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三百八十八章 遽变(一)

混在帝国当王爷 第三百八十八章 遽变(一)

作者:拐子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45:18

第三百八十八章 遽变(一)

阮东朗与李勋对视许多,目光最后移开,轻声说道:“在下对太子殿下敬仰已久,不知将军可否引荐一二?”

李勋心中一跳,一个商人,许多政治上的帮助,但不是绝对,阮东朗找上自己,竟是希望面见赵询,意图何为?

李勋喝了口茶,淡声道:“典礼还未举行,太子之名不可轻言。 ”

阮东朗呵呵一笑:“李将军太谨慎了。”

“阮东朗,你我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有什么话明说吧。”

李勋放下茶杯,直言说道。

阮东朗点了点头:“将军可知北江会?”

北江会?这个名字,李勋还是从欧阳离那里听到。

“我去陇右任职的途中,险遭北江会的毒手。”

阮东朗默默说道:“那时我与将军,还未相识。”

阮东朗的这个话,已经表明,他就是北江会的人。

李勋说道:“你们不会无缘无故的对我出手,是谁在背后策划?”

阮东朗轻声说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将军做的那些事情,终归是让一些人怀恨在心。”

李勋双眼眯起,没有在多问,百花院事件,景元寺事件,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因为自己,终归还是有那么一些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李勋看向阮东朗:“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阮东朗轻笑道:“将军,要想成为朋友,首先便要坦陈相待,在下希望与将军的关系,再进一步。”

听了阮东朗的话,李勋沉吟不语,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阮东朗如此做法,定然有他的目地,或许是赵询?

沉思片刻,李勋默默说道:“齐王刚刚进位太子,正是谨慎的时候,对于你,他不一定会感兴趣。”

“感不感兴趣,要见了才知道。”

阮东朗拱手说道:“还请将军代为引荐,今日来的匆忙,也没有准备礼物,若能得逞所愿,在下定然厚礼相报。”

李勋眼神一跳,阮东朗向来大方,他说的这个厚礼,一定不会简单,其话语之中的意思也很明白,若能见到齐王,不管成不成功,都不会亏待了他李勋。

李勋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

承平九年,元月二十,这一天,乃是太子典礼之日。

太子的份量,绝不是什么亲王、郡王之流所能比拟的,它不仅仅是皇位第一继承者,更是一种政治身份的代表。

太子的地位在历朝历代中仅次于皇帝,当然,这只是它的政治地位,在大家庭当中,太子的地位不如皇后,也比不上任何嫔妃,但如果成为皇帝后,地位仅不如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

太子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也就是小朝廷。

东宫的官员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还拥有一支类似于皇帝禁军的私人卫队“太子诸率”。而皇太子的妻妾也如皇帝的妃嫔一样,有正式的封号,如太子妃、良娣、孺人等。

大晋的承袭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女性没有继承权。

继承人的原则是:“立嫡立长”,也就是说,继承顺序是以嫡子优先、年长优先。

嫡子正妻(皇后)所生之子中,最年长者为第一继承人,如没有嫡子,则由庶子(非嫡所生之子)中年长者为继承人。

另一种情况是嫡子早逝,则立其子为继承人,也就是皇太孙,但这种情况,在以前的朝代,讲究兄终弟及,传兄之子、传弟之子和传嫡子,那个比较混乱的时期,这种情况常有发生,但是大晋立国四百余年,还未发生过。

除了“立嫡立长”,还有“立子以贤”,就是说,要看诸位庶子的德行而定,最次的是皇帝“立储以爱”就是皇帝最喜欢哪个儿子,就立他为太子,这种情况在大晋有过几次,但为数不多,因为这样极易引发宫廷权利争斗,比如赵智,他便是把平宗的嫡长子太子给踩了下去,这才成功上位,但是其中的残酷争斗,一言难尽。

另外一方面,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矛盾。

帝国需要延续,皇帝需要有继承人,但继承人的存在又会对皇权构成一定威胁。

由于皇太子有极大权力,所以往往会和皇帝发生冲突,从而导致被废或被杀。例如平宗的太子,武宗的太子等等,过早的当上太子,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在漫长的岁月里,许多面对太多太多的挑战,但是当朝皇帝赵智,已然老迈,对于齐王来说,许多问题,就不需要去考虑了。

就算是这样,赵智一直到最后,才是真正下定决心,推动赵询进位太子,以前,或许有其他势力的阻挡,但其中,难道就没有赵智的其他想法?

赵智为什么会有顾虑?太子的册立与废立,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其中牵扯的人与物,太过复杂,而且,力量强大的皇太子,若是在位时间太长,很容易与在位的皇帝发生冲突,如此一来,便会发生叛逆、乃至弑君。前者如平宗太子不满平宗宠幸安贵妃,开始偏爱赵智,发东宫兵欲诛之,最终失败被废,后者如武宗之前的恒宗被太子所杀,多方势力角逐,年幼的武宗,最后捡了一个大便宜。

另一方面,由于觊觎皇太子储位,皇帝的儿子们往往相互倾轧、甚至兵戎相见,这样的例子就更加平常了。

通常,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皇太子过早的确定,顺利继承皇位的反而并不多见。

不过这种情况随着皇帝权力的不断加强,皇太子的权力反之被削弱。

但是反过来,正是由于皇太子的权力不再对皇帝构成威胁,皇帝有足够的权力来约束他的其他儿子们,所以大晋中期,有那么一段时间,皇太子顺利继位的反而比较多,不过武宗之后的三代皇帝,都是昏庸之辈,很多好的政治制度,被彻底破坏了,说到底,还是大晋的国势开始衰败,很多事情,就算皇帝,也是迫不得已。

由于太子与皇帝关系的特殊和敏感。大臣们在办理有关事项时,不得不小心翼翼。他们既不敢违抗皇命,又不愿得罪太子。

在赵智没有明确太子人选之前,朝堂的政治纷争呈现多样化,齐王、楚王、翼王,乃至赵智的其他儿子,都是明里暗里有着大臣支持,但是随着赵询太子之位的确定,朝堂的形势,一定会发生变化,从以前的多样,变成两级对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