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108 工作状态

皇明皇太孙 108 工作状态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108 工作状态

新婚燕尔的,但是朱雄英就要离开应天府了,就要再次启程去北平了。

朱雄英带领着一队队伍提前出发,而这个时候的太孙妃徐妙清,她则是跟着大部队一起出发。这一次一起出发的,也有朱雄英的外祖母常蓝氏,她也要去北平‘定居’了。

朱雄英的两个亲皇姑,她们这个时候也跟着一起去北平,举家搬迁,这也是皇族当中最早一批去北平的。这也说明了老朱迁都的决心,让自己的两个公主跟着一起去。

练子宁这些人这个时候也跟着一起去了,这些是补充给朱雄英的一批文官。当然练子宁的身份也是特殊点,他算得上是朱雄英的岳父,他的嫡女是朱雄英的侧妃,虽然要到年底才嫁给朱雄英,但是名分也是定下来了。

其实要去北平定居的勋贵可不算少,包括冯诚。他也将成为朱玥的驸马,成为朱雄英的妹夫。这也算是老朱对冯诚的父亲冯国用的一种奖励吧,也可以说是彻底将冯家绑在朱雄英的战车上。

虽然冯国用是死了,但是冯国用的弟弟宋国公冯胜,算得上是大明军方的一面旗帜。现在更是坐镇东瀛,将石见打下来了,现在正在安排匠人准备开矿呢。

大明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尤其是北地现在需要一个有话语权的人坐镇。不只是为了盯着高丽、东瀛,也是需要盯着北边的鞑靼这些,不能让他们有任何机会轻举妄动。

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北平,朱雄英在福隆宫接见了留守的文武,自然也听到他们的一些汇报。很多的事情,这也都需要朱雄英做出一些决断,这也都是他该做的事情。

“春种就要全面展开,从北边夺来的耕牛得驯服,要保证好我大明子民有地可耕、有牛可用。”朱雄英坐在主位,一本正经的说道,“今天军户所开辟之地,得半数以上种植棉花,保证我大明今年过冬。”

严震直这个时候有些担心,“殿下,如此这般,怕是粮库里跟不上。”

朱雄英不是很担心,笑着说道,“江南之地可以运粮,这两年还算风调雨顺,粮食倒是不用担心。以后该种粮就种粮,现在这两季得保证我大明边军冬日所需。”

虽然大明现在有着煤球这些,相比起以往是多了一些过冬的选择。但是煤球,这也就是烤烤火、烧烧菜,只是柴火而已。而棉衣、棉布,那就不一样了,这也是迫切关系到民生的事情,朱雄英可不敢大意。

更何况不管是东瀛还是高丽,那边更是苦寒,那边的冬天可不好过,驻军也需要足够物资。

取舍或者是做出一些决断,朱雄英也需要做好。江南之地自然是产粮,那边的基础更好。而棉花这样的东西,还是在北边先种着,也是因为这边的需求量更高一些。

作为一个皇太孙,一个非常有主见的皇太孙,朱雄英很多的时候不需要手底下人有太多的想法。他需要的是一些人执行好他的规划,毕竟朱雄英自认为他看的更加长远,也是有着一些看起来还算不错的规划。

朱雄英开始处理起来政事了,离开了北平差不多三个月,朱雄英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可不少。虽然很多的事情也都是留守的文武做了,或者是送到了应天府,但是到底还是积压了不少的事情,现在也都需要朱雄英处理。

皇城修建的事情,北平建都的事情,或者是当地的政务,以及那些个朱雄英所辖几个州府的地方事务。这些也都是朱雄英需要去处理好的,也耽误不得。

看了一眼黄子澄,朱雄英问道,“四夷之地的那些学子,可有长进?”

黄子澄立刻站出来,说道,“回殿下,那些学子久慕中原文化,现如今正在勤学。虽然那些学子基础差,只是我国子监最不缺的便是鸿儒大家。”

那也行,朱雄英还真的不指望那些四夷之地的学子去考进士。

想起来了什么,朱雄英说道,“记得,那些人到底是来自番邦蛮夷,不通我大明习俗倒也正常。好好引导就是,切莫严苛对待。”

之所以这么提,主要就是现如今的大明,对待学子可不友好。体罚什么的很正常,在应天府每年都有一些学子扛不住压力自杀的,这可不是在开玩笑的,这是事实。

黄子澄自然也明白这些,在应天府的国子监,确实有着不少的学生是被逼着学习。

但是在北平的国子监,这里就不需要那么严格的对待一些学子了,因为不指望他们考状元,不指望他们去成为鸿儒,也就是指望他们通四书五经而已,知道儒家文化就好。

看了一眼李景隆,朱雄英说道,“表兄,记得整肃边军。这些时日你也该劳累一番,我大明骑兵这些年倒也有所长进,只是和那些鞑靼比起来,还是稍差一些。”

李景隆立刻领命,信心十足,“臣领旨,臣必将整肃兵马,勤练骑兵!”

