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999节 东南国炮声正隆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999节 东南国炮声正隆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1999节 东南国炮声正隆

当大明子民们沉浸在和平的阳光中,东南国则炮声正隆!

东南国动用了超过五十万人马的兵力,包括民夫则达到了六十万人,沿海向着伊斯坦布尔推进。

他们装备精良,大炮火枪及粮秣均及充实,又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用奥斯曼人自己的话来说:“彼等铁甲猪,沿途杀戮一切,将奥斯曼精锐的近卫骑兵、克什米尔弓骑兵、土库曼部落骑兵、西帕希骑兵、耶尼色里火枪兵、阿扎普步兵、图菲克西火枪手等,均扫荡无遗!”

“猪”是奥斯曼人骂人的话,奥斯曼人对东南军是又恨又怕,他们那打得欧洲大公闭门不出的各路精锐部队,那悍不畏死,以“你有枪膛,我有胸膛”那一套在东南军面前根本不够班。

由于有舰队掩护,东南军的补给相当有力,因此他们的进军是步兵打头,以强大的步兵方阵粉碎一切敌人,再以骑兵去扩大战果。

想想吧!

大汉李陵五千人,给他们充足的箭枝,他们力敌八万凶残的匈奴兵,要不是箭尽,匈奴兵都无法取胜。

现在过四十万的东南国火枪兵,没有弹药匮乏的问题,在野战中他们打得任何包头佬尸横遍野,无法可挡!

杀得敌人多,死得自己少,到后来包头佬望而生畏,根本不敢上前搦战,以致于东南军中某个将军在夺取某地后,狂妄自大地向总参谋长戴维先生报告道:“或许是我疯了,看来包头佬已无意抵抗,至少在本地是如此!”

戴维先生回复,讽刺他道:“把‘疯了’后面的字全部删掉!”

东南军中疯了的将军比比皆是,他们奋勇当先,包头佬敬畏地给出了对东南军的褒义词:“墙军!”

如墙而入,方阵有如长城牢不可破,似铜墙铁壁般坚不可摧!

这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搬到了安托利亚!

野战不是对手,守城更是悲摧,包头佬在报给伊斯坦布尔的呈文中所吹嘘的所谓“坚城”,都在明军前面不堪一击。

明军使用了一门门口径达到800以上的“伊城大炮”,炮弹威力巨大,把一座座城的城墙给摧毁,硬生生地炸塌!

“伊城大炮”的怒吼声震撼了奥斯曼人的“龙兴之地”安托利亚,奥斯曼人不禁想起了当年用乌尔班大炮击毁君士坦丁堡的旧事,不由地道:“这是报应啊!”

就算遇到“伊城大炮”搞不定的真正的坚城,包头佬也难以守得住,因为汉人是守城的祖师爷级的人物,对于守城与攻城,他们什么都清楚!

又人多势众,一天就能够搭建起高过敌城的土山,然后包头佬的麻烦来临,在城墙上根本站不直腰。

东南军狙击手异常猖獗,见到包头佬就狙,丝毫不在意浪费子弹。

连城墙都站不直腰,还能怎么守!

可怕是是东南军的诸火力配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攻城时的炮击、炸弹轰击、投石车攻击一停顿,步兵就上来了,让包头佬应接不暇。

有时东南军步兵佯攻,当包头佬在城墙头严阵以待时,落到他们头顶的是无数的炸弹、火油弹和毒气弹以及弓箭。

没错,弓箭,在东南军中居然出现了蒙古骑兵序列,二个蒙古骑兵师参战,他们发射了无穷无尽的弓箭,把城头射成刺猬!

这样生猛的攻击下,没有人不中箭的。

无论是明军的子弹、弓箭和炸弹都有“毒”,铅毒入体,无药可治,就在高烧和流口水失去了生命。

这样的敌人,就是神一样的敌人!

包头佬被打怕了,对东南军的畏惧是与日俱增,在社会上流传着种种不利的流言。

大维齐尔艾西木·帕夏对帝国发布了总动员令,要求15岁到60岁的帝国子民都有义务,在五天之内到征兵处报到,特别是命令中专门写的:“各地方官员必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喜气洋洋,敲锣打鼓,鼓舞民众参军的热情,不得垂头丧气,或者无视动员命令。”

这一条就是针对社会上的沮丧气氛,可是糟糕的局面岂是一纸命令就能够解决的!

之前连年的战争让民众和基层官员再清楚不过战争的苦难了,安托利亚西部的一位官员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大伙垂头丧气,心神不宁,焦躁不已。

他们一批批聚集在广场,仿佛最终审判日来临了一样,有的人策划逃跑,可是向哪里跑呢?有的想躲,但是也无处可藏,听闻东方来的异教徒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令我们更加害怕,似乎预示着未来会有一场腥风血雨,吞噬我们辛勤耕耘的良田和龟裂的荒地。”

这可是安托利亚,龙兴之地!

士气都那么低落,民众参战热情极低的情况发生了。

要知道,以前包头佬向白皮进攻,屡有斩获,民众如中国战国时期的秦人闻战而喜,枕戈待旦,想的是抢上一把。

如今的包头佬意兴索然,在特拉布宗,即使发布了不登记兵役就要被砍头的命令,也有许多年轻人躲在家里。

在土耳其帝国旧都布尔萨,全市的店铺都因为征兵而歇业。

在伊斯坦布尔,新兵们愁眉苦脸的随着军乐声在大街上游荡。女人们为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而哭泣不已。

事实上奥斯曼帝国内部的管理系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谨,开战前他们组织了50万人参加军队,而整个战争之中奥斯曼帝**队也没有超过60万人,因为逃兵现象屡见不鲜。

死亡及伤残的土耳其人达到了二十万人,受伤者则过三十万人,相比之下,东南军的死伤不到十万人,可见土耳其人战斗力之逊色,打到后来,逃亡者日甚。

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在1660年比1659年下降了20%,他们向白皮的借贷甚至爆发了财政危机,导致帝国经济状态一度陷入瘫痪,让皇太后不得不卖掉自己的首饰,向全体民众募捐,好不容易才能够筹集到一笔资金把这场战争打下去。

他们失去了太多的土地,没有了埃及谷库的支持,整个帝国都陷入了饥馑。

把希腊割让出去,没有了那里的银矿收入。

原本凶狠的北非海盗也不再参与帝国的军事行动。

两河流域的部族尽数独立!

如今的奥斯曼帝国既没钱,也没军火,人越打越少,陷入了泥坑中难以自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