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八百五十四章 一场空(五)

混在帝国当王爷 第八百五十四章 一场空(五)

作者:拐子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45:18

第八百五十四章 一场空(五)

晋朝的军制,显著的一点是在重要地点设置都督府。

和宗时设节度大使,但只是临时职务,与行军大总管、大都督这样的职位一样,有事领兵外出作战,回归之后立即交付兵权,并不是常设之职,宣宗之后,开始扩大节度大使职权,并在边境设置好几个节度使,一任数年乃至十数年之久,统称藩镇,其藩镇雏形由此开始。

藩镇往往掌管一个或是几个州的军事大权,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

藩镇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快三百年的历史,在这么漫长的岁月之中,也有过晋朝国势衰败,而地方某一个藩镇极为强大,乃至可以做到力压中央朝廷的地步,但有些东西,并不能仅仅只是算军事账,就政治层面而言,一个藩镇,他在怎么强大,也只是地方,是臣子,朝廷在怎么虚弱,他也是正统,是中央。

所以自武宗之后,晋朝的国势越来越弱,地方藩镇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绝大部分藩镇并不割据,只有河北五大藩镇自立割据,但即使割据藩镇也是很大程度上施行晋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会随着时局的变化,而见机解除割据,比如第一次陇右战争结束之后,朝廷取得大胜,河北五大藩镇便是立即遣使到朝表示祝贺,并且并主动要求朝廷派遣官员到河北任职,把河北地方部分人事权利交还给了朝廷,虽然幅度不是很大,但也表明了河北五大藩镇的态度,对朝廷开始由强转弱,自动解除了割据自立之势。

以至于第二次陇右战争胜利之后,晋朝的军事威名到达顶点,天下各大藩镇群起震动,许多藩镇纷纷上表祝贺,并表示希望回京述职,有些与朝廷关系不是太好的藩镇节度使,更是请求解除兵权,回京养老,以表忠心。

一切的一切,都是随着时局的变化而改变,你强我就弱,你弱我自然也就强,道理一直都是这个道理。

就经济层面而言,藩镇节度使是以封疆大吏的资格自擅一方,其财政基础依赖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其武力凭借的是法律上属于国家军队,即所谓的官健。

所以藩镇里的那些割据藩镇既企图游离于中央朝廷之外,又不能彻底否定中央统治。

在土地所有者看来,赋税是上供朝廷,还是截留藩镇,并没有经济上的实际区别。同样是以交纳一定赋税的形式与政府共同瓜分百姓创造的剩余价值,在骄藩控制下,并不比在中央朝廷统治下能得到更多的经济好处。

因此,大土地所有者对藩镇节度使始终抱着不支持不合作的消极态度,乃是他们本身的客观经济利益所决定的。

承平五年,江南之战时,杨烈成叛乱,黄詬奉命平叛,地方大豪俊杰,争来效节,其原因即在于此。

说到底,如今的天下,其土地兼并已经到了极限,大量的百姓无田可种,为了生计,只能是另谋他路,出身于底层的他们,其选择层面显然是少的可怜,当兵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出路,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藩镇节度使,兵源不竭的原因所在。

早在广元十四年的时候,随着禁军体系的重建逐渐完整,中央财政充盈,杨道嗣与刘桀等人,就土地兼并的问题,已经有了进行改革的念头与打算,在做了详细的计划之后,杨道嗣等几位相国相继上书赵智,得到赵智的支持与肯定。

可惜啊,就在改革计划即将实施之际,一场规模浩大的暴乱,打断了一切。

到了赵智的晚年,虽然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胜利,但是中央财政问题,已经越来越困难与严重,这个时期,一些有远见的大臣,曾经多次上书,希望可以展开土地、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可惜啊,赵智已然是有心无力了。

李勋曾经感叹过,若是赵智、杨道嗣这代人,能够多活十年,以他们的能力与威望,国家一定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天下的藩镇数量,至少可以减少一半以上,可惜啊,这一切都只能是假设了。

“知文,我们这次可谓是倾巢而出,用尽全力,积攒了这么多年的人力和物力,全部都是拿出来了,剿灭了成希嗣之后,皇上会答应我们的请求?”

黄百川手中有两万兵马,几乎全部都是带来了,这场战争,不管胜败如何,他都要对手下的将士们进行封赏,蔡州这个地方很贫穷,黄百川积累了十多年的财富,也就只够这些了。

黄知文沉默片刻,然后说道:“如今的朝堂,局面复杂,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提前预料,所以你这么问我,我也无法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是有一点....”

说到这里,黄知文抬头看向黄百川:“我们要是连赌的胆量都没有,那就趁早投降王怀烈,做他的一条狗,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听到这句话,黄百川的脸上反而有了一丝笑容,若是只求富贵与稳定,他已经拥有了,如今领兵而出,黄百川想要的东西,自然不是这些。

“你劝我晚出兵两个时辰,可是准备让成希嗣与朝廷的军队先打上一场?”

成希嗣的情况,黄百川已经弄清楚了,成希嗣手中有五万大军,但是只有两万到了晋阳,剩余的三万军队去了哪里?这很好猜测,肯定是朝着朝廷派来的后续两万禁军去了。

黄知文淡声说道:“锦上添花的事情,谁都可以做,雪中送炭才能让别人更加感激我们,朝廷派来的两万禁军,不明情况,这般急匆匆的赶往晋阳,恐怕是要吃败仗了。”

黄百川说道:“朝廷先期派来的一万军队,如今还在达州,这倒是有意思。”

黄知文摇了摇头,说道:“严毅还是太年轻了,轻信陆丰谎言,竟然跑到达州、成州去召集军队。”

严毅作为征东将军,原本率领一万禁军即可赶往晋阳,但是走到途中,接到陆丰来信,说是晋阳城中粮草充足,只是缺少士兵,趁着成希嗣还未动手之际,达州、成州等地还有一万多地方军队,可以全部召集起来,一同带往晋阳,严毅不知其中有诈,觉得陆丰说的有些道理,竟是带着军队去了达州与成州等地,收集地方军队。

严毅哪里想得到,陆丰早已经与成希嗣暗谋,成希嗣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便是一路北上,势如破竹,进兵神速,直接到了晋阳城城下,而此时的严毅,才刚刚收集好军队,正准备赶往晋阳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