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言可畏(八)

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言可畏(八)

混在帝国当王爷正文卷第七百六十四章人言可畏楚王赵硕以鲜血书写的往生经,他交给李勋,让其带到兴宗赵智的皇陵处烧掉,可惜啊,这个愿望恐怕是无法实现了。

这个东西李勋不可能擅自做主,直接拿到皇陵烧掉,只能第一时间上交给赵询,由赵询决定怎么处理,要不然,谁知道赵硕写的是什么东西,这个事情可不好解释。

赵询看着手中的赵硕血书,他很仔细的把里面的内容看完,确实只是寥寥数百字的往生经,并没有其他敏感文字。

李勋拱手说道:“皇上,赵硕希望以此血书,祭祀先帝,以尽孝道。”

钱明度冷声道:“赵硕若是有这份孝心,就不会做出那许多大逆不道的事情来了。”

“赵硕的孝心,先皇不会接受。”

李忠全上前两步,对着赵询拱手说道:“皇上,赵硕与杨家关联甚大,微臣建议,还是早作决定,除掉这个隐患,不要在等了。”

李勋看了两人一眼,不由皱了皱眉头,当着面让皇上处死自己的亲兄弟,这是臣子应该说的话?

“皇上,赵硕计杀杨安、杨佐,主动交出兵权,还是有一些功劳的。”

李勋实事求是的说道,同时也是在提醒赵询,赵硕在洛京的所作所为,有功而无过,而且自始至终,楚王赵硕都没有表露出任何反叛之心,赵赫、赵询、赵硕三位皇子夺储之中,赵硕也是最先退出,这样没有大过之人,只是因为和杨家关系密切,仅仅凭这一条罪名,就擅自处死自己的亲兄弟,恐怕会有损皇帝名声。

钱明度看向李勋,嘿嘿冷笑道:“李大人和赵硕待了一些日子,倒是有了一些感情啊。”

李勋冷冷看向他,淡声说道:“钱大人,有话说话,不要乱放狗屁。”

李勋已经有所耳闻,钱明度和李忠全这两个人,私底下,经常在赵询面前诋毁与说自己的坏话,以污蔑打击自己作为他们的晋升之本,在李勋看来,这就是想要踩着自己上位,方才自己正常说话,钱明度立即不阴不阳的话中带话,当着自己的面,进谗言于赵询,是可忍孰不可忍,李勋当即就是骂了出来。

钱明度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脸色顿时涨得通红,指着李勋怒声说道:“李大人,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当着皇上的面,言出污秽之语。”

钱明度确实没有想到,李勋竟敢当着赵询的面,出言辱骂自己。

李勋翻了翻白眼,根本不屑与他争论。

一旁的卢柏江这时候连忙站出来,出言打岔:“皇上,李大人说的不无道理,楚王并没有犯下任何大罪,反而还在洛京立下不小的功劳,若是无故杀他,朝中许多大臣恐怕不会心服。”

钱明度冷笑道:“那些不服的大臣,全部都是楚王的同党。”

卢柏江看了钱明度一眼,非常不满的说道:“钱大人,这样的话你最好不要到外面去说,不然很多大臣会找你麻烦。”

钱明度对着赵询拱了拱手,恬不知耻的说道:“臣下心中坦荡,问心无愧,一心只为皇上效忠,不怕别人找麻烦。”

赵询摆了摆手,笑道:“钱大人的忠心,朕自然是相信的。”

钱明度、李忠全等人在赵询还没有成为太子之前,就已经跟随左右,是赵询的绝对心腹,有些时候,能不能得到皇上的信任与提拔,能不能当上大官,其实跟能力没有太大关系,比如钱明度与李忠全两人,能力差的很,人品也是不行,但他们跟了赵询很久,而且一直非常忠心,就是凭着这些,赵询上位之后,首先考虑到重用与提拔的人,并不是李忠、杨道临、黄詬这些才能上佳的大臣,反而是钱明度、李忠全之辈。

李忠全见钱明度得了便宜,也是连忙大表忠心:“微臣对皇上的忠心,也是天地可鉴。”

赵询对李忠全笑着点了点头,这两人都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人了,不管多么困难的时候,始终不离不弃,忠心方面,不用质疑。

赵询继位到现在,快有一个月,新皇最难的一个时间段,已经顺利度过,赵询现在要考虑的,是接下来的行动与方向。

军队方面,赵询以大度的心怀,大赦那些参与政变的军人,但这并不是就代表,赵询就不追究了,事实上,赵询已经准备对羽林卫与禁军三军进行清洗与肃清,但不是大规模的清洗,只是有选择的清洗军队中高层将领,对于那些参与政变的较高级别将领,赵询一个都不会放过。

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在李忠的调整与调度之下,军队的情绪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是到了该动刀子的时候了。

军队方面赵询已经有了计划与打算,然后就是朝堂方面,这方面让赵询非常头疼。

一般官员的调整倒也不难,难的是政事堂。

承平五年,江南之战大胜之后,赵智把政事堂原先的七位相国增加到了九人,如今过去五年时间,政事堂在没有新人进入,在赵智执政晚期,政治斗争最为激烈的几年,这种情况是非常诡异与不同寻常的。

政事堂最开始的九位相国,分别是。

吏部尚书,右相,杨道临。

兵部尚书,左相,李忠。

刘知古,工部尚书

柳仲元,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贺中楷,户部尚书

刘光辉,刑部尚书

秦安明,礼部尚书

郑仁杰,吏部右侍郎

萧徽,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随着萧徽,刘知古,柳仲元等三人的相继被罢相,如今的政事堂,还有六位相国当值。

这些人全部都是赵智时期的老臣,和赵询并没有太大的关联,而且在赵询与赵赫争夺太子的这几年,除了李忠是明确站在赵询这一边的之外,其余的相国,要不然就是中立,要不然就是首鼠两端。

真正深层次的参与到太子争夺之中的政事堂相国,除了李忠是受到赵智的托付之外,倒还真的没有第二人。

这也正常,毕竟进入政事堂为相,不管是人生还是官途,都是已经走到了巅峰与顶点,已经没有过多的追求,太子之位的争夺,若非必要,没有任何一个政事堂相国愿意参合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