必须要好好的练练骑兵,这个时候也必须要将骑兵练的更加强大才行。北元的残余力量还是比较强的,哪怕现在的蒙古一些部族的生存环境是比较恶劣的,民生更是一塌糊涂,但是不代表他们就失去了威胁。

持续的施压、持续的封锁,这是老朱的策略,这也是朱雄英的一些策略。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只是要持续的削弱对手的实力。更需要的是勤学苦练,壮大自身的力量,这样才可以持续的压制那些游牧民族,将他们驱赶去更远的地方,或者直接消灭、同化,可不能让他们缓过起来。

仔细的问了一下一些工匠的事情,朱雄英其实也没有特别失望。

火药没有特别大的改进,火器攻关等等也没有什么进展,朱雄英一点都不着急。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他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资源、培养人才。

还算不错,朱雄英对于很多的事情也是觉得比较满意,看起来虽然没有坐镇。不过绝大多数的事情也都是在他的掌控当中,很多的事情有条不紊的在展开,这自然很好了。

年轻的朱雄英觉得自己也闲不下来,在北平这边的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朱雄英可没有忘记天津还有一大堆事情在等着他。这自然也就意味着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了,他也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多留意天津的事情。

毕竟那里是漕运中心,现在那里也是给高丽、东瀛补给的基地,可不能马虎对待。哪怕那里是老江湖李善长坐镇,朱雄英也不会马虎大意,该认真的时候必须要认真。

对于朱雄英的到来,李善长一点都不意外,规规矩矩的见礼,汇报公务。不过在这个时候,更多的还是名义上的知府李祺在汇报一些情况。

作为老朱长女临安公主的驸马,年轻时的李祺是十足傲气的,大概也是因为他是李善长的嫡子。所以在老朱生病的时候都不会去看望,大概也是因为当初曾经被老朱重用过。

但是在经历了几乎灭家后,李祺老实了很多,现在可不敢狂妄了。哪怕面对的是皇太孙,是名义上的晚辈,李祺也不敢有任何失礼,这大概也是吃一堑长一智吧,挫折果然是最能够锻炼人的。

看着谨小慎微的李祺,朱雄英看似是很热情的。只不过心里还算比较满意,他肯定不希望看到一个目空一切、狂妄的姑父,朱雄英也习惯了别人的恭敬。

仔细的听完汇报,朱雄英也歇在了知府府。

作为老朱的长女临安公主,朱镜静其实也是比较担心的。因为她只是庶出,她实际上算不上多么受宠。更何况夫家现如今的处境尴尬,朱镜静自然更加谨小慎微,起码在面对朱雄英的时候,她可不会摆出大姑姑的姿态。

朱雄英坐在客座,主要是主位让朱镜静坐着,到底也是长辈。

看着李芳和李茂这两个堂兄弟,朱雄英笑着问道,“表兄可有什么打算?”

李芳立刻拱手,小心回答,“回殿下,罪民……”

“表兄,这般说就不对了。”朱雄英一挥手,装作不高兴的说道,“皇爷爷最重亲谊,就算是亲王入朝,也是需要叙亲族礼。更何况表兄无罪,谈何罪民?!”

李芳这个时候则干笑,随即说道,“臣知罪。”

朱雄英看着朱镜静,说道,“大姑姑,听闻表兄颇有文采,在李公和姑父悉心培养下也颇为有才华。若是姑姑舍得,便让表兄随我去北平吧,现如今北平缺人。”

朱镜静看向李善长和李祺,在他们点头后露出笑容,“多谢皇太孙栽培,这不成器的小子就托给太孙照料了。”

“姑姑这般说就见外了。”朱雄英笑了起来,说道,“倒是表兄为我分忧,侄儿该是多谢姑姑、姑父才是。”

朱雄英的话,不只是李善长不信,朱镜静也不信。但是不管怎么样,这算是李芳出头的一个机会,毕竟现在的李家处境艰难,想要复爵的可能性不打。

但是如果李芳争气,说不定也可以挣出来一些家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