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成语大明 > 第一百一十章 退役的长城守卫军

第一百一十章 退役的长城守卫军

不出两分钟边解决了战斗。还有想跑的也被叶小北的天罗地网给扣住,捆了起来。

“你不愿吃叼毛吗?我让你吃个够。”叶小北直接给两个流氓扒光,给来了一个颠倒式,又捆在一起不让他们乱动。

“谢谢好心人,谢谢好心人。”那名瘸腿的老大爷激动的感谢道。

“大爷,您家在哪?要是在城里我可以带你回去。”叶小北走过去说道。

“太麻烦您了,我家在……”瘸腿大爷激动的说着,却被叶小北打断了。

“大爷现在不能说,您上车给我们指路。”叶小北搀着瘸腿大爷上了马车,扬鞭而去。

经过瘸腿大爷的带路,终于来到了一家大院子里。

瘸腿大爷打开了大门,叶小北也顺便把马车也拉了进去。

“大爷,您家可真宽阔啊。”叶小北称赞道。

“这没什么,这也就是在穷苦人扎堆的地方买了一个宅子住。”瘸腿大爷摆摆手说道。

“那您的家人呢?”叶小北好奇的问道。

“大儿子在翰林院工作,二儿子在大同当兵,他们都各自成家了,也就不在这里了。”瘸腿大爷淡淡的说道。

“嚯,在翰林院,是几品大官啊?”叶小北吃惊的问道。

“他自己说是最小的官,叫什么什么吉士,应该跟集市有关吧。”瘸腿大爷说出来自己浅白的知识,给叶小北解释道。

“那也挺厉害的,您怎么不跟着一起去享福呢?”叶小北关心的问道。

“没有,人家一家三口过的多好,我跟着搅和什么啊?而且花费还大,我过去就是添乱。还不如在这天津卫跟着几个老哥们儿说说话舒坦。”瘸腿大爷推门进了客厅,给叶小北他们倒水喝。

而叶小北却看到了大厅贴了一副对联,看看津津有味。上联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小伙子喝点水吧,大爷没准备茶水,你就凑合一点行吗?”瘸腿大爷拿出一个茶壶和几个破旧的小碗说道。

“大爷,您家里这幅对联是谁写的啊,真好。”叶小北称赞道。

“这是我大儿子写的,这个对子是祖上传的,这边还有呢。”瘸腿大爷一指另一面墙上的对联,叶小北看到会心一笑。

上联是:千里寻得搬定远。下联是:百年福寿郭汾阳。

下联的三个字是未来相声大家郭老师二公子的名字,所以叶小北才乐。

“大爷,这副对联什么意思啊?”叶小北好奇的问道。

“我们家族上是山西汾阳的,后来搬到了北直隶定远县,然后才搬到天津卫的。”瘸腿大爷淡定的说道。

“您姓郭?”叶小北问道。

“是的。”郭大爷点点头,微微一笑。

“真了不起啊!”叶小北实在是想不起该说点什么,只能这样说道。

“让您见笑了。”郭大爷微微一笑,坐在一边,拱手说道。

“您客气了。”叶小北说道。

“那您的这腿是怎么……怎么……”叶小北说道一半便支支吾吾了起来。

“嗨,就是我年轻时候在大同的时候,被鞑子给砍的,我们这些老哥们儿们,那个身上没有点伤。”郭大爷认为这是光荣的勋章,自豪的说道。

叶小北一听,顿时觉得机会来了。

“郭大爷,您能找到三四十岁左右,从军营退出了呢人嘛?我要找一批人去西域,路过鞑靼,需要能上阵杀敌的。回来后一个人我给开十两银子,怎么样?”叶小北便赶紧趁热打铁的说道。

“有啊,而且有很多人。你在这等着,我去帮你找人。”郭大爷火急火燎的就撑着木棍就走了出去。

“大爷,我跟你去。”叶小北搀扶着郭大爷走街串巷,去挨家挨户的敲门拜访。

结果非常喜人,有二十几个长城退回来的老兵同意跟着叶小北一起走。

回到郭大爷家里,二十几个人都围着叶小北七嘴八舌的问话。

“各位叔叔大爷,我一次用不了这么多人。”叶小北说道。

“人多能帮你打的鞑子多。”一个高个的老兵劝说道。

“是啊是啊,人多力量大。”所有人都附和的说道。

叶小北一翻白眼,人多吃的也多,没等到地方呢,我车的粮食和水就不够了。

“各位叔叔大爷听我说,我这次去西域路途跟远,所以我需要年轻一点的,大爷们我就不要了。”叶小北伸出双手按住大家的声音说道。

“年纪大点怎么了?年纪大杀的鞑子还多呢。”有一位年纪大的老兵气哄哄的说道。

“对啊对啊,我们怎么不行了。”一群人又附和的说道。

“各位叔叔大爷听我说,我这是为你们好,路途遥远,岁数大的骨质疏松,坚持不住。”叶小北继续劝说道。

“各位老哥哥们,听孩子,没错。我们岁数大了,去不了。”郭大爷站起来劝说道。

“对,各位大爷可以在家为我种点名贵的花。其余人我点点跟我去。”叶小北说道。

随即点了十二位比较年轻又没有肢体残疾的长城守卫军老兵,又问了问有没有兵器,又打发一个给钱去买一些兵器。

“这个是我最喜欢最贵的花,请郭大爷帮忙找个花盆种下去,明年开春以后帮我种下去,秋天再把果实收回来。”叶小北掏出从鲍勃多芬奇哪里抢来的种子交给了郭大爷。

“行行行,可是冬天冷啊。”郭大爷关心的问道。

“对了,我告诉您一个方法,您可以这样做。”叶小北想了想说道。

“我给您画个图,按照这个图打一个炉子就行了。或者您在入冬以前找一块菜地,搭一个小房子,隔几条垄做一个烟道,时常的去烧火,保持暖和就行。”叶小北提出来了一个后世的大棚,告诉给了郭大爷。

“行行行,恩公您放心,我一定会种好这些花的。”郭大爷连忙点头答应了下来。

“我给您二十两银子,您可以做这些东西,剩下的就归您了。种好了,我谢谢您。”叶小北掏出二十两市银元宝递了过去。

“我不能收,我怎么能收恩公的钱呢。”郭大爷激动的把银子给推了回去。

“郭大爷,您得收下。如果您不收下,那以后我还能请到人来帮我做事吗?”叶小北利用了一个孔子教育弟子子贡的故事道理,劝说道。

说春秋战国战国时期,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他是鲁国人,也比较有钱。

在当时鲁国有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补偿和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拒绝了国家的补偿。孔子说:“子贡,你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书回正文。

郭大爷想了想,似乎有点道理。如果自己不收下银子的话,那么这些老哥哥们回来还好意思要钱吗?长此以往,还会有人去给小恩公做事吗?

“好吧,但是我得感谢您啊。”郭大爷收下了银子,激动的说道。

“没事没事。”叶小北连连摆手说道。

“好了,我得快点去买点货,要不然天黑的时候我们就走了。”

“你要买点什么东西?我们在天津卫道熟悉。”一众长城守卫军老兵问道。

“我需要买盐、米、面、茶、水囊、铁锅、铁锹等等好多东西。”叶小北说出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交给我们了,我们有办法,咱们分头行动,天黑之前港口集合。”

“太谢谢你们了。”叶小北说着把银子分发下去,告知他们需要买些什么。而叶小北自己留下来给郭大爷画炉子的图纸以及种蔬菜的暖棚设计图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