经平复下来。”

李勋说道:“多派些人,给我看紧了,谁敢挑头闹事,一律杀无赦。”

单仇点了点头:“元和已经加派了五百人,监视的很严密,他们闹腾不起来。”

五天前,元和从叶王山归来,随行数万俘虏,福羊县这边的土匪,见到亲人被抓,情绪顿时激动起来,引起一场小规模的骚动,但很快被镇压下去。

李勋思虑再三,与单仇等人商议了一番,最终决定,把其中两万多老幼妇孺以及普通百姓给释放,让其回归原籍。

这个举动做出之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被俘土匪们的情绪,平息了很多,也老实了很多。

单仇看了李勋一眼,问道:“李勋,被俘的土匪,有上万之多,你准备如何处置他们?”

李勋身子后仰,靠在椅子上,伸手揉着眉心,这个问题确实很头疼,这些人都是惯匪,绝大多数人都是大石与西域诸国的人,对晋朝没有任何归属感,一旦放其离开,无异于放虎归山,日后在成祸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