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115 布局、威望

皇明皇太孙 115 布局、威望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115 布局、威望

皇明皇太孙

朱玥兴冲冲的跑到福隆宫,激动问道,“皇兄,那东瀛可是一座大银山?”

朱雄英无语的放下毛笔,批评道,“都多大年纪了?!还像小时候那般没规矩!”

“皇兄,可是你的水师打下了东瀛,抢了银山?”朱玥无比激动,现在亢奋无比,“我就知道皇兄雄才大略,我就知道皇兄捣鼓的水师会有大用!”

朱雄英笑了起来,对朱玥说道,“莫要瞎说,水师是我皇明朝廷的,什么是你皇兄的!”

朱玥一撇嘴,她才不认可呢,“我又不是不知道,早些年皇爷爷可是禁海的,是皇兄吵着要开海。如今每年可以从南洋得上百万两白银、珠宝玉石,现在皇兄又打下来一座银山,我大明国库再不空了!”

朱雄英有些头疼,对朱玥说道,“银子总是不够花的,再者就是银子多了未必是好事。有银子自然是好事,可是如果没有粮食、没有布匹,那银子也就是无用之物。”

朱玥可不管,她只需要知道大明现在国库日益充盈,那是因为她的皇兄雄才大略。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敢对皇位有其他的心思?!

皇爷爷偏宠那也是应该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皇兄那般雄才大略、深谋远虑!

不只是朱玥与有荣焉,王承恩等人也都是感觉到无比的风光。皇太孙的地位稳固、账下文武也多,可是现如今已经传开了。大明跨海远征,在东瀛打下来了一座银山!

而且在高丽之地,太孙的大舅、二舅率军出击,击败了李成桂的军队。现如今大明也不需要高丽进贡高丽参,大明可以就地征税,高丽参什么的自己挖就好。

朱雄英的名声和威望,随着不断送入应天府的白银在增加,这也是老朱和大朱有意的引导。水师几乎被很多人认为是皇太孙的基本盘,这一次出师高丽和东瀛,也是皇太孙主导的。

所以这些功劳,自然有文臣们拾遗补缺、全力保障后勤,也有前方的将士威武不凡、浴血作战。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皇太孙目光长远、运筹帷幄。

功劳,谁敢跟皇太孙抢功劳,那就是自寻死路,谁敢否认皇太孙的功绩就是在拿全家人的性命开玩笑!

“我以后肯定是武皇帝了,本来那些文臣就说我亲勋贵、好武事,现在更是这般。”朱雄英也不在意,吃着牛肉说道,“还好这一次是抢了座银矿,要不然就是穷兵黩武了。”

朱玥笑嘻嘻的,对朱雄英说道,“皇兄,你总是不打吃亏的仗!”

这么说也没问题,朱雄英认可这个观点,“这倒也对,你皇兄就是无利不起早的性子。打仗、讨伐,你皇兄总是想着得到些好处。且等着吧,我大明会日益强盛!”

朱玥很肯定的点头,她和姐姐朱曦、弟弟朱允熥,可以说是从小到大都很佩服皇兄的。弟弟朱允熥可能还好,朱曦和朱玥姐妹两个,不管是此前的皇祖母还是皇姑们,在她们面前都是毫不掩饰的夸奖、赞扬皇兄的早慧、聪颖。

朱雄英对于自己的名望在提升没有太在意,主要就是这么一些事情,好像也不值得他太过骄傲。

毕竟现在的银矿产出还是比较一般的,要是以后每个月运回来的白银达到三十万两、五十万两,那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不过在那个时候,大家可能也都习惯了一些事情。

朝廷加派了三个卫所拱卫石见银矿,在冯胜的带领下不断的扩大在东瀛的根据地。而三个来自亲王的卫所归入常茂、常升麾下,在抵挡来自李成桂方的攻击,不主动出击,但是要做好跳板的保护。

轻重缓急这样的事情,朱雄英还是很清楚的,老朱自然更加的心里清楚,有些地方暂时不适合大打出手。

对于自己的威望进一步的提升,朱雄英其实不是很在意。主要是地位足够的稳固了,很多的事情自然也就看的比较开了,不需要特别的敏感和在意。

看着天津城在不断的发展,李善长感觉到有些吃不消了。年龄太大了,他有些吃不消了,他也感觉到现在的皇太孙太有想法和谋略、远见了,这也让他忍不住在多想些什么。

“祺儿,我此前从来不信天命所归,现如今看来还是我眼界短了。”李善长语重心长,对李祺说道,“你切记了,做好太孙交待的事情,就不用担心出错。”

李祺其实也心里有些怨气,不无吐槽的说道,“父亲,难道太孙真的就可以永远不会犯错?”

