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五百九十五章 纷争

混在帝国当王爷 第五百九十五章 纷争

作者:拐子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45:18

第五百九十五章 纷争

赵智的强硬与果断,得益于右相杨道临的全力支持,而李忠更是不用说,自然是一直站在赵智这一边,有着左右两相的支持,赵智开始对朝堂强硬而大规模的清洗,翼王赵赫与杨炳林受到沉重打击,大量党羽或是被贬,或是被流放。

太子赵询的实力得到极大提升。

如此高压之下,除太子党势力之外,其余党派只能避其锋芒。

天和元年,二月初八。

接替刘知古,以工部尚书之职出任政事堂相国之位的詹台易恒,在位不过数月,赵智便以政事不明,能力不足等莫须有借口,把詹台易恒踢出了政事堂,詹台易恒曾经是右相一党,是杨道嗣的门生,杨道嗣死后,杨道临为右相,晋朝自太祖开始,政事堂相国之位,一个家族只能有一人,杨道临只要一天为相,杨炳林便永远没有进入政事堂的可能与机会,很多人都以为杨道嗣为右相,只是一个过度,但事情的发展显然不是这样。

杨道嗣虽然身死,但右相一党依然存在,权利依然还在,由杨氏一族之人接替补缺,对于这一点,赵智并不介意,但这个人绝不是杨炳林,杨炳林太强势,野心也太大,只讲手段,心中只有家族利益,而没有丝毫的国家情感,因为在杨炳林看来,家族才是根本,只要实力强大,就算晋朝灭亡了,杨氏一族依旧能够长盛不衰,这样的人,如何能够为相?

赵智若是壮年,或许会利用杨炳林的性格缺陷,从容部署,一点点打击杨氏一族,使其彻底衰落甚至灭亡,可惜时不待我,赵智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了,他活着的时候,其威严足够压制杨炳林与一切怀有异心势力,可是一旦赵智身死,太子赵询这个新皇帝就太脆弱了,赵智不可能不为以后做打算,他必须在自己死之前,尽可能的为赵询扫除一切障碍与潜在危险。

杨道临身为右相,不是赵智心中的最佳人选,但是在这个时间段,却是最合适的人,他的存在,就是杨炳林进位相国的最大阻力,他存在一天,杨炳林就别想进入政事堂为相,他作为杨氏一族族长,虽然继承了其父杨道嗣在朝堂之中的政治势力,却没有得到相国之位,有权而无名,看似没有什么,但是恰恰有些时候,这个名是非常重要的。

杨道临心中有国家,有大义,他非常了解杨炳林的性格与为人,自己占着右相这个位置,就算没有什么权利,但至少能够作为一个缓冲的存在,把政治斗争限制在一定的程度之内,一旦自己退了下去,杨炳林一定会全力冲击相国之位,而赵智自然会全力阻挡与反击,双方的碰撞或许将会极为激烈,若是最后双方都是失去理智,那么结果将是极为可怕的,这一点杨道临绝不想看到,所以,他虽然被杨炳林排挤架空,但杨道临就是不退。

面对赵智的疯狂打击,没有人敢正面对抗,只能暂时隐忍。

事情的发展终归会有转机,这个转机很快到来。

也就是李勋与詹柏,双方大军在巨岩城决战、对峙之际,李勋出兵西域的消息传回丰京,顿时引起满朝震惊。

杨炳林与翼王赵赫两方政治集团结成同盟,突然发力,弹劾李勋不经朝廷决议,擅自出兵西域,一时间在朝堂之上,展开了强烈反击。

地方节度使虽然有较为自由的军事行动权利,但也只是相对,除非是那些割据地方,与朝廷分庭抗衡的军事势力,像李勋这种听命与效忠朝廷的地方藩镇,小规模战争,可以自行其事,若是大规模,关乎生死的决战,那就必须请示朝廷,无命擅自行动,那可是大罪。

杨炳林等人的群起弹劾,不仅让赵智无法可说,更是打乱了他接下来的所有部署,对此,赵智极为愤怒,但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就只能面对。

李勋在第二次陇右战争之中,表现的可圈可点,对此,赵智非常满意,战后,对李勋提拔重用,把整个陇右西部七州之地的军政大权全部都是交给了李勋,更是出于关心照顾的心思,把王德昭与李长春等四万余人调往武州,让李勋从中挑选得力精锐士兵,以便补充陇右西部的军事力量。

谁能想到,李勋竟是如此胆大妄为,在没有请示与得到朝廷批准的情况之下,擅自出兵,而且是几乎举全部力量侵入西域,一旦战败,兵力空虚的陇右西部几是不堪一击,不仅陇右西部七州之地有复失的危险,就连刚刚稳定下来的陇右北道甚至是安北之地,局面都将变得的不可预料,胡族很有可能趁虚而入,其后果将会极其严重。

赵智对李勋的擅自出兵,虽然非常愤怒,但对于李勋的处罚,那也要放到以后,若是按着杨炳林等人的弹劾之罪,那可是死罪,就算要杀要剐,也要等李勋回来说个清楚,不能现在就定了调子,一点婉转的余地都是没有。

朝堂上一片争议混乱,因为李勋的缘故,赵智原计划顺势把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政事堂之中排名最后的相国萧徽给拿下,重整政事堂,维持七相格局的打算与心思,也只能暂且放下。

一直到二月十三,李勋的亲笔密信终于是传到了赵智的手中,信中详细解释了出兵西域的迫不得已,以及出兵西域,因为有着陈途的归顺,成功拿下西域东部区域,整体风险已经没有那么大了,后续战争会谨慎处理,见机行事,不会乱来。

这封信是李勋成功拿下西域东部七国之后写的,这也算是先斩后奏,不过李勋很聪明,他知道朝廷现在缺什么,缺钱缺粮,所以,李勋在信中保证,不管后续战争有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就目前所缴获的物资,钱粮已达数百万之巨,绝不私留,全部运往丰京上交。

看了李勋的书信,赵智心里的火气这才消减了一些,同时也是有了其他的一些心思,朝廷现在财政极为困难,在京官员已经长达半年没有发放俸禄了,尤其是第二次陇右战争结束之后,许多立功之人的封赏,高层官职的升迁只是其中一部分,绝大多数底层士兵与低级官员,应该奖赏的钱粮,却是一直欠着,不是赵智不想发,实在是财政困难,想发也发不出来。

如今李勋在信中保证,其战利品至少多达数百万之巨,这笔物资若是能够运到丰京,可以说是能够让赵智或是朝廷大大的松口气,财政困难将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