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237 万世之策?

皇明皇太孙 237 万世之策?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237 万世之策?

《皇明祖训》始纂于洪武二年,六年书成、九年又加修订、十八年再加更改;二十八年再次重定,从《祖训录》正式更名为《皇明祖训》。

老朱自然有这个底气,从他成为这个帝国的皇帝就可以看出来他的丰功伟绩。从他的经历也看得起这个传奇的开国之君的能力,他信心十足的给了后世子孙一些训诫。

令翰林编辑成书,礼部刊印以传永久。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老朱喝着茶,看着令他虽然时不时头疼,但是也令他无比骄傲的孙儿。

朱允煐抱着皇明祖训,说道,“皇爷爷,祖训首掌孙儿是认可的。不许用一些刑罚,不许立丞相,咱们宗亲不许地方官府审判,这都成。只是这《大诰》,孙儿可不认。”

老朱一点都不意外,他规定后世之君在用法时,止守律与大诰。

这可是老朱亲自定的刑典,也是因为当初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兼并、脱避粮差日趋严重。《大诰》颁布,其实也只刚刚超过十年,但是这也体现了老朱治乱世用重典的思想。

而且明显可以看出来过于严酷和过多体现老朱的个人特征,对于贪官污吏那叫一个零容忍。

老朱也不恼,问道,“你是什么想法?”

“国初惩元之弊,用重典以新天下,故令行禁止,若风草然。”朱允煐平静开口,说道,“孙儿此前就说了登基了要宽松一些,《大诰》,孙儿怕是守不了的。《大诰》对前些年的情形很好,但是不适合眼下,可能更不适合以后的情形。”

不耐烦的老朱没好气说道,“怪不得前些天和咱说要学你爹,搞了半天是在这等着咱!成吧,你不守就不守,过几天咱上朝,你去改祖训!”

当然得老朱出面了,这样朱允煐才好扯着虎皮做大旗。毕竟他是孙儿、是接班人,要是大咧咧的直接改祖制,肯定要闹出乱子。但是老朱亲自出面站台,朱允煐就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了。

其实对于改祖制,朱允煐已经很熟悉了。包括老朱此前指定的不征之国,老朱也早早的给撤下来了。东瀛本来是不征之国,还说和胡惟庸私下有串联。高丽也曾是不征之国,但是釜山一直有大明的驻军。

安南国、暹罗国、占城国等等地方,朱允煐一直眼巴巴的看着呢,怎么可能是不征之国呢。

除了这些之外,一些宗室的待遇、服饰或者仪仗,朱允煐要么亲自和老朱谈过,要么是授意手底下的人上折子。所以亲王、郡王等人的待遇下降了一些,要不然很多的时候那些皇叔们的服饰和小朱的太子老爹都是一个级别的吃穿用度。

老朱对于这些也是心里明白的,要不是因为此前也改了许多的条例,他现在也不至于这个‘大度’。说到底就是在祖训编撰出来的这些年,老朱陆陆续续也发现了不少不太适合的地方。对于改一改祖制,老朱实际上也没有多么抵触。

只要行之有效、只要能够巩固大明的江山,老朱是真的不介意改一改祖训。

“皇爷爷,现在很多皇叔都在京里。”朱允煐想起来了什么一般,对老朱说道,“这礼仪,也应该改一改了。”

按照祖训的规定,亲王每岁朝觐,不许一起到。应该是一个亲王来朝,随即回到藩地后才能通知其他的藩王,剩下的藩王方许来朝。诸王来朝也有顺序,自长至幼,以嫡先至;嫡者朝毕,方及庶者,亦分长幼而至。

老朱没好气的说道,“你那些皇叔都给你困在京里,是该改改。只是你也知道众多亲王在京里,多少也是有些不合适,就怕他们私下串联。”

“这些孙儿自然知道,皇叔们都很好,但是难保会有后世的不肖子孙。”朱允煐明白这些,说道,“说到底皇位不一样,但凡有一点希望,多少还是想要去争一争的。”

老朱不置可否了,说道,“咱立嫡长的规矩在这,若是后世有不肖子孙想要篡位,其他宗室也不得答允。咱还是那句话,亲王尊贵,只是也要慎防。”

老朱在这一点做得还算不错,比如说不许亲王们私下里联系,不允许他们过多来往。而且在朝堂上,亲王们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根本不要想着什么参与朝政了。

就算是一些藩王入朝,遇大宴会,诸王不入筵宴中。若想要参加筵宴,也只能去偏殿,精洁茶饭,叙家人礼以待之。羣臣大会宴中,王并不入席。

老朱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而朱允煐自然也是比较认可这样的一些做法。只是朱允煐心里担心的事情,不一定就是亲王们有名无权,而是宗室的一系列处境。

“孙儿打算放开一些事情,好让宗室参与。”朱允煐开口,对老朱说道,“皇爷爷,咱们开了海禁,虽然大部已经收归户部。只是内帑这边还有,孙儿准备把这些拿出来,以后好照顾宗室。”

本来歪斜斜坐在榻上的老朱一下子来了精神,连声问道,“英儿,你可舍得?”

