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688节 杨展镇川西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688节 杨展镇川西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1688节 杨展镇川西

川西很落后,多是土司自治,民不开化、地方建设跟不上,经济很差,向来土司在家当大王,对外则向大明明称臣,而大明明理睬他们,不管他们,想管也管不着他们。

从去年到今年,土司们给吓坏了!

朝廷修路修到了川西打箭炉,很多明兵涌了进来。

要说到一些土司也见过世面的,前明的兵松松垮垮,兵无兵样,让土司们严重地bs他们,现在的明兵年轻气盛,身材结实,行动迅速,装备精良,俱是精兵,看上去很怕人的那种。

真的很怕,因为土司们怕朝廷借机来搞“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土改流,始于前明的中后期,将原来西南地区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首领世袭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朝廷中央的敕诏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

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少数民族,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周边村庄,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

关键是你对他们好,给他们权利与自由,他们不领情,不服王法!

如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杨氏造反,引发明朝动乱,损失大量军费和兵力,伤亡五万人,上百座城池被毁,成为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之一,消耗了明朝的大量国力,加速了前明的灭亡。

新明定鼎,修前明国史,对于播州之乱有深切的认识,认为土司世袭制度在生产力水平不高、交通不便、民族文化差异巨大的情况下,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至少他们认朝廷是老大,朝廷有大义名份。

但是,土司世代为官,独霸一方,更有一些土司专横不法,对境内人民实行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土司之间为争权夺利挑起械斗或战争,导致生灵涂炭,对朝廷也叛服无常,不利于大明边疆安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司制度已日益腐朽落后,废除它已成为必然。

改土归流已经成为国策,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政策初时还是很温和的,如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更有的在土民向朝廷申请“改土归流”时,大明明以所谓从民之意-嘿嘿,封建社会居然有民意,革除土官世袭,改为流官。

总之,大明明遇有机会,立刻抓紧改流……

但土司们也不是傻嘀,他们看到朝廷对他们心怀不轨,也就夹起尾巴做人,不给朝廷抓到鸡脚。

近五年来,朝廷竟然在改土归流方面毫无建树,再没有一个土司被改为流官,水静河飞,土司们乖得象小学生。

他们当然不会这么老实,他们看到朝廷强盛,遂不敢轻举妄动。

而朝廷很清楚这是假象,一旦中央王朝陷入衰弱,彼辈必定跳出来作妖!

所以,趁着这次大军征西,一次性地搞定川西土司,绝不能让川西土司拖了征伐西藏大军的后腿,就成为了周正儒和杨展的既定任务。

他们先不动声色,去年任由土司们千方百计地打听朝廷对土司们的处置,他们也不作声,各处的答复千篇一律是听朝廷的旨意,让土司们难受极了。

眼睁睁地看着明朝大兵开进,修路、建立堡垒、屯积物资,诸作搞作,土司们左右为难。

想造反吧,看着明军磨刀霍霍,等着人出头就砍。

那些明军,天杀的都是山地兵!

如果是普通兵,土司兵伏击他们,拖死他们,顶住他们,仗的就是山地环境。

但人家是山地兵的话,还是免了吧!

不造反的话,天知道朝廷会怎么处置他们。

怕什么来什么,杨展率领大兵壹万到达川西与先期抵达的二万兵马会合,而另一个副将张建新则率领另外三万兵马镇守各处隘口,时机已经成熟。

杨展进入打箭炉,下令给各方土司们,要他们到打箭炉进见。

敢不从者,必击之!

据史料记载,“打箭炉”这个地方,位于成都之西偏南五百里处,过了大渡河不远,往南走就是著名的风景区贡嘎山,它在宋朝以前曾是一狭长山谷;元代形成一小村落;明代开始茶马互市,汉藏商人汇集于此贸易而渐渐出名。

打箭炉历史悠久,其三山环抱,二水夹流,折多河贯穿城中,富有民族风格的各式建筑错落有致地散布于河两岸。悠悠民歌声,翩翩民族舞,极富情特色。

“打箭炉”的来由,相传,三国时期蜀汉军师诸葛亮率大军南征孟获途经雅安,曾遣一名叫“郭达”的将军,到打箭炉一带为军队造箭。据说郭达将军一人每天能造箭数千支,当地百姓感到惊奇,将其视为神灵供奉,并将郭达造箭之地叫做“打箭炉”。

就在该地的南边近河处有一高坡,矗立起一座明军的军堡,坐南向北,深沟厚垒,如虎般雄视周边,上面架起大炮,火枪林立,精锐的士卒在巡罗。

在堡内南边,下方是五十米的崖壁,其上建了漂亮的两层木制房屋,杨展就在二楼歇息。

打开窗户,见到经过打箭炉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北高南低,森林密布,河谷蜿蜒,云雾常生,景致大观!

住在那里,可以做神仙了。

坐在房间里看风景的杨展喝着茶,很高兴,因为他发出令谕,着周边各地的三十二家土司来见他,刚刚接到报告,全部到齐,无一缺席!

诸将恭维他一曰我大明之威风远播,郡酋俯首;二曰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杨展则板起脸来,说咱不老,等咱打完这一仗,回乡讨个十五岁的小妾来压压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