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四百二十五章 归途(十七)

混在帝国当王爷 第四百二十五章 归途(十七)

作者:拐子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45:18

第四百二十五章 归途(十七)

漠蒙的事情,已经木已成舟,赵智无可奈何,只能派遣礼部尚书秦安明为使者,出使漠蒙草原。

外部局势的巨变,磨掉了赵智最后一丝耐心,他不在有任何犹豫,以极为强硬的态度,开始对朝堂进行大力整顿。

有意思的是,局势的转变,竟是从杨炳林这里开始。

承平九年,七月初五。

朝会一开,赵智当即下诏,任命杨炳林为吏部左侍郎,参知政事,接替已故杨吕望的一切职位。

随后,监察御史贺庭宣,第一个站了出来,弹劾御史台主官,御史中丞夏准,吴凡白被杀,他身为御史台掌印主官,竟是没有上书言事,实乃有亏职守。

对于贺庭宣的弹劾,赵智当即表示赞同。

吴凡白被杀之后,出于各种原因,朝堂各方势力有意忽略这个问题,所以已经被慢慢淡化下去,如今贺庭宣重提此事,并且得到赵智的积极响应。

这次朝堂,因为李勋被刺之事,很多人都是紧张到了极点,跟李勋有关的人,或许就那么几个,但就这几个人,却是能够牵连出更多的人,借力打力,这是赵智一贯的手段。

葛涛脸色阴沉,目光时不时看向不远处的杨炳林,心中充满了恨意。

葛青峰曾经花钱买凶刺杀李勋,这件事情,最后被捅到了皇上那里,赵智因此动怒,命人彻查,最后得知乃是北江会所为,而这个组织,赵智又岂能不知?

当时的葛涛,亲自求到杨道嗣那里去,最终的结果是,赵智给了杨道嗣面子,没有处置葛青峰,但是葛青峰的父亲,晋阳府府尹葛鸿,则是被调往岭南,仕途,从此一蹶不振。

事情结束后,葛涛前去感谢,杨道嗣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恨意可以沉淀,但不会消失。”

当时的葛涛并没有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如今却是终于明白了,杨道嗣以利益换来的原谅,并不是消失,赵智只是把这股恨意与愤怒,沉淀在了心中,一旦有机会,这股恨意,赵智将会把它拿出来,彻底的释放,如今,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今日朝会一开,赵智立即封赏杨炳林,随后,也没有先说李勋被刺之事,反而是重提吴凡白之案,葛涛已经猜到了赵智的意图,他这是准备全面整肃朝堂了。

先行封赏杨炳林,这很有可能,赵智与杨炳林已经达成某种协议。

重提吴凡白之事,则是准备打压翼王,随后便是以李勋被刺为借口,整肃另外一派。

事实上,吴凡白的事情,虽然表明上被众人刻意淡化,但暗地里,赵智一直命人暗中调查,最终得到了很多情报,都是关于翼王的。

整个朝堂的进展,也是如葛涛所料。

吴凡白的死,一旦被拿到明面上来说,那就有太多太多东西让人震惊了。

五年的代州刺史任职,挪用、亏空达三百五十万两之巨,从中受益之人,很多很多,晋阳防御使王世安,晋阳府府尹伍文奎,兵部右侍郎詹台易桓,代州原刺史周元辉等等...

随着一件件证据被拿出,赵智当场勃然大怒,下令罢免涉案官员,一切职务,押解回京,交由有司审讯。

这些人当中,绝大多数,都是翼王主政河东之后,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们出了事,翼王自然难逃干系,翼王脸色苍白中,跪地请罪。

赵智注视他良久,最终还是给了他一条活路,只是免除一切职位,禁足翼王府。

接下来,则是李勋被刺之事。

葛青峰暗中买凶行刺朝廷大员,证据确凿,赵智当即下诏,命当地监管刺史府,将葛青峰就地斩立决,其父,岭南观察使葛鸿,则是被革职,押解回京,交由刑部与大理寺审讯。

而葛涛本人,知情不报,刻意隐瞒包庇,被罢免一切职位。

牵连其中的还有参知政事姚固,刑部左侍郎秋言,兵部左侍郎解函等十余名大臣。

这场朝会,整整持续了三个时辰,散会之后,许多人都是脸带凝重之情。

他们知道,赵智发起的这场政治风暴,因为漠蒙与吐蕃的变局,时间或许不会太久,但其猛烈程度,将绝对史无前例。

政事堂的九位相国,除了秦安明出使漠蒙,不在之外,剩余的八位相国,脸色都是非常沉重,绝大多数,都是在散朝之后,疾步离开,他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去思考,去思考如何应对接下来,更加猛烈的风暴。

户部尚书贺中楷,吏部右侍郎郑仁杰这两位相国,在出了皇城之后,则是走到了一起。

“中楷兄,去我府上喝喝茶吧。”

贺中楷沉默中,最终摇了摇头,什么话都没有说,转身进了马车,离开。

吴凡白亏空挪用数百万钱粮,数字如此巨大,他身为户部尚书,难道就没有一点察觉?说出来,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信,贺中楷现在很后悔,自己始终保持的中立姿态,到了如今,终于是遭到了赵智的猜忌与不满。

也就在这次朝会结束的五天之后。

承平九年,七月初十。

吐蕃那边终于传来了最新消息。

吐蕃国内,三大家族,联合各方势力,意图政变,废黜吐蕃赞普尼松玛衮,但消息走漏,尼松玛衮决定先行下手,命近卫军大将葛瓦领兵剿灭反叛势力。

葛瓦集结军队之后,随即....倒戈。

以清君侧为名,领军冲进王宫,大晋公主连同她那不满周岁的儿子,被杀,吐蕃赞普尼松玛衮,死于乱军之中。

随后,葛瓦与另外一派军方强大势力,勃沙里喀家族,争权,勃沙里喀失败,被满门抄斩,葛瓦立尼松玛衮的弟弟,前代吐蕃赞普最小的儿子,年仅十三岁的尼松浑石为赞普,以此立威,葛瓦随即掌握了整个吐蕃的军政大权。

葛瓦集结军队之后,随即....倒戈。

以清君侧为名,领军冲进王宫,大晋公主连同她那不满周岁的儿子,被杀,吐蕃赞普尼松玛衮,死于乱军之中。

随后,葛瓦与另外一派军方强大势力,勃沙里喀家族,争权,勃沙里喀失败,被满门抄斩,葛瓦立尼松玛衮的弟弟,前代吐蕃赞普最小的儿子,年仅十三岁的尼松浑石为赞普,以此立威,葛瓦随即掌握了整个吐蕃的军政大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