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玄争录 > 第二十二章 雍州民情

玄争录 第二十二章 雍州民情

作者:肖三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49:23

第二十二章 雍州民情

沈逾云二人由陈暄带着去了离集市不远的茗香楼,茶楼掌柜瞧见陈暄想亲自过来迎接,不过看到陈暄的眼神还是止住了动作,继续在柜台里待着。

“这茶楼虽然比不上永安城的有归楼,不过也差不到哪去,少侠觉得如何?”

“若夕觉得这里怎么样。”沈逾云转头问身边的若夕。

“少爷觉得好若夕就觉得好。”

听到若夕对沈逾云的称呼陈暄心里自然知道他们两人的关系并不是朋友那么简单,陈暄问道“沈少侠是想在这大厅聊还是我们几人单独找间包房?”

“就在大厅吧,这里热闹些。”

“哈哈好,原来沈少侠也喜欢热闹的环境。”

“哈哈,陈兄说笑了。”沈逾云选在大厅是因为大厅或许能得到更多的消息。

三人在大厅找了个位置坐下,陈暄让伙计上了一壶翠螺就开始跟沈逾云聊雍州的风土人情。

“沈少侠觉得雍州如何?”陈暄问道。

“嗯,雍州虽说人烟稀少,但百姓都是友好的而且十分健谈。”

“哈哈哈,少侠说的不错。雍州地处大玄西北民风彪悍,百姓最是豪爽实在。”陈暄说道“至于人烟稀少则是因为雍州西面与西域接壤,而北面又紧挨着大泽,大部分雍州的百姓都举家迁离,所以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想必沈少侠也看到了,就是这常安城作为雍州首府也没多少商贩,更别说雍州内的其他城池了,比起永安城的繁华就差得更远了。”

陈暄喝了口杯中的茶水继续说道“平武元年雍王分封到雍州,那时候雍州的人力流失已经很严重了,雍州以西的很多青壮年都来常安城想要谋个生计,而村子里留下的大多都是妇孺老人,可常安城里也是没办法容纳那么些人。

平武八年大泽立国,雍州北面边境的百姓因为害怕也都离开了故土。直至现在大玄边境线内二百里荒无人烟,若不是有朝廷军队驻扎可谓是毫无人气。”

沈逾云问道“雍州现在这样雍王不管吗?”

“雍王对雍州的百姓可是费尽了心血,为了留住雍州的劳动力,雍王不仅在常安城以及各县增设了城防巡逻兵的职务,放开了一些征兵要求,而且还为他们的亲人提供一些活做,增加百姓的收入,这样才有很多青年人愿意留在雍州。”

“哦?那雍王领兵皇上知道吗?”

陈暄笑了笑“沈少侠误会了,虽然这职务是雍王增设的,但兵权并不归雍王统辖,雍王府中不过有一百私兵,只用来保卫王府的安全。”

“陈兄似乎对雍王和雍王府里的事很熟。”

“在下与有幸见过雍王几面,并不很熟。至于雍王府里的事情少侠可以在大街上随便找个人问问,整个常安城的百姓都知道的。”

沈逾云说道“那到是我孤陋寡闻了。”

这边三人正安静的喝着茶,旁边的桌上就有人起了冲突。

“嘿,你他娘的眼瞎啊,看不见正喝茶呢。”

“你那胳膊都快伸到大街上去了,就蹭你怎么了。”

原来是一人喝茶的架势太大挡住了另一人的去路,那人故意蹭歪了他的茶水。

两人在旁边大声争吵着,掌柜的见到这种情况在两人中间当和事佬调停,看见陈暄往这边看着赶忙对着那两人耳语了几句,那两个人好像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对着掌柜的讨好的笑了笑后告辞离去。

陈暄笑着对沈逾云说道“本想着继续跟少侠说说雍州的事,却不想让这两人打扰了少侠的雅兴,实在是抱歉。”

“陈兄客气了,我倒是没觉得什么,不过他们这样没事吗,会不会出去打起来。”

“雍州民风如此,少侠不必担心,这种口角之争在雍州各处并不难见到,不过他们并不会有很大的冲突。”

“哦。”听陈暄这么说沈逾云才放下心来。

“少侠可愿随我去别处逛逛。”陈暄邀请道。

“不了,时候也不早了,我们还有些东西要,改天定与陈兄好好逛逛常安城。”

“一言为定。”

“在下就先告辞了。”

沈逾云在跟若夕回去的路上,若夕问道“少爷我们的东西不是都买完了吗?那你怎么还说我们要去买东西。”

“我总觉得陈暄的身份没那么简单。”

