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五百零六章 死守与内变(十)

第五百零六章 死守与内变(十)

吐蕃大军围困武安城之后,当天立即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城,持续时间很长,从白天一直战斗到黄昏时辰,这才结束,初步估计,吐蕃攻城士兵战死至少达一万人以上,守城晋军死伤也是将近三千人,伤亡比例三比一,这个数据以城池攻防来说,还算正常。

但奇怪的是,从这之后的六七天时间,吐蕃虽然每天依旧会聚集军队攻城,但是人数与强度,却是越来越弱,到了第八天,吐蕃再无任何动作,只是围住城池,不在攻城。

显然葛瓦已经意识到,以武安城的城防强度与数万晋军守军,仅凭自己手中的兵力,要想强行打下这座城池,难度太大。

吐蕃方面的安静,城内许多人都是感到松了一口气,不过李勋却没有,不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紧张起来。

看事情要看大局,如今李忠率领十五万大军进驻会州,与州方面吐蕃军队形成对峙,就局部兵力来说,晋朝的军队已经占据上风,这个时候,葛瓦进攻武安城,就两个选择,一是速战速决,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陇右西部七州全境,二是分兵,以一定数量的军队驻守夏州或是沙州,在陇右西部与李勋等人形成僵持,然后率主力回军州,与李勋决一雌雄。

但是现在的局面很奇怪,葛瓦对州那边的形势一点都不紧张,即不撤军,也不攻城,就这么在武安城城下耗着,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葛瓦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有他自己的打算。

武州节度使帅府。

李勋与范中允两人正在书房讨论事情,司马图与一干手下将领则是去了王仁锆那里议事。

最近几天,吐蕃停止攻城,大家也没什么事情可干,除了加强警惕之外,其他大部分时间,王仁锆连连召唤众人到他那里去议事,但商量来商量去,也就商量出一个结果,严密监视城外吐蕃大军的一举一动,加强城防,至于其他的,也商量不出一个新意,去了两次,李勋也就不再去了,让司马图与手下一干将领过去,自己则是待在家中,与范中允说说话,或许还能有些意外的收获。

书房里,李勋与范中允两人站在桌子前,桌子上面一张地图摊开,两人在地图上面指指点点,各自诉说心中的疑惑。

范中允指着地图的一处方向,那里是武安城城外,吐蕃大军的位置。

“吐蕃十数万大军囤积城外,粮食补给线长达近千里,如今朝廷的后续大军已经全部到位,李忠率领十五万大军驻守会州,对州方向的吐蕃军队,形成极大的压力,前番,吐蕃没有趁着我们撤退的时候,进行野外歼灭,时机已过,现在,我们安全退回武安城,近五万守军,粮食充足,城墙高厚,葛瓦手中的十五万大军,已经难以有所作为,他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留下数量与我们相等的军队,驻守夏州与沙州,然后率领主力回师州,这样一来,他们在兵力上,已经占据绝对优势,还可以与李忠有所一搏,如今不退,也不攻城,那就只能说明一点,葛瓦已经有了拿下武安城的计划,至少有这个可能。”

李勋点了点头,赞同道:“你说的不错,战局发展到现在,吐蕃其实在这场战争之中获取了足够的利益,可以说是全胜,葛瓦本人也是获得了极大的声望,就他个人而言,根本不用再冒险,率领军队撤回吐蕃,仗着陇右的战果,他完全可以巩固自己在吐蕃的权利,对他个人来说,这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现在的情况,葛瓦根本没有退兵的打算,那么你说的就很对了,或许他已经有了攻下武安城的计划,一旦攻下武安城,整个陇右西部七州之地全部落入他手中,到了那个时候,葛瓦一定会立即下令,让陇右北道的吐蕃军队全部退往廊州与断龙堡一线,兵力集中,如此一来,大局基本定下,就算是李忠,恐怕也是很难有所作为了。”

范中允沉默不语,也不知道听没听到李勋说的话,一直盯着地图在那里看,手指在上面滑动,最终停留在西城。

武安城东、南、北三面城墙,西面则是水路,木浪河直流从那里而过。

范中允手指重重点了点这里:“这里的兵力有些少了。”

李勋愣了愣,看向那里,摇头笑道:“吐蕃士兵生活高原地带,没有水军,那里部署了赵飞度的三千士兵,吐蕃人数再多,也过不来。”

范中允抿了抿嘴,说道:“还是派我们的人去吧,最好派一个稳重一些的将领驻守。”

李勋看了范中允一眼,觉得他有些小题大做了,吐蕃高原地带,士兵都是旱鸭子,军中也没有水军,赵飞度派了三千人守在那里,李勋都嫌多了。

范中允看向李勋,眼中有着坚持。

李勋轻声问道:“老范,你可是想到了什么?”

范中允沉思片刻,最后摇了摇头:“那倒没有,只是觉得这样更稳妥一些。”

李勋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我让李存孝与李招娣领三千兵马替换赵飞度的士兵。”

武安城这边暂且平静。

会州方面。

会州这里,如今已经集结了整整十八万大军,其中十五万是朝廷后续派来的,另外三万士兵,则是原先的守城兵马,现在全部归属李忠指挥。

书房中,李忠正在和他最为倚重的两名心腹幕僚议事。

这两个幕僚,一个年近六十,另外一个则是年轻许多,四十出头的样子。

岁数大的叫做高第,岁数小一些的则是叫做梁安,两人都是跟随李忠多年,是李忠最为倚重与信任的幕僚心腹,别看他们只是幕僚,但官职可是不低,都是正四品的高官。

李忠被调回丰京之后,开始与曾经的老部下保持、拉开距离,行事更加低调,唯独对高第和梁安,李忠动用了手中的权利,给他们走后门,一个任京兆府少伊,另外一个则是出任大理寺少卿,全部都是正四品的高官,算是作为他们在李忠身边服务尽力二十多年的报酬。

此番陇右烽火再起,形势危急,李忠被朝廷委以重任,前来主持大局,高第和梁安知道之后,都是主动跟随了过来,为李忠出谋划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