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三)

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三)

混在帝国当王爷正文卷第六百九十九章生与死的较量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关押别处。”

胡智丙对自己的亲兵都尉下达了命令,亲兵都尉当即领着百余名亲兵,恶狠狠的朝着官员们冲了过去,对着这些人就是一阵拳打脚踢,样子看着吓人,其实没有下死手,多是皮外伤而已,最多把人打晕抬走。

翟洪亮等官员刚刚被清理走,数百名士兵簇拥着一辆马车进入现场。

杨炳林下了马车,目光扫视四周。

“扬大人。”

胡智丙上前拱手行礼。

杨炳林已经被罢免一切官职,身上仅有一个没有任何权利的公国爵位,但是这个爵位却也是至关重要的,杨氏一族从六代之前封爵韩国公之后,历经八朝帝王,一百五十多年的岁月,杨氏一族可谓人才辈出,一共出了十四位相国,其中有一个共同点,或者说是不成文的规定,进入政事堂为相的杨氏一族族人,不一定就是杨氏族长,但拥有韩国公爵位,或是拥有继承爵位的嫡子,一定会是杨氏一族的族长。

杨炳林虽然现在没有任何官职在身,但他是杨氏一族的族长,这个家族所代表的份量与实力,足以让任何人感到心惊胆跳与畏惧。

杨炳林是此次政变的幕后主要计划与推动者之一,一旦政变成功,他必定将会进入政事堂为相,到时候,不管是杨炳林个人,还是整个杨氏一族,都将再次得到极大升华。

面对这样的人物,胡智丙绝不敢有任何的冒犯与不敬,虽然他本人内心,对杨炳林非常不屑与厌恶,但这种情绪却不敢有一丝的流露出来。

胡智丙之所以对杨炳林会有这种情绪,原因很简单,杨道嗣葬身火海,死的不清不楚,都说这是一场有计划的谋杀,主谋者便是以杨炳林为代表,杨氏一族内部反对势力,这个传言在外面传的非常广,子杀父,这是大不逆与大不孝,是天下最为不仁不义不孝的大恶,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对此敢到厌恶与痛恨。

杨炳林颇为客气的笑道:“胡将军不必多礼。”

胡智丙站直了身子,出声询问道:“翼王殿下何时到来?”

“快了,胡将军不必着急。”

杨炳林笑了笑,目光看向李忠的府邸,淡声说道:“李忠这里有何情况?”

胡智丙摇了摇头:“一直没有现身,对于我们兵围他的府邸,李忠显得很平静。”

杨炳林沉声说道:“对于李忠绝不可掉以轻心,他的能量之大,我不说你也应该明白,稍有疏忽,恐怕就要酿成大错。”

“这个在下自然明白。”

胡智丙点了点头,对于这一点他自然清楚,李忠在大晋朝,对于武将一方来说,就是一个传说与神话,从军二十余年,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未尝一败,有军神之称,受到许多人的仰慕与爱戴,他要是站出来振臂一呼,胡智丙绝对肯定,立即就会有大量属下反戈一击,投效李忠。

就在两人说话间,一骑十余名士兵疾驰而来。

胡智丙看到这些人,眉头微微一皱,这队人是围困当朝右相杨道临那边的士兵,现在突然过来,恐怕是那边出了什么事情。

胡智丙看了杨炳林一眼,举事之前,杨炳林对翼王赵赫提出一个要求,一定要保证自己六叔杨道临的安全,决不能让他出任何差池。

赵赫答应了,并把这个命令下达给众人,不得伤害杨道临的性命,当然,还有李忠、刘知古等政事堂相国以及其他朝堂主要大臣,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伤其身。

为首的军官到了近前,翻身下马,半跪在地:“将军。”

胡智丙淡声道:“那边出什么事情了?”

军官起身抱拳说道:“启禀将军,右相杨道临听闻城内发生兵变,执意出府,被我等阻拦,但他态度强硬,领着府内数十人强冲,双方爆发冲突,我们不得已,只能动了武力,手下兄弟收不住手脚,让杨道临...见了血,现在.......”

军官说到这里,低下头,不敢再说,因为站在旁边的杨炳林,脸上已经满是怒火,眼神更是露出强烈的杀意。

杨炳林咬牙切齿的说道:“回去告诉你们领头的主将,杨道临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定要灭他满门。”

军官抬头看向胡智丙,胡智丙脸色同样难看,冷声说道:“扬大人的话你没有听到?还不快滚。”

“是,将军。”

军官转身上马,慌忙离开。

胡智丙对着杨炳林抱拳苦笑道:“扬大人,是我御下不严,还请恕罪。”

杨炳林假模假样的叹声道:“我与杨道临虽然关系恶劣,但他终归是我嫡亲的六叔,他老人家今年七十多了,我不能让他晚年遭遇不测,不得善终,其中苦心,还请胡将军体谅。”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扬大人一片赤诚孝心,在下着实佩服。”

胡智丙干笑两声,敷衍了两句。

杨炳林看了胡智丙一眼,不在多说,他对胡智丙极为不满乃至愤怒,这么一点小事,都能搞成这样,但是现在局势未明,两人同属一个阵营,还不是爆发矛盾的时候,再多的不满,也只能暂时压在心中了。

杨炳林的目光转向李忠的府邸,眉头紧皱,杨道临那边出事,这么一闹,此刻他的心情,可谓是恶劣到了极点。

自从杨道嗣葬身火海之后,他的突然死亡,就延续出一系列的谣言与猜测,其中传的最广,议论最多的,则是这场大火,是有人蓄谋而为,其谋划与主使者,很有可能便是杨炳林,因为杨道嗣的死亡,利益最大者,便是杨炳林,他的嫌疑最大,完全也有这个动机,因为从杨道嗣把杨吕望召回丰京,并逐渐委以重任,可以看得出来,杨道嗣是准备推动杨吕望进入政事堂为相了,更有人猜测,杨道嗣或许更是准备打破杨氏一族近百年的传统,把族长之位传给非嫡之子,若是这样,下一任杨氏一族族长的铁定继承者杨炳林,无疑将是最大的受害者,当时的情况,杨道嗣若是继续活着,归属杨炳林的利益将会受到巨大损失,反之,要是杨道嗣死了,杨炳林也将是利益的最大受益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