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六百八十一章 突来的变局(十八)

第六百八十一章 突来的变局(十八)

赵询手中拿着一本文书,人坐在那里,神色有些发愣。

就在刚刚,宫里来人禀报,李满仓与李勋父子两人进宫,向赵智请罪,李满仓当着李怡的面,痛揍李勋一顿,随后,李怡面见赵智,为李勋求情,没过多久,赵智下召,罢免李勋兵部左侍郎、参知政事等所有官职,罚俸一年,爵位不变。

赵询放下手中的文书,看向下方,对着李忠全说道:“此事来的怪异,你怎么看?”

赵询已经写好文书,准备今日就发往政事堂,待政事堂诸位相国签字之后,立即形成命令下发,文书的内容事关李勋,免去李勋兵部左侍郎之职,以参知政事之职,调任岭南黜陟使,治所息州。

李忠全笑道:“太子殿下,这其实也没有什么,李勋最近太过张扬,朝中已经有人开始对其弹劾,事情传入李满仓耳中,他害怕之下,拉着李勋进宫请罪,并让李贵妃为其说情,很合情理。”

钱明度也是说道:“殿下,李勋兵权被夺,圈养京城,已经没有任何威胁,我们还是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他身上为好。”

李忠全与钱明度两人对视一眼,目光闪烁。

李忠全与钱明度,以前还有一个王从本,这三人是最早追随赵询的属臣,是赵询的绝对心腹,赵询走到今天,一直都是这几个人在身边出谋划策,赵询对他们也是非常信任与倚赖。

赵询对于李勋,既是情感上的疏远,也是权术上的排挤,李忠全与钱明度两人对此事是全力支持与坚定支持,赵询之所以对李勋的态度越来越明显,强度越来越大,与他们两人有很大的关系,若不是李忠全与钱明度极力进言,赵询是不会想到把李勋调往岭南边荒之地的,至少不会这么早。

赵询有些诧异的看了看李忠全与钱明度,以前只要谈到李勋,他们两人的态度可是非常激烈,今日却是大不相同,有意淡化李勋。

卢柏江喝着茶,目光扫了一眼李忠全与钱明度,脸上有了一丝不屑与冷笑。

赵询不知道,卢柏江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六天前,对于李勋的张扬,李忠全与钱明度两人极为气愤,数次进言赵询,大放厥词,说李勋出身低贱,心术不正,一旦掌权,必定目无君上,祸害国家,早前商定好,给他一个岭南黜陟使,都是对他太好了,毕竟黜陟使也是有一定权利的,不如趁此机会,把他调到黔州,交由黔州节度使魏文南严加看管,此生不得在进京城。

对于这个建议,赵询默然不语,李忠全与钱明度两人的进言,太激烈了,他就算有这个想法,也不敢这么做,毕竟,他多少还是要考虑一些李贵妃的感受。

与李忠全、钱明度不同,但凡涉及到李勋的事情,卢柏江从来都是一字不言,他明白一个道理,疏不离亲,李忠全、钱明度两人为了迎合赵询,得到更大的利益,以致丧失个人原则,不择手段,如此下去,早晚有人会收拾他们,果然,就在那天他们两人进言赵询之后的第二天,朝会结束之后,李怡把李忠全、钱明度、卢柏江三人叫到长乐宫。

赵询做事极为认真,自从监国之后,更是常常工作到深夜,许多官员对此劝言赵询,希望他保重身体,而李忠全与钱明度则是大加美言,全力支持赵询。

李怡以这个为由头,对李忠全与钱明度两人,就是一顿劈头痛骂,对卢柏江则是颇为赞赏。

此事之后,没过两天,李怡又是逼着太子赵询,把李忠全与钱明度两人的进宫牌令给收了,并且言明,不是朝堂正事,不得随便进入东宫。

赵询身边的官员何其多,李怡偏偏针对李忠全与钱明度两人,是何道理,是个傻子都知道,李忠全与钱明度两人当然也不是笨蛋,马上就是想到了其中缘由,那就是因为李勋,赵询身边的事情,肯定是瞒不过李怡的,自己为了取得赵询更进一步的信任与提拔,迎合上意,强烈针对李勋,很显然,赵询对李勋的一些动作,李怡把所有的账都是记到了李忠全与钱明度两人的头上。

李勋的事情,赵询显然并不是太过放在心上,他随后与李忠全、钱明度交谈税赋革新等问题。

赵智继位之后,对税赋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收效还不错,但是到了如今,现在的税赋制度,显然已经有些力所不及,朝廷的财政越来越差,若不是李勋拿下西域,朝廷从西域获取了巨量的钱粮,朝廷的财政恐怕已经崩溃,虽说以后可以继续从西域获取相当数量的钱粮,但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彻底改变朝廷的财政状态,就目前的税赋制度而言,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赵询继承了赵智的志向,重用寒门士族,打压门阀世家,让两者进行平衡,所以,赵询的身边,绝大多数都是寒门士族官员,而且很多人都是非常年轻,其中人才颇多,这是赵询再为自己以后打造班底。

至于门阀世家的官员,赵询也是接纳了一些人,但是对于这些人,赵询始终持有一定的戒心,所以,这类官员,进入不了赵询的核心圈之内,不过卢柏江则是一个列外。

卢柏江出身江南名门,他的父亲卢仕明任职江陵太守。

卢柏江今年四十有二,一直到三十五岁,才是通过科举步入仕途,所以此人算是大器晚成,一进入官场,很快便是引起刘桀的注意与赏识,刘桀出使漠北草原的时候,点名让卢柏江随同前往。

卢柏江在没有进入官场之前,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打理家族的生意,十多年的时间,走南闯北,积累了大量社会经验,对社会底层经济状况,有着极为透彻的了解,在进入仕途之后,眼见朝廷财政举步维艰,卢柏江曾经几次上书朝廷,就财政与税赋改革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因此受到赵智的重视,可惜,这时候已经是赵智的晚年,他虽有心革新,却是没有了精力与能力去进行,只能把这个希望留给了赵询去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