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玄争录 > 第五十一章 太后寿辰(一)

玄争录 第五十一章 太后寿辰(一)

作者:肖三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49:23

第五十一章 太后寿辰(一)

乌曲国大军一天天向着大玄边境逼近,但大玄京城却是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因为圣寿节就要到了。

大玄平武十四年八月十三,太后六十寿辰,京城上下无不隆重准备着。圣寿节总共持续两天,这第一日便是太后接受祝贺、观看节目的日子。

自太后一早从慈寿宫醒来便让下人们伺候着梳洗打扮,平日里太后对自己的装扮就极为看中,今日更要显得庄重些。

一个时辰后,大部分皇室中人都在慈寿宫外等着向太后祝寿,当然排在首位的自然是皇上。

“母后寿辰,儿臣特作一首《恭祝皇太后圣寿诗》送予母后。”皇帝说完招了招手,有两个小太监托着一幅卷轴走到皇帝面前,皇帝拿起卷轴缓缓打开,上面写着

“锦绣云霞淑景訚,阳回恰值舞莱新。

筹添南极应无算,瑞满西池别有春。

宝扇双开龄比鹤,华筵初启脯为麟。

愿将甲子周千亿,纪取慈宁献寿辰。”(原作清代乾隆皇帝)

“好好好,皇上有心了。”太后笑着让身边的宫女把皇上送的诗收起来,然后皇上便坐在了太后身边早已准备好的龙椅上,看着接下来皇室众人的表现。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祝太后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不老松。”

“嗯。皇后坐到哀家身边来。”

“谢太后。”

太后所坐的椅子是很宽广的,所以坐上两个人并不显得拥挤,只见太后慈祥的笑着看着外面,但她看到随后进来的人时,顿时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儿臣拜见母后,祝母后身体康健,心安长寿。”

太后眼神一凝,对雍王的祝贺微微点头,雍王对此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带着和善的微笑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随后来祝贺的就是皇上的弟弟,他们有的在京中当个闲散王爷,有的则是无官无职,拿着朝廷俸禄待在宗正府中无所事事,虽然他们没什么能力,但能说会道,让太后很是开心。

接下来就是皇宫后院的各处妃子上前祝贺,太后也只是十分标准的应付,让那些想在这次寿辰中讨好太后的后宫妃子们计划落空。

看到景明景逸兄弟两个带着他们各自的妃子进入大堂,太后拍了拍身边皇后的手,内心也是特别高兴。

“祝皇祖母万寿无疆。”四人上前行礼齐声祝贺。

“好好,你们现在都成亲了,哀家的心愿也算了了一桩,现在哀家就盼着你们早日给哀家诞下曾孙呢。”

太子妃李晴霜并不是第一次听到太后的这番话了,毕竟她作太子妃也有两年的时间了,可肚子依旧不见动静,若这事情放在其他女子身上早就急坏了,但李晴霜却显得极为平静。

与她妹妹李晴雪的性格完全相反,李晴霜的性子是较为清冷的,在家也是一样,与太子成婚两年说出的话极其有数,但太子似乎并没有什么不满,反而觉得与她相处极为舒服,因为她给了他足够的自由,给了他想做就做的勇气,甚至有时候不用说话就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因此尽管太子妃未孕太子依旧坚持不纳妾。

李晴霜面色平静,但不久前才刚成亲的徐雁秋却被太后的话说得有些脸红,主要是这几天陈景逸初尝禁果,入髓知味,虽说已经习惯了晚上为生孩子的辅助活动,但这几天陈景逸时不时要弄出点新花样,所以听到类似的话才会如此害羞。

“陈欣祝愿皇祖母,嗯,福寿康宁。”陈欣在皇子之后上前祝贺,当然这话是沈逾云教给她说的,自那日欣儿去代王府待了一晚后,第二天死活不愿意回宫,没办法沈逾云便让欣儿多跟着自己几天,经过这几天沈逾云跟若夕的不懈开导,欣儿算是初步接受了自己的身份,让皇上皇后很是开心。

虽然在宫里还是有些放不开,但称呼已经在慢慢转变,沈逾云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欣儿在宫里也能像在外面那么活泼。

太后也从皇后那里知道了欣儿的事,自小离开皇宫在外受了不少的苦,如今才回宫不久,很是心疼,便破格让欣儿站在皇后身边,多亲近亲近。

之后就是宫里的内臣姑姑们祝贺不提。

而此时的沈逾云跟若夕则是在皇城外的一辆马车上等着欣儿出来,因为昨天晚上欣儿非让他们两个陪着过来,说他们要是不来那自己也不去了,太子知道后还直摇头,没办法只能在今早驾车送欣儿过来,将马车停在兴龙阁前。