若夕没有再问,因为她相信沈逾云,自己只要跟着少爷走就好了,被沈逾云拉着手随着他回了客栈。

竹桃巷的一处民宅中,有一位头上裹着黑色布巾的妇人正在屋里织布。李大叔从大门外来回的走着,几次想要敲门却又收了回来,自己实在是不知道进去之后该怎么说,一刻钟后李笃的眼神突然变得坚定,但还是小心翼翼的推开门走了进来。

屋里正在织布的妇人听到开门的声音向外面问道“顺儿,是你回来了吗?你先回屋坐一会儿,娘织完这段就去给你做饭。”

没有听到外面的人回复,妇人觉得来的可能不是自己的儿子,可能是邻居有事,便放下了手中的活走出屋门。

“谁呀?”妇人出门问道,当她看清院里站着那人的脸时却愣住了,李笃见自己的媳妇认出了自己,看着愣住的李婶尴尬的笑了笑“我回来了。”

屋里,李婶面无表情的给李叔倒了杯茶后坐在纺织机旁继续织布。

李笃喝了口水,仿佛又找到了自己一家之主的感觉向在织布的李婶问道

“你怎么跟顺儿来常安了呢?你们来了多长时间了?这几年都发生了什么?”

李婶埋怨道“你还知道问,你说你这一走就是六年,这六年若不是你时常托人给我们娘俩捎来银钱,我当你已经死在外面了,这么多年你也不回家,你早就忘了这个家了吧。”

李叔听到这话有些不高兴“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怎么会忘了你们娘俩呢。说说吧家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这几年你不在雍州不知道雍州发生的事。”李婶说道“你离开家不久之后,上原郡北面就成立了大泽国,他们有些人就会趁着夜色越过边境到大玄的村庄里抢东西,上原郡的官府没办法管,所以村里很多人为了更够安静的生活一个接一个的离开。

后来不知怎么就多了些马匪,他们也时常到村子周围转悠,有时候在白天还会有马匪拿着刀进村抢钱抢粮,一些没有良心的更是连孤寡老人家中仅剩的一点粮食也都抢去了。上原郡县衙虽说有时会派官兵围剿,但那些马匪根本就抓不干净还是会有。甚至有些被抢粮食的年轻人觉得没有活路也加入了马匪的队伍,跟着他们抢夺百姓。

本来我们是想着在上原的家等你回来,但这两年你也没来个信,村里的乡亲们都劝我们娘俩先来常安城有个安生日子再说,顺儿也劝我让我跟他一起过来。我想着也是,继续在那里也没什么日子好过,所以就跟顺儿来了常安,我们来的时候村里也就只剩下几条黄狗还算有生气,现在估计村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见李笃不说话李婶继续说道“雍王爷心善,把我们这些经常受到马匪跟大泽强盗侵扰的百姓都聚集到常安城,让我们在常安城里生活,不再他们的骚扰。”李婶说着哭了起来“你在外面的日子过是舒舒服服的,可你知道我跟顺儿这几年是怎么过的吗,每天担惊受怕,没睡过几天好觉。”

李笃如鲠在喉,没想到自己离开以后自己的妻子竟然过的是这般日子,心里感觉很对不起她们“我这不也是想让家里过的好点。那家里发生这事你怎么不让人写信叫我回来呢?”

李婶抹了抹眼泪说道“跟你写信又能怎么样,你能赶跑马匪吗?我之前托人给你写信说已经来了常安,可到现在也没有得到你的回信。”

“唉。”李笃无奈叹了口气。

“娘,我回来了。我爹来找你了吗?”外面李诚顺的声音传来。

李婶赶忙把眼泪擦干说道“顺儿,娘给你们做饭去,你先在屋里陪你爹说说话。”

父子两个虽然是今天第二次见面,但两个人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李诚顺在桌边坐着等着吃饭,李笃看着个头比自己还要高了的儿子心里做了个决定,以后就留在常安城,跟他们娘俩生活在一起。

一会儿李婶做好了饭菜一家三口整齐的坐在饭桌上吃着,虽说都是些最简单的饭菜,但他们的心里却有着无限的幸福。

雍王府会客室中

“你今日在城中见到他了?”雍王坐在棋盘前问道。

“回父王,见过了。”

“觉得如何。”

“他虽说年纪尚小,但在有些事情的处理方法上却显得极为老道,不像是他这个年纪的做事风格,倒像是有人刻意指点。”

“恩,继续说。”

“这种人虽看上去经验十足,但实际上他的自身经历却十分有限,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恩,这事就交给你去做吧。”

“是,父王。”

陈暄从会客室里走出来,随手招来一名刺客吩咐道“今夜你去刺杀一个人。”

“请世子吩咐。”

陈暄把沈逾云所住的客栈房间告诉了刺客,随后提醒道“记住,此次刺杀只可重伤,不可夺命。还有这块铭牌你带上,一定要想办法在刺杀的时候把这块铭牌留在房内。”

刺客接过半掌大的铭牌说道“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