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577节 向好的方面发展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77节 向好的方面发展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577节 向好的方面发展

“军队是东南府中坚,文官是社会精英,建设现代化的军队和文官制度!”杨夫人召开了东南府高级官员会议道。

“孟子说过,君为轻,民为重,要善待百姓,领袖说过:‘不要忽略任何一个百姓’!”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我们开展整风运动,运动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整顿政府办事作风,整顿官员们的思想作风,查摆自己的作风,在运动结束前,自觉交待不合法、不合规矩的行为,将获得宽大处理,交出非法所得,既往不究!……”

杨莺儿侃侃而谈,私底下对高官们说:“两方面的矛盾,我们东南府缺人,培养一个官员不容易,但吏治如果不清,乃是关系到我们东南府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慎!”

说起来还是宽厚,给出路,除非过了运动之后再不收手,则以法律严惩。

整顿政府办事作风,老百姓到东南府政府办事,不得“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除了政府有督察监察各部门工作,再有设立意见箱,由督察负责收集意见,同时召开社会贤达,各界代表对政府办事人员进行评比打分,再有“钓鱼执法”,允许反贪部门假冒非法分子行贿,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明查暗访,把督查问责嵌入作风整顿活动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对线索清晰、内容具体、影响恶劣的干部作风问题,坚决直查快办。

加强制度建设,账目清楚,做到官员不敢贪污,不能贪污。

开展了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学习,提高官员们的免疫力,让官员们以身在政府办公为傲,努力办差。

让官员们明白到什么会造成危害,例如商人,自学和商人们拉开距离,不吃请,不收贿赂,与领袖、政府保持一致。

对于法制抓得非常严格,加强了执法机关的资金和人力,要求他们有案必查、认真执法、独立办案,其设立的法院与检察院依法行事,不受当地官员的约束。

忠诚教育!

东南府官员对于领袖有忠诚的誓言,一旦违背誓言,不仅受到法律严惩,同时直系子孙三代都不得从军从政!

除非是叛国和严重杀人等罪行,否则一律都不会判处死刑,可是东南府的“劳动改造”令人闻风丧胆,那是发放到砂场、矿场、开垦野地等等的重工作,东南府对于犯法者一视同仁,必须接受劳动改造,导致犯法者越来越少。

以身作则!

法律一样管辖到领袖一家,没有例外,如此上位者都服从法律,下面的人无话可说。

经历了整风运动,东南府的吏治再上一个新台阶,政治清明,向好的方面发展,东南府更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护,那些商人虽然没能达到他们的目的,但起码不象大明那样受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

与大明相比,东南府有个看似不显眼的局级单位让大明相形见绌。

它就是“统计局!”

统计局的工作看似非常地枯燥,得出的是一些干巴巴的数字,例如:人口、土地、经济等指标,不同于大明,他们的统计工作非常粗疏,如全国的土地六年才大更一次,此时人头已经落地,血已凉!

而东南府的统计数字则相当精确,年年编制统计数字,如此就成为了“大杀器!”,可以用来对官员进行量化考核!

例如人口数量、人口比例等,单是一个男女指标就可以让地方官头痛了,譬如出生的男多,则可能存在着杀女婴之事,地方官员必须管!

再有经济指标,一年开荒多少新地,如果一个地方主官一年不开荒多少土地,那么官员就自个儿扛锄头上!

官员所治理的地方一年财政收入、粮食列为重要指标,但又不能想收就收,而是依法律来收,这对于官员是个考验。

烈火锻真金,税收出能员,废话少说,说有本事就拿数字来说话!

统计局存在确实是件好事,例如政府官员的收入,以社会平均工资的双倍付给!

百姓收入高了,官员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东南府不象明朝那么老抠,明朝的财政相当的苦难,京官过年分福利,居然只有半袋米几吊钱,而东南府是年终奖收入,最低等级的吏员少少都有十几银元。

……土地问题……

除了东林党倾向,国人喜欢土地是出了名的,他们想多拿土地,兼并土地为已有。

得,因此颜大少又定下祖宗家法。

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发给百姓的土地必须有产出,否则宁愿种树!

再有一条:地主收佃户的地租不能超三成;政府收农税,拥田百亩田以下的门户十税一,一百亩到三百亩之间的九税一,三百亩以上的一律八税一。一千亩以上的则收三成!

如此一来,土地兼并的速度受到了抑制。

不仅如此,针对东南亚实际,东南府力推一项制度,那就是“种植园”!

种植园的土地属于租借政府的,可以租借很多年,租金还是地租,土地种植达五百亩以上者则租金减半,没有佃户,而是老板与帮工,还有奴隶。

在杨莺儿到达了东南府之后,她即与她的妹妹们一起合资,包了足足二十万亩的土地,以奴隶为主,种植水稻、蕃薯、甘蔗、茶、烟草、胡椒等,其中经济作物占二分之一的土地,确保水稻自给。

同时发展畜牧业,主要是养牛,当年即垄断了旭日城的牛奶供给业。

接着她又再度出击,与几家大老板合资,承包了五十万亩土地,以大豆生产为主,兼种花生,使用的奴隶二万余人,新移民亦有上千人。

除她之外,又有十几家大种植园,占有了过百万亩土地,他们的效率远高于家庭农民。于是东南府对于新移民的授田数变为了五十亩,同时农税减半。

东南府在东南亚开拓,农牧林渔业全面发展,粮食自给有余,可以出口,关键是成为了向大明、欧洲、西亚、阿三、倭国提供热带经济作物的基地,为东南府财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收入,能够制造更大更硬更粗的东西。

譬如装备了三十二磅大炮的“东南亚级”战列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