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成语大明 > 25

我的成语大明 25

作者:轩辕七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48:49

25

张角听了女儿的话,脸色凝重起来:“看来这个刘轩还真是个不简单的对手,在起事之前必须想办法除掉他。”

张宁见到父亲脸上呈现出凶狠的神色,只觉得眼前的父亲陌生了许多,心头不由一惊,说道:“我听徐晃说过,刘轩曾经赤手空拳打死过一只猛虎,此人的武艺万万不可小瞧。若是处理不好,会打草惊蛇的。”

“哦,你对他的印象好像还不错嘛。如此说来,现在还不能动他,还要通知你叔叔他们,让他们平时活动都离河间远点。”张角有些意外地看着女儿,“既然暂时除不掉他,那么你看有没有可能让他为我所用呢?”

“爹,谁对他印象好了。”张宁不屑地说道,“据说他是汉室宗亲,怎么肯为我们所用。”

“呵呵,世间的事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张角看着女儿,突然笑了起来,“宁儿也不小了,爹是时间该给你张罗门亲事了。”

张宁脑海里浮现出徐晃的影子,脸上一片羞红,嗔怪道:“爹,你瞎说什么。宁儿还小,宁儿要一辈子陪在爹身边。”

张角哈哈大笑:“这件事爹自有主张,你听爹的没错!”

最近几天,向太守刘大人送礼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太守府门前的大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刘轩是来者不拒,所有的财物都登记造册,送进府库之中,他清楚,接下来的一年将是十分难熬的一年,这些财物就当着这些士族、官吏们捐给当地百姓的吧。

徐晃也从洛阳回来了,今年河间的税收缴得最早,额度也最足,刘宏对此大加褒奖,当然只限于口头上。叫刘轩颇为意外的是,张让收了刘轩送去的礼物十分高兴,还让徐晃带回一车年货作为回礼。

张让现在权势滔天,临近新年,给他送礼的人多如过江之鲫,金银珠宝是不计其数,至于年货山珍什么的更是堆积如山,可唯独刘轩送来的这“椅子”是个新奇玩艺儿,坐着又舒服,张让自然心情大好,赏几件年货还不是小事一桩。

越是临近年关,刘轩越是担心“马贼”会趁机惹事,现在各县都修筑了烽火台。本来河间属于内郡,是不需要烽火台这类防御设施的,但“马贼”横行,非常时期,刘轩还是从郡库中拨出了专款用于各县修建烽火台,并且抽选民壮轮流值守,便是春节也不例外。

除夕夜,刘轩在六兄弟的陪同下,带着张俊、王磊、陈进等一干大小官吏,慰问了守卫城楼和四门的士兵,这些士兵还负有观察各县烽火台状况的任务。军营中的全体将士腊月、正月这两个月都发双饷,过节这几天还有加餐,也可以少量饮酒,但就是不放假。虽然“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这句话的意思,但是眼前的这伙“马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贼”,他们出则为匪,入则为民,除了“防”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今天晚上,刘轩将田丰、沮授、樊敬这三家人也接到了太守府,内宅、外宅各开了一桌,大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菜肴自然比平时要丰盛许多,更独特的是,现在大家

都围坐在一张奇怪的圆桌边,这张圆桌也是刘轩、马欣怡两个设计出来的。大家彼此的距离近了,吃起饭来,气氛十分热烈。

不一会,桌子上香气扑鼻,虽然说材料没有后世充足,但这丝毫不影响刘轩刘大厨的手艺,而刘轩做的好不好呢!光看满桌口水就晓得了!

“咦?大人,这是什么啊!我等从未见过!”田丰在一旁询问道。

“是啊!是啊!大人,这是什么啊?”沮授也问道。

“管他甚么,好吃就行了!来娘子,多吃点!”张飞在一旁哄着媳妇说道。

刘轩心想,这个吃货,也没理他。“这叫腊肠,是用猪肉剁馅拌上洋葱碎炒的油,灌进洗净的肠衣,上锅蒸至,后又风干一月左右而熟的,适才又蒸至一遍,切片,才会如此”。

“我等晓得了!”田丰沮授向刘轩一拱手。刘轩暗想,幸好没有告诉你们那是猪肠,否则你们全吐了不可。

“这腊肠怎地一点也不辣呢?”张飞大声问道。

“四哥,这腊肠的腊,不是那个辣,而是腊月的腊”典韦在一旁说到。

“用你多嘴,我晓得!”张飞在一旁辩解到。

听到这里,大家一阵大笑,刘轩心想,没想这俩活宝,好蛮有意思的!

