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007节 阿拉法特·谢赫·帕夏退兵

第2007节 阿拉法特·谢赫·帕夏退兵

要说到东南军的后勤还是不错的,第四军部队换用了亚麻织物军装吸汗性强,易挥发,不粘身,即使十天半月穿在身上也不容易有汗臭味,好嘢!

对于第四军的后勤支持力度加大,一条条运输舰满载着饮水、燃料、食物与枪支弹药,以及虫香、香烟等物资,源源不断地向第四军倾斜,让第四军近着海边的部队有大量的淡水可以饮用,三天五天的也能洗上一次澡了。

后勤花费了大量的运输力量,一条条道路上都是满载着货物的驴子以及力夫,为官兵们送来了各种各样的物资,还有水果!

每人发一个印度产的苹果,这可是公元17世纪,没有巨型集装

本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造成精神紧张、恍惚、消沉甚至是心理崩溃,这个时候就需要经常进行心理评估以及心理疏导,同时也需要舰员拥有坚定的信念以及高度的责任意识。

固然东南军用上了种种的手段,比如军官动员,发奖金和授勋,但补给对于提振第四军的士气有着良好的作用,官兵们接到苹果,看到后方送来了大量的香烟,

官兵们知道今上在关心着他们,从而保持了旺盛的战斗力,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顽强表现让包头佬们心悸,令阿拉法特·谢赫·帕夏大皱眉头:“东方的异教徒,确实难以对付呵!”

东南军稳扎稳打,试图突破包头佬的阵地,但被猛烈的抵抗所止住,双方流血很多。

手伤初愈的郝摇旗亲自指挥,但情况并不好些。

多天激战,包括反复的白刃战,东南军所付的代价是上万人死伤,而土耳其军依然控制住高地。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包头佬老兵的死亡而缺席战场,新换上来的包头佬往往不等到他们成熟就战死了,相比之下,即使天气再炎热,被军官硬逼着顶盔穿甲的东南军士兵则有更好的生存率,成为士官和老兵,从而更有效率地干掉那些包头佬。

东南军的许多士兵就那么穿上一条短裤头,头顶钢盔,身上穿一件防弹背手,有的人干脆背后中空,就那么地冲锋!

在一篇发往后方的报导中就描述了以下的情景:“”

尽管阿拉法特·谢赫·帕夏依靠半岛上复杂地形挖掘了大量的壕沟工事,并增强了炮兵火力,但是包头佬的窘境渐生,因为东南军是两线登陆,郝摇旗与徐勇在“海锁”堡垒“的左侧海岸登陆,李来亨则与马重禧在右侧海岸登陆,两支部队相隔仅有几十公里的两个地方各自为战,但无一例外地都在积极进攻。

战斗艰苦,双方都打得非常积极,但包头佬渐渐招架不来了,因为他们的军火已经打光,弹药无多,就连石头也快用完了!

他们断崖式的军工生产带来的严重后果现在是体现无遗,惨呐!

没有了弹药,那么就用人命去填,然而包头佬郁闷地发现想一命换一命都难,东南军密切配合,远用狙击枪,近战多用手枪与喷子,让扑来的包头佬有来无回。

“杀啊,冲啊,为了苏丹,前进!”得到兵员增援的阿拉法特·谢赫·帕夏出动了二万五千人,向着东南军发起大规模的攻势,试图把东南军赶下海去。

然后他们遭遇了东南军凶悍火力的顽强阻击,包头佬死伤惨重!

东南军的防御工事很好,让包头佬在穿越壕沟和登上营垒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东南军密切配合,最前线的士兵用刺刀,后面的拼命开枪,更后方的则是炸弹和弓箭,加上喷子!

冲来的包头佬人数再多又如何,东南军冲着人群密集的地方狠扔炸弹,装甲掷弹兵扔五公斤的大炸弹,士兵们扔一斤重小炸弹,就连军官也都来搭把手,炸弹在空中飞舞,有铺天盖地之势,落下时把包头佬给被炸的火光冲天,血肉四溅,根本抬不起头。

包头佬心惊胆碎,但无法后退,因为阿拉法特·谢赫·帕夏阴沉着脸,带着持大弯刀的督战队站在后方,谁敢后退就一刀砍死他!

那就只好冲吧,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去抵挡东南军的火力。

包头佬押上了全部的兵力,企图依靠集团式冲锋将东南军给打下海。

东南军火力尽出,打得包头佬象被收割的麦子般成片成片地被扫倒,然后是各处告急:“弹药快打光了!”

前线的弹药如果没了,大家就得用血肉之躯与敌人作交换了。

两个将军郝摇旗与徐勇急得直跳脚,郝摇旗留守阵地指挥,徐勇则下到海滩上督促运输,他除了带出不少的部队下来运输弹药,搜罗了所有的力量,包括军人与民夫,还有军舰上的能够动用的人力,统统往阵地上运送弹药。

弹药是有的,为了准备这场大战,在海滩上屯积了大量的弹药。

要说到海军很支持,许多军舰都派出了舰上所有的陆战队员携带他们的装备上岸参战!

东南军中的军种矛盾肯定存在,但当战斗需要时,每一支部队都全力支持,为了的是打赢这场战争!

士兵携带沉重的装备上阵,民夫则负责运输弹药,川流不息地向着前线前进,有许多民夫不顾危险,直接到了火线卸下毛驴身上的弹药或者是自己背着的弹药!

因此,沉寂下来的东南军阵地再度怒吼起来,火炮发威,火枪齐射,炸弹轰鸣!

包头佬在一天的战斗中死伤了一万二千人,实际上只有二千伤员侥幸得脱,足足被东南军干掉了一万人,而东南军死伤才一千人。

这场战斗得荡气回肠,血流成河,包头佬被打得失魂落魄,阿拉法特·谢赫·帕夏不得不率领残余的部队向“海锁”堡垒撤退。

包头佬不仅仅是弹药匮乏,主要原因是军中乏粮,运不来军粮,士兵们只领一撮麦粒充饥,都挨着饿呢。

奥斯曼帝国输的地方不仅仅在军工生产,由于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向军队,加上外面粮援没有了,包头佬自身缺乏种粮基因,因此许多土地都撂荒了,收成很差,军民都饿肚子。

仗打成这个样子,包头佬越打越惨,东南军经过奥斯曼城市与乡村,深为里面的惨淡光景而震惊。

当包头佬小孩子伸出骨瘦如柴的小手向他们乞讨时,士兵们默默地将配给的糖果和饼干分给他们吃!

虽然敌对,但我们是人,是人!

相反,东南国越打越强,根本不象是穷兵黩武的样子,这作不了假,回去探亲的官兵看到家乡那是马照跑,舞照跳,歌舞升平,生活水平年年见长,根本不象处于战时,都深深地为自家老大而自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