等皇宫里的人祝贺完,太后还要出宫去到延寿殿接受大玄百官以及外邦使臣的祝贺,那个时候沈逾云自然可以跟着。

不一会儿太后车辇驶出了皇城,欣儿从车帘处伸出头来向着沈逾云挥手示意,沈逾云看到若夕给的信号便调转马车跟了上去。

太后跟皇后在车里看着欣儿的动作也没有阻止,反而让重新进到车厢的欣儿有些不好意思。

圣寿节这两日对于外地小官员来说算是为官生涯中为数不多的进京机会,但对于京城周围的官员来说来路程不算太远,进入京城就当是放了个小假。

各地的一把手大多都想着进京为太后祝寿,事务大多交给了府衙中的二把手处理,只有少部分身居低位又为官清廉觉得没有什么拿出手的寿礼,只能老实得待在地方处理政务,有的甚至二把手都随着一起来了京城。

这下京城之中多了近三千位大玄官员,而且品级大多都在六品以上,加上本就在京城的一千五百多位官员,总共有四千多位大玄官职人员来京城给太后祝寿,极为隆重。

这些官员们有的在几年前就在自己任职当地搜笼着奇珍异宝,想趁此机会献上寿礼讨太后欢心或者在太后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若是太后真的相中了自己准备的礼物,那自己以后的仕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太后的车辇来到延寿殿,若夕迫不急待的想要下车,却被皇后拉住。

等到太后跟下车后,皇后牵着欣儿的手走下马车,殿前的官员跪倒齐呼“恭迎太后!皇后娘娘!”

“平身。”太后双手虚抬。

“谢太后!”

官员起身后,太后带着慈宁宫的太监宫女向延寿殿走去,皇后紧随其后,但欣儿却是看到了远处的沈逾云与若夕,向他们二人所在的地方跑去。

皇后此时是不能追上去的,只能紧跟着太后进入延寿殿。

来京城的官员自然看到了这一幕,纷纷猜测着皇后手牵着的小女孩与那位少年的关系,这其中就包括了扬州刺史周华钧。

官员的祝贺因为人员过多的缘故过程就比较繁琐了,还需要分不同的品级与年龄分批依次进入延寿殿向太后祝寿,当然这样还是十分耗费时间的,而且太后有时候会跟进去的官员聊上几句,当然大多是三品以上的才有这待遇,后面的官员无非是跟过来走个过场而已。

外邦使臣来的只有北方的大泽与南面的南黎国,西域三国没有来人。

来之前皇上跟皇后提起过,便对太后解释道“母后,皇上说西域三国有国事需要处理,无法入京为母后祝寿,觉得万分失礼,说改日另有大礼相送。”

“无妨。”太后自然不会将这种小事放在心里。

接受完臣子们的祝贺已经接近申时了,太后从延寿殿离开后大臣们也都纷纷散去,各自回到府中或者落脚的地方,准备着明日献上寿礼,赶赴寿宴。

太后回宫的路上更加热闹,京城主街道的百姓都在街边的跪迎太后仪驾为她祝寿,各地张灯结彩,百姓欢呼雀跃,至于原因则是圣寿节前皇帝大赦天下,减免百姓一年税赋,京城里上街祝寿的百姓都会得到奖赏,他们当然高兴。

在京城的一处深巷中却与外面热闹欢快的场面完全不同,尤其是阴影中的气氛极为压抑,头戴斗笠的黑袍人向另一人问道“你确定他一个人可以?”

“不要怀疑我们的计划,我们可不想你一样只会利用小孩子。”

“呵,是嘛,但在我看来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好了,你想要做的事他自然会帮你做,我们走吧,过几日你应该就会得到你想要的消息了。”

在很多官员百姓纷纷涌入京城的同时,一辆毫不显眼的马车悄悄驶出京城。

沈逾云似乎有所察觉得看了看身后那处黑暗的巷子,但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是常年不见阳光有些阴凉而已。

“大哥哥怎么了吗?”

“没事,走吧。”

欣儿随着沈逾云的目光看向深巷,不知为什么她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但她一时竟想不起在哪遇到过。

沈逾云的马车跟在队伍的最后面,渐渐被周围的欢快气氛所感染,将自己心里的疑问抛在脑后。

欣儿虽说开始接受自己的新身份,但比起待在宫中她更喜欢亲近沈逾云,而且跟在沈逾云身边的欣儿除了开心没有多余的情绪,就这样两人都忽略了问题将马车驶入皇城。

此时的西域大军距离大玄边境还有一百五十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