晚饭后,赵云、樊娟、两个带了田丰、沮授家的几个孩子在门前放爆竹。这时候的爆竹其实是真正的竹子。那时候还没有火药,就是把竹节点燃,竹节里封闭的空气受热膨胀,竹子爆裂,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以辟恶鬼,故称爆竹。孩子们围着“噼叭”作响的竹子,欢快在跑着、跳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别的清香。

马欣怡也来到门前,她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肚子已经明显隆起来。她看着这场景,突然奇怪地问刘轩:“大年三十贴门神,咱们这太守府在大门上怎么还光秃秃的?”

“是啊,怎么没贴对联啊?”刘轩也奇怪地问沮授、田丰两个,他们是文人,这事当然应该找他们了。

“对联是什么?”沮授、田丰两个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刘轩看着莫名其妙的两个人,有些奇怪,难道这时候还没有对联,那对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不由望向马欣怡,这下你闹出笑话了。

马欣怡也懵了,难道对联这东西还真没出现?她只好硬着头皮解释道:“在我们家乡,过年的时候,就用红纸,噢,不,是红布,写上对仗工整的吉利话儿,贴在大门上,趋吉避凶,既喜庆,又预示明年的好兆头。”

马欣怡说着说着,兴奋起来,继续说道:“有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诗里的桃和符就是指的对联。”

沮授赞道:“好诗!只是在下才疏学浅,还想请教夫人,此诗是何人所作?”

马欣怡被沮授一句话点醒,坏了,这是北宋王安石写的,这可怎么解释?一眼瞥见满脸茫然的刘轩,暗自坏笑一声,将手朝他一指:“这是我家老爷昨天在家中闲坐,有感而发

田丰喝彩道:“想不到大人还有如此文采,好诗!”

刘轩目瞪口呆,心中埋怨马欣怡,这诗是谁王安石,不是我写的,这点我还是清楚的,万一他们再要我写一首出来,我肚子里可没什么货啊。赶紧打个哈哈:“不说这些了,赶紧的,去找两块红布条来,就请二位先生执笔写上个对联,恩,就写:爆竹辞旧岁,桃符迎新年。”

于是,这世上的第一副春联就这样诞生了,看着挂在大门两边的那对红布,马欣怡心满意足地笑了。众人也纷纷散去,田丰、沮授带着家人各自回府,加张罗着在门上挂起对联。张郃、赵云没有再去军营,就宿在太守府内。回到后宅,刘轩催促马欣怡早点休息,自己则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的星星出神。马欣怡担心他着凉,取了件锦袍披在他身上,关切地问道:“怎么了,老公,你还要守岁吗?”

刘轩叹了口气:“唉,睡不着啊,我总有种不祥的预感,今天晚上有什么事要发生。”

刘轩轻抚她的头发:“没事的,你先回去睡吧,我再看看。”

爆竹声再次响起,天亮了,一夜平安无事,刘轩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门外突然闹哄哄起来,原来郡里的大小官吏、士族豪绅们相约来给太守大人拜年,众人正惊奇地看着郡守府大门上的那副对联议论纷纷。当听说了对联的故事后,有人已经暗暗打定主意,回去后也依样画葫芦,弄一个挂在自己门前,图过吉利。不过,刘轩出来说了,这东西叫对联,又叫春联,也叫桃符,只有大年夜挂出来才有效,大家想挂的话等今年除夕吧,众人不由一阵遗憾。

时间一天天过去,河面上的冰已经完全消融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神州大地一片勃勃生机。一年之计在于春,百姓们又形如忙碌在田间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地劳作着。北方的冀、幽、豫、并四州却是另一番景象,已经七个月滴雨未降了,这在大汉立国以来是前所未有的,北方各郡赤地千里,用后世的说法就是百年不遇甚至千年不遇的大旱灾了。农夫们心如刀绞,各地的太守们也开始张罗着祭神求雨了。

河间郡却宛如荒漠中的一叶绿洲,在太守刘轩的带领下,军民们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田头新挖的水窖里早已蓄满了水,田野里一片绿意盎然,河水缓缓地流过新修的沟渠,静静地滋润着青青的麦苗,百姓们向往年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耕耘着一年的希望。这一天,河间太守府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刘轩看着堆满了大半个厅堂的礼物,沉吟半晌,吩咐道:“请他进来吧。”

来人自称张宝,也是一身道士打扮,别人虽然不知道他,不过,刘轩却是清楚的。刘轩上下打量着张宝,玩味地说道:“张道长,听说你是大贤良师的弟弟。去年我的属下曾经想请大贤良师前来降雨,可惜大师正在闭关,未能一见,只派了他的女儿前来,却发现求雨的时机不对。莫非,今天大师觉得是求雨的好时机了,又派您来了?”刘轩一口一个“大师”在叫着,心里却想着后来的什么“李师哥”、“张先师”,不由暗自好笑。chapter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