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495节 百万华人下南洋(二)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495节 百万华人下南洋(二)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495节 百万华人下南洋(二)

横幅左右均有竖条,大字写得分明,左边是“每丁授地五十亩”,右边则是“送牛送房送粮食”!

天津卫的吏员起劲地吆喝着:“加入东南府,到东南亚安家创业,签字画押,到这边领取粥和馍,立即管饱!”

除了他们,还有二位官老爷在那里坐着,当中一人,赫然是位同知老爷,五品官!

他们是货真价实的官员,在给东南亚撑场子,表明不是卖猪仔,如此得到民众的信任。 X

瞧,这就是你有官身的好处,东南府与大明朝一直没有搞坏关系,东南府也是大明的哦。

当地官府早给买通,与东南府蛇鼠一锅,打着为灾民寻找好出路,让灾民得生的旗号行事,还自吹自擂说善莫大焉。

嗯嗯,灾民去的地方是大明的地盘哦。

他们根本就不怕弹劾,清流来啊,有本事给口饭给灾民吃吧!

扯嘴皮子的话,浊流中也有谏官,大家来扯呗,你们这帮清流,家中走私到东南府赚大钱,就不许东南府发工资给我们,阻我发财?安有是理!

足足开了二十个签字档口,生意兴隆火爆,签字画押的人众多。

搁在以前,让人们远离家乡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现在,北虏打醒了许多人,也包括韩永元。

他静静地看了一会儿,对韩刘氏道:“娘子,我们去东南亚吧!”

韩刘氏大吃一惊道:“夫君,我们不要家乡的产业了?”

韩永元摇摇头道:“我们要不了,就算雄县光复,北虏还会来的,而下次,不一定这么走运了!”

连续的不走运让韩永元不寒而栗,下次,真的难说运气好坏!

“夫君说得乃是正理,妾身听你的!”韩刘氏以夫为天地道。

韩永元排队,轮到他了,听对面的文书介绍道:“加入东南府,年满十六岁的丁口授地五十亩,同时发给口粮和送牛、农具和房子、粮食!”

有简章介绍,韩永元拿起来就看,见到有三样简介,乃东南府简介,颜常武简介和东南亚简介。

三份简介,不消说那是说得天花乱坠,东南府是富强,颜大少是强大,东南亚则是富裕。

大书特书的是加入东南府的好处!

分地务农,得到东南府官府大力支持。

参军从政,薪金丰厚,挑战人生,尽圆你的人生理想。

务工、海运、贸易等等,天道酬勤,只要勤快,收益多多。

那文书对韩永元道:“加入东南府为颜氏工作,我看先生气宇轩昂,知书识字,只要参军从政,颜氏的人工高,福利好,不单粮期准,而且年终发双粮,除此之外更有住房津贴,医疗津贴,顾员保险,长期服务金与及退休金和每年一次的旅行休养……”一连串的优惠待遇直听得韩永元目定口呆,真怀疑天上掉金子了?

文书机灵,马上给出了三个保证!

妈祖娘娘见证!

东南府颜侯爷的背书。

果然,在简章上有盖有两个至尊的印章,妈祖娘娘的是这天津天妃宫西庙的印鉴,而东南府颜氏的官印分明。

还有一个保证就是现场的同知老爷,他面前就摆着一大叠简章。

文书看着这个青衫瘦长男子亲笔书写简历,然后签名,印了红指模。

韩永元把简历递给文书,文书仔细一看,啊了一声道:“原来是举人老爷啊?失敬!可有执照?”

在简历上的出身写有“举人”,难怪文书追问。

“我的执照不见了,不过,尽可考效!”韩永元淡定地道。

文书起身,请来了同知老爷!

同知姓徐,年龄较老,升官无望,就豁出去来发财了。

“二府老爷请了!晚生韩永元,乃雄县举人,于年前中举!”韩永元揖首道。

二府老爷是对同知的尊称,徐同知见韩永元彬彬有礼,就信了三分。

然后问起四书五经,韩永元对答如流,徐同知不由大喜,即以韩举人相称,承认他的身份。

得到承认,韩举人迫不及待地道:“晚生腹饥,还有贱内与小儿俩同行,可否……”

徐同知不禁莞尔,立即着文书与韩永元同行,引他进神庙后院进膳!

举人老爷有体面,到后院坐着喝粥吃馍,与别人不同的是加了小菜三碟给他家。

也难怪徐同知高兴,因为东南府招收人手,他是有提成的!素质越高,提成越高。

瞧,提成这种现代化的东西,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

象韩举人这样的身份,一个提成就有五十个银元,这价码不低。

之所以看重举人身份,可以给东南府添加光采,连举人都来投奔了,表明我东南府事业兴旺发达!

另外,不能说明朝那些读书人考八股文章读死书死读书,而是他们的头脑灵活,大有改造的余地,等于熟练工,稍加培训,就能派上用场。

象那些左右不分的泥腿子,可能你教他们教到你想哭,想找块豆腐去撞!

至不济的,各级学校学院里需要大量的“国学”人才,需求量很大,不怕这些读书人来。

东南府在天津招募了大量民众前往东南亚,分为两种,一是具备特长的,比方说韩永元是举人,又或者是明朝的军官、做过吏员、以及郎中、裁缝、有经验的老农、木工师傅、铁匠等等,他们受到更好的待遇,坐的船更好,象韩永元一家就受到优待。

另外一种是没什么特长的,但东南府同样欢迎他们,人越多越好。

坐船长途跋涉,到达爪哇城,韩永元即时被安排到东南大学爪哇分校学习,这是他的机会。

结果,他学会东南府推行的科学、经济和政治知识,认同东南府的理念。

于是他就在爪哇迈上他的仕途,一路升迁,十年就到到了市级官员,未来不可限量!

……

东南府在大陆那是大肆招人前往东南亚搞开发,办事处在各大城市都设有,设点相当多。

这不,山西太原办事处就来了一位貌似憨厚的中年人,衣着朴素,自称姓曾名达康,对于招人事务问东问西的,办事员耐心作答。

最终他问道:“听说介绍一个男丁去东南亚,有六百个铜钱的介绍费?”

“正是!”办事员回答道。

“那我要介绍八十个男丁去东南亚!”曾达康嘿嘿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