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753节 造反非小事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753节 造反非小事

作者:比萨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57:10

第753节 造反非小事

说起来阿巴泰也够倒运,求胜心切,军中又没军师,他一昧恃着战力,以为至不成时也可以跑掉,结果失败,虽是非战之罪,亦是他不明事理的过错。

不过他够老,见识还是有的,最后也算聪明一把,见势不妙,立即自尽,否则可怕的命运将会落在他的头上。

他军中有走脱的,把消息传回济南,只当是战死了。

而与此同时,之前的时间段里。

“鞑子要完蛋了!”伪军甲说。

“是的,鞑子要完蛋了!”伪军乙说。

济南前线上的各路伪军窃窃私语,他们已经听闻鞑子老巢被端,鞑子小皇帝死难,连同不可一世的摄政王的头颅被挂在城门上公开示众,鞑子贵族上层都给砍个精光的事时情!

北京被明军光复,让济南前线成为无源之水,再也没有了支援!

同时,伪军欣闻明军发布的消息曰称“杀虏来归,既往不究,论功行赏,否则就诛其人,全家流放东南亚!”

大家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洗白机会,杀虏交了投名状,以后就平安了!

想到这里,谁都心动。

不是他们想当伪军,如能做人,谁想当狗!

若不是朝廷昏庸,将帅无能,堂堂天朝官军去事鞑虏,谁都不想!

谁都有羞耻心,都想堂堂正正地做人。

投降清军的汉人伪军只有少许人是王八吃称砣,铁了心当汉奸;只有少许人是想通过投奔清人去升官发财;大部分的人是因为怕死、对明朝失望而已。

现有机会摆在众人面前,伪军的心中,都起了反正之意。

不过,想对付清军不是件容易的事,想拿清军人头,好比虎口拔牙!

连北伐的明军都没有取胜,伪军就更难了,积威之下,清军对伪军,照样可以一骑破千!

现在清军提高了警戒程度,所有伪军中都派驻鞑子监军,部队的出动都要有鞑子发布的命令,连调动十个兵都得有命令,同时,清军阵营防护严密,进出清营的伪军都有严格的检查,连总兵官也不例外!

“聪明的”伪军都在观望,想的都是明军进攻时趁火打劫的主意。

但也有人不这么被动地等待,伪大同总兵姜暗与兄弟姜说道:“战争快要结束了!”

“兄长这么有信心?”姜诧异道。

“南明东南公积心处虑,有心算无心,攻克京师,等于一人被他剖了腹心,岂无腹心而能活者,这不成了比干!”姜如是说。(封神演义中,商朝大臣比干被纣王剖心而不死)

“兄真高明!”姜恭维道。

“锦上添花岂有雪中送炭功劳来得大,如今人人观望,却是我辈建功之时!”姜说到激奋处,声音大了起来,吓得姜赶快道:“小声点,隔墙有耳!”

他问兄长道:“计将安出?”

“禹城!”姜不容置疑地道。

打蛇打七寸,禹城位于黄河北岸,向南过了黄河,就是济南!

清军以禹城作为粮城,自后方运粮而来,屯积在禹城供应诸军,其防备严密,有三千真鞑子和五千汉军把守。

听姜拿禹城作目标,姜也不禁吓了一跳,随即他的脸上露出狠厉之色道:“干了,不干岂得封侯!”

“这就对了!”姜满意地道:“为兄岂是鲁莽之人,早有安排!”

他不慌不忙,说出他的计划,一是他已经秘密串联本军军官们,这些军官都出身大同总兵府,大家都说清人已是日落西山,反了丫的!

清人凶悍,震慑伪军,伪军见之如鼠见猫,不用战斗,已软三分。

但当颜常武胜利夺取了京师后,就解除了伪军乃至于北方民众精神上对于鞑子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可谓是善莫大焉。

“嗯,鞑子也是人,也会失败的!”

“你们鞑子有什么了不起的,连皇帝都保不住!”(此话极具杀伤力,与唐朝时周边民族对于唐朝所谓天可汗的不良看法“你们唐朝有什么了不起,不照样得送公主给吐蕃的那个干部去chao!”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对外时采取和亲乃是下策,明朝不对外和亲,明显是吸取了唐朝的教训!)

形势果然变化了,搁以前你对军官们说“我想搞清军!”

那他们会说“你想摸老虎屁股,我们精神上支持你!”更有甚者,你这边说完,他们那边就去出首,告发你!

哪象现在,姜不过稍稍提议,颜常武的成功极大地鼓励了许人,也看到了京师陷落后鞑子的窘境,只要有人一牵头,没有一个人反对的。

有了军队的支持,就有了底气,但还需要策略,大同汉军有五千人,直接与三千鞑子硬扛上那是有败无胜,况且还有五千汉军(伪军)帮鞑子的忙。

在东南军没有参与之前,五千伪军都能够把五千汉军给打得落花流水,更不用说真鞑子。

姜有心,算起来也是他的运气,他的部队现在不在黄河南岸那些清军猬集之地,而在黄河北岸护路,正好处在禹城的后方!

前面有交代,归顺南明的忠诚营狂飙突进,威胁济南清军的粮路,清廷着忙之际,派出大量部队护路,由于姜素来表现恭顺,就把他给派上用场,因此给了下手的他方便。

守护粮路,来往的运粮队他都打过照面,正是他有心之处,他找着一位运粮的老板,大同商人李知奎!

李知奎是大同人,在姜任明朝大同总兵时为他办过粮台,是他的熟人。

姜清楚他的为人,急公好义,痛恨北虏,曾为打击流寇和北虏而多次捐赠,资助军用,且口风严密,办事妥当。

所以,李知奎可共机密。

清军入关后,为了生计,李知奎组织商队,承办了从京师(主要是通州)运粮到禹城的生意,赚头不大,糊口而已,对此他颇有怨言。

两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姜得知李知奎差不多是最后一支从通州发出的粮队,正往禹城而来,这是个机会!

姜计较已定,不过,要起事前,还得解决一个麻烦。

监军吴惟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