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八百九十五章 相忘江湖(七)

第八百九十五章 相忘江湖(七)

“李忠,朕不是怕,若事不可为,战争不可避免,就算在困难,朕也绝不会有任何的退缩,但是.....”

赵询叹气一声,有些无奈的说道:“石虎与曹实两人的军事力量,并不弱小,赵柏安与寇雄手中的兵力,也就五万人,双方就军事力量对比,不相上下,怕就怕一旦打起来,形成僵持,时间一长,以朝廷现在的能力,根本负担不起,若是粮草供应不足,影响到前方战局,这场战争的结果恐怕......”

战争打的就是钱粮与物资,就算不知兵事的赵询,也明白这个道理,如今朝廷财政短缺,一直都是拿东墙补西墙,西域物资的供应,只能缓解,还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现在又要爆发一场规模很大的战争,军队方面问题不大,但是钱粮支持的下去?对此,赵询非常忧心,这也是他为什么几番犹豫不决的原因所在。

李忠沉声说道:“先皇对魏文南与吕肆要一直恩赏有加,对他们手下的将士们,也是常有封赏,不管在怎么困难,也从未拖欠过这两地士卒的粮饷,所以不管是魏文南与吕肆要,还是他们两人手下的士卒,对朝廷都是多有感恩之心,如今石虎与曹实两人残暴不仁,以下窜上,相继害死了魏文南与吕肆要,根本就不得人心。”

李勋这时候也是说道:“左相所言极是,石虎与曹实两人虽然以强硬手段夺权,但绝不能服众,暗中心怀不满之人,定然是大有所在,这就造成了他们看似势力强大,实则虚有其表,根基不稳,而且事出从急,石虎与曹实两人,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做好万全准备,所以我们不仅要打,而且还要快。”

听了李忠和李勋的话语之后,赵询沉吟不语,思考了好一会儿,这才出声问道:“朝廷若是明言,只攻曹实,你们觉得石虎会做何等反应?”

“唇亡齿寒,石虎定然会鼎力相助。”

李忠肯定的回答道。

李勋说道:“若是皇上下明诏,此次出兵,只为曹实,石虎或许不会明着出兵相助,但暗地里肯定会有所动作,左相说的很对,唇亡齿寒的道理,石虎不会不明白,不管朝廷给出什么理由,只要对曹实动手,石虎就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李勋所言有理,臣也是这么想。”

李忠点了点头,赞同了李勋的观点。

听他们这么说,赵询脸上又是有了犹豫之色,他担心的并不是曹实,辰州只有一万五千左右的兵马,实力并不算很强,赵询所忧虑的其实是石虎,黔州可是有足足的三万大军,魏文南在那里经营多年,人力物力都是极为的雄厚,如今,石虎继承了这份基业,真要打起来,仅凭赵柏安和寇雄的力量,足够?

钱明渡偷偷看了看赵询,顿时明白了皇上的心思,皇上其实已经动了出兵的念头,但可能忧心赵柏安与寇雄的力量,不足以快速平定叛乱,一旦战争形成僵持局面,到时候骑虎难下,所有的问题与矛盾,将会一下子全部集中到皇上身上,对于这一点,皇上肯定不能不慎重考虑。

钱明渡说道:“是否可以从河东、河南抽调一些兵马?”

“不可。”

李忠立即断言反对:“战局一开,天下各大藩镇必然思潮涌动,人心各异,河南河东的兵马,不能再少,少了,不足以防范河北五大藩镇。”

钱明渡笑道:“河北五大藩镇,难道还敢出兵造反不成?”

钱明渡有些不以为然,河北五大藩镇或许有些桀骜不驯,割据地方,与朝廷对立多年,但不管怎么说,就名义上而言,他们依旧是大晋的臣子,不到非常之时,他们怎么可能轻言出兵造反。

李忠沉声说道:“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万一,我们不能不防。”

李勋倒是理解李忠的意思,他说道:“左相说的有道理,要是赵柏安在岭南激战正酣,河北五大藩镇根本不需要直接出兵,只需要在后面闹出一些小动作,造成河东河南局势紧张,这样一来,消息一旦传到岭南,正在岭南征战的朝廷大军,军心定然大为动摇,与整个战局大为不利,所以河东河南两地,一定要保证相当的兵力,不给河北五大藩镇任何可趁之机。”

赵询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李勋看了赵询一眼,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些明白过来,赵询并不是反对出兵,而是担心兵力不够,时间消耗太久,或是战败,这对于他,对于整个国家,其带来的恶劣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其实李勋觉得赵询有些多虑了,江南地区集中了五万大军,更是拥有赵柏安、寇雄、司马衷、黄绘等一大批名将,这样的兵力与将领阵容,已经是非常豪华了,而且,战争本来就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风险的承担,对于双方都是对等的,但是,有些事情,并不能因为有风险,你就不去做。

李勋沉思片刻,然后进言道:“皇上可还记得北江会?”

赵询皱眉道:“为什么突然提到北江会?”

李勋说道:“北江会在陆州,训练了一支两万人的武勇,此次朝廷征伐岭南,或许可以用到他们。”

平宗晚年,随着河北惨败,不仅国内局势动荡,国外也是多有巨变。

晋朝的属国安南,其权臣张福发动政变,弑君篡位,暴力篡夺了安南政权,建立占婆王国,并因为平宗拒绝承认张福的合法性,致使两国交恶,十数年来,征战不断。

安南皇室的一些残余子弟,以及大批难民,大约有五万多人,逃到晋朝境内,寻求庇护,出于宗主国的面子,平宗把这些人安置在岭南陆州,到了赵智一朝,随着北江会在民间越发壮大,赵智出于稳定以及利用的心思,允许北江会在陆州,从他们的国人之中,训练一批武勇,待时机成熟,可以回国武力夺回政权。

这件事情,在朝廷内外,并不是什么大秘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