“太孙和你最大的不同,就是太孙谋而后动,人生如棋,走一步看一步是庸者,走一步算三步是常者,走一步定十步是智者!”李善长感慨着说道,“你且看看太孙这些年做的事,哪一件不是有目的性,哪一个不是有利可图?!”

李祺仔细想想,好像还真的是这样,“父亲这般说,儿子倒也信了,太孙所谋之事,都是长远之事。短期很难看到成效,三年、五年后看到成效,倒也可能。”

李善长点头,再次嘱咐道,“所以你就要跟着太孙,太孙心中自有谋划。再者就是都说太孙像当今圣上,只是太孙比起圣人多了些宽仁,圣上太过刻薄。”

父子两个私下里可以这么说,也只能在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才说这些。当今皇帝的性格,李善长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在李善长父子两个在私下里说着话的时候,开平王府门前车水马龙。虽然常蓝氏持家有道,也立了规矩,但是不影响一些当初常遇春的门生故吏,或者是一些诰命命妇送上拜帖等等。

太孙的地位太稳了,太孙的雄才大略也让不少人心惊,这个时候自然也是想要拼尽全力的去挤入太孙的战车,这绝对是一个可以让仕途顺利的绝佳机会。

外孙的地位稳固,外孙这两年越来越出彩了,这自然使得常蓝氏无比的骄傲。

只要顺利的登基,常家的地位无疑更加稳固了。甚至可以说取代徐家,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徐家的嫡子徐允恭现在可以领兵,以后就很难说了,外戚干政是很多皇帝忌讳的。

这也使得常蓝氏更加的敏感和在意了,她那个不省心的娘家弟弟得盯牢一些。要是蓝玉那个混账东西敢坏了太孙的大事,常蓝氏真的要和蓝玉划清界线!

朱雄英确实更喜欢布局,他还是很喜欢放长线钓大鱼的,短期的一些成效自然重要。可是长线操作,在朱雄英看起来更加的重要。

他的一些所作所为,也确实不是指望立刻就能够看见成效。三年、五年,能够看到一些效果就算不错了。十年后才能看出来一些端倪,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雄英还是很有耐心的,谁让他是这个帝国的未来接班人呢,他比任何人都希望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更加的强大。杀鸡取卵这样的事情他不会做,他也舍得足够多的前期投入,哪怕现在可能很多人不是很认可。

“炮管可以使用青铜吧?”朱雄英来到了工部的研究院,他给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不过这些事情,还是需要靠各位摸索、研究,不要怕犯错,不要怕消耗,只要有用、给我皇明带来助益,本宫不吝赐以官爵。”

官爵?

底下谨小慎微的那些工匠们一下子愣住了,他们这些被编入匠户籍的人,真的有机会当官封爵?!

朱雄英真的舍得,只要这些工匠带来一些突破性的研究,让大明的国力、生产力可以提升,朱雄英真的不介意封官赐爵。哪怕可能只是一个散官,哪怕不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这也足以使得一些工匠陷入疯狂。

所谓的压箱底的技术,一些传男不传女的秘籍等等,这个时候要不要拿出来,这也使得不少想要留一手的工匠动摇了。

还是需要树立一两个典型的,这不只是调动一些工匠的积极性。这也是朱雄英在打压、牵制文官集团的一种尝试,他肯定不会让儒家一家独大,不会让文官只是所谓的天子门生。

包括此前故意敲打衍圣公,朱雄英可不只是为了恶心衍圣公一系,也是让那些读书人在这个时候多想一些。之乎者也很重要,但是朱雄英更加重视的是一些比较实际的东西。

心情不错的朱雄英继续坐镇北平,甚至他的大妹妹朱曦嫁给沐春,朱雄英都没能赶回应天府,这也使得朱雄英比较遗憾。

他的事情很多,比如说巡视地方,看看开垦民田的事情,看看棉花的种植情况。包括制作的一系列织布机,招募的织娘等等,朱雄英也都需要去关注。

天津到北平的‘高速公路’,九边的将士训练,包括持续不断的对鞑靼的调查、施压等等,这一切也都是朱雄英在忙碌的事情,他都有些抽不开身的感觉。

但是还算不错,各项事情的进展不错,朱雄英也自认为不管是军是政,他暂时处理的都还不错,一切都在掌握当中,他的布局看起来推进的也很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