朱允煐就纳闷了,也很不解,“有什么舍不得的?孙儿到底姓朱,打断骨头连着筋呢!再者说了,孙儿夺了皇叔们去封地的权力,也该给他们些补贴。”

这样的话就让老朱不高兴了,他可以埋怨他的孙儿皇帝,有些时候小朱自黑也可以。但是旁人可不能说,而且有些时候小朱自黑,老朱都是不大乐意的。

“这开海禁的事情,本来就是你打小就在捣鼓。”老朱开始算账了,要反驳小朱的说法,“咱本来是不喜那些的,要不是你开了海禁、组了水师,能从南洋弄来那般多的香料、宝石?咱大明现在越来越不缺银子,可不就是你在东瀛找了银山?!”

朱允煐乐了,厚着脸皮说道,“这么一说倒也是,不过也是三军用命,也是皇爷爷也父皇信任孙儿。若不是皇爷爷打下的底子厚实,孙儿那般做说不定也是穷兵黩武、好大喜功。”

老朱不管那些,继续说道,“现在海贸是赚钱,赚的也多半是收了国库。只是咱想着,内帑也该有些,不能都给了宗室。咱本来就给了他们俸禄,难不成还让他们得那些好处?”

朱允煐就说道,“皇爷爷,孙儿是这般想的。现在海贸多半是咱朝廷在做,只是民间也有一些世家大族或者官宦私下在做。咱们慢慢放开一些海禁,咱们去外边多赚银子、带回来好东西充实大明。咱们的丝绸、布匹,就连铁锅也能卖出高价。”

这也使得老朱乐了,说道,“咱的铁锅可不舍得卖,鞑子得拿牛羊换咱的铁锅。”

大明的铁锅真的是‘战略物资’,这也是一直对游牧民族的持续虚弱政策的一种方式。

“那些再说,咱们到时候再慢慢的列出名单,有些可以卖出去、有些不许。”朱允煐继续开口,笑着说道,“咱们带回来的香料,在大明也可以卖出不错的价格,一个来回也能赚不少。除此之外,咱大明的子民也好优渥一些。”

老朱点头,很是尴尬,“咱实际看不上金子、银子,那些宝石也不能吃。但是没那些东西,咱给不起文武百官的俸禄,给不起将士们的军饷,这都要花银子。”

“是啊,所以孙儿是打算慢慢的放开一些海禁,估计有能耐的人多出去。”朱允煐开口,说道,“咱们朝廷掌着大局,也该收些税了,商税得高一些!”

老朱稍微有点尴尬,他定的商税很低了。当然更加让老朱尴尬的是海贸真的很赚钱,他现在深有感触。

“孙儿准备整顿一下海贸,私下去出海肯定不成,但是若是世家大族、宗室的船队出海,咱们也给些便利,给咱交税就好。”朱允煐笑着开口,说道,“把周边番邦蛮夷的金银珠宝、粮食香料都给赚回来,咱就开心。”

老朱看着朱允煐,随即说道,“再给商队里塞入一大堆探子,以后也要用兵是吧?”

“孙儿的心思果然瞒不住皇爷爷!”朱允煐也不尴尬,继续说道,“海贸利润太大,朝廷拿大头就好。一些大族也可以用让他们去,宗室无事可做也可以做这些。”

老朱想了想,说道,“成,这个事情咱们再慢慢议,不急。”

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过得更好一些,老朱当然是乐意的。虽然不能掌权,可是如果自己的子孙都能吃饱喝足、当个陶朱公,老朱当然是乐见其成的。

皇明祖训,这看起来是给大明的后世之君指定了足够多的规矩,只是现在看起来,很多的规矩也是可以改一改的。对于这一点,朱允煐看的很清楚,他不相信万世之策。

但是朱允煐也很清楚,皇明祖训当中很多的东西也是需要坚持,不能全部推翻。

和老朱继续商议,需要改的就改一改。不需要改的,当然制成祖训,后世子孙不得更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