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

混在帝国当王爷 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

作者:拐子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45:18

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

“说下去。”

杨道临让杨润继续说下去。

“此次政变,虽然只有杨炳林等寥寥数名杨家之人参与,但杨炳林是杨家族长,有这个就足够了,赵询已经有了足够的借口对杨家动手,杨家即将遭受沉重的打击与朝廷的严厉肃清,这个结局已经无法改变。”

说到这里,杨润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我们现在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就两个,第一,赵询会选择什么时间动手,以什么方式动手,以及对杨家的打击程度的顶点是多少,第二,赵询动手之后,杨幼安所代表的本家会如何选择,以及以六叔您所代表的杨家分支,又会如何去选择。”

杨道临轻声问道:“你的建议是什么?”

面对杨道临的询问,杨润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在房间里来回走动,沉思好一会儿之后,这才停下步伐,看向杨道临,沉声说道:“那晚政变,对赵询来说,虽说是巨大的危机,但也是他的机遇,危难渡过之后,赵询的威望被提高了许多,这对他迅速稳固皇位,帮助极大,再者,数万禁军中军士兵被俘,一直到现在,赵询都是没有任何动作与行动,这说明,赵询并不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牵连与肃清,很有可能会对这数万禁军俘虏网开一面,大赦所有人,收买人心,如此一来,这数万禁军士兵对赵询将会感激涕零,心怀感恩,赵询可以迅速掌握一支对他相对衷心的数万精锐,加上黄绘、黄詬等人衷心朝廷,以及又有左相李忠尽心辅佐,赵询虽然刚刚登基,但事实上已经彻底掌握了禁军三军的军事大权,有了禁军力量作为靠山与保证,短时间之内,就丰京而言,赵询将一言九鼎,无人可以逆其锋芒。”

杨道临看着杨润的目光,充满了赞赏,杨润居于家中,只是听闻消息,就能把整个局面看的如此透彻与清楚,说明他的眼光与思谋确实不凡。

杨润话语不停,继续说道:“好在我们还有自保的实力与能力,赵询打击杨家是肯定的,但也不敢做的太绝,就我看来,家族这个时候摔个跟头倒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杨家强盛了近百年,受到的嫉恨太多了,摔个跟头,正好趁机收缩势力,谨慎行事,拉低别人的注意力与仇恨。”

听着杨润的这番话,杨道临的神思一时间有些恍惚。

杨氏一族已经鼎盛了近百年,在这期间,杨家子弟,人才辈出,从武宗到兴宗赵智五朝,政事堂相国席位,杨家之人从未缺席,长时间的保持相位,让杨家的实力越来越强,时至今日,近百年的时间,很多人的心里,或许多少有了那么一点习惯,那就是作为天下第一世家门阀,政事堂之中肯定会有杨家的一席之地。

对于这个问题,杨道嗣曾经非常忧虑的对杨道临说过,登高必跌重,杨家能够几代人,历经五朝,近百年时间,始终把持政事堂一席相国之位,靠的是治国之才与个人德行,而不是家族势力,进入政事堂为相,家族势力只是一种推动,而不能成为绝对,一旦把家族势力看做进入政事堂的必要条件,对于本家人来说,或许觉得没有什么,甚至是理所当然,但是对于皇帝来说,这就是不可容忍的大忌了。

一个家族,最重要的是什么?权势的大小并不是全部,真正重要的是尽可能的长时间延续下去,子嗣不绝。

杨道嗣晚年的时候几次说过,自己活着的时候,杨家要是能够摔个跟头,反而是一件好事,到时候正好可以对家族调整一二,把一部分权利与利益给让出去,不至于遭受太多人的嫉恨,因为自己还活着,别人不敢抢,给了他们,反而可以结下一份善意,这对杨家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可惜这样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到手的利益与权利,又有谁会愿意让出去?

杨道临回过神来,对着杨润轻声说道:“你对时局看的很清楚,如此我也不用多说废话了。”

杨润坐直了身子:“六叔请说。”

自己能够想到的,杨道临怎么可能想不到?杨润心里明白,杨道临今天找自己来,绝不是为了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的走向与结局,已经无法改变,既然不能改变,那还有什么好多说的,杨道临找自己来,一定有更重要的事情交代。

杨道临沉吟了片刻,这才语气严肃的说道:“我准备让你前往蜀州,找你三叔谈一谈。”

杨润面色没有太多的变化,显然对此早就想到了一些。

其实也很容易想到,杨炳林参与政变,这是大逆不道的死罪,不光他要死,大多数时候,连同叛逆者的家族,也会全部受到牵连,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赵询会趁机狠狠敲一敲杨家这个硬骨头,却不敢不留情面的下死手,原因在哪里?就在蜀州,杨道安坐拥蜀地五州十七县之地,手握五万精锐大军,这才是杨家最为有力的靠山与盾牌,有这个强大的震慑存在,赵询绝不敢把事情做的太绝。

杨润轻声说道:“自从杨吕望随同老族长葬身火海,死的不明不白,三叔对杨家本家颇有怨恨,已经快有两年和我们没有任何联系了,我就算去了蜀州,三叔恐怕不会给我太多面子。”

“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你三叔就算对本家在怎么怨恨,他终归是杨家人,如今杨家有难,他不能坐视不理。”

杨道临淡声说道:“杨吕望的两个儿子,都是聪慧之人,其长子杨远惑,虽然只有十岁,却是少年老成,读书过目不忘,有神童之称,这样的人杰,留在蜀州之地,有些可惜了。”

神色一直平静的杨润,听闻这番话,脸色终于是有了变化,他震惊的看着杨道临,惊讶的问道:“杨远惑除了蜀州还能去哪里?”

杨道临默默说道:“自然是本家,丰京才是杨家子弟施展拳脚的舞台,蜀州偏安一隅,难有大的作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