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257 正统、嫡庶

皇明皇太孙 257 正统、嫡庶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257 正统、嫡庶

很多人在摩拳擦掌、在跃跃欲试,或者是在这个时候看热闹不怕事大。

孔讷觉得时机成熟了,不止是他觉得时机成熟了,其他一些想要弹劾朱肇煇的大臣们,也觉得时机成熟了。他们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做些什么,这不止是维护孔圣人子嗣的名誉,这也是在为了自己的名声考虑,这是不能退让的关键时刻。

甚至是在这个时候,一些‘忧国忧民’的大臣也觉得这是在敲打宗室,免得大明的宗室不安分。他们觉得朱肇煇的表现,就是宗室有些不太安分的预兆,必须严厉打击。

高坐龙椅的朱允煐很淡定,他大概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也能猜出来接下来会有重头戏。

“臣有本奏!”就在朱允煐淡定的时候,督察院右副都御史高举奏折跪下,“臣弹劾鲁王世子中伤大臣,污蔑先贤!”

朱允煐还是很淡定的,只是平静问道,“还有谁,一并站出来吧。”

“臣具本弹奏,鲁王世子行事狂悖。”

“臣附议!鲁王世子......”

一个个的大臣都站出来了,很快乌泱泱的出现了接近十名大臣,一个个的都是在弹劾朱肇煇了。

基本上也都是督察院领头,礼部、大理寺或者翰林院这边也不缺少人站出来。督察院站出来很正常,主管部门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

小老弟这是捅了马蜂窝了,一个个的大臣看起来是很愤怒的,一个个的都是在弹劾了。

这个时候孔讷也不能装作没事人了,他颤颤巍巍的站出来了。在一众人的关注当中高举奏折跪下,这并不意外,他要是不站出来那才是让人失望了。

孔讷悲愤异常,高举奏折语带哽咽,“臣有本奏!鲁王世子污蔑臣父祖!”

朱允煐还是没有太多表情的样子,虽然站出来了十来个大臣,看似声势浩大,只不过这样的一些所谓压力,对于他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影响。

朱允煐表情淡定,只是平静问道,“哦?鲁王世子昨日所言,可是事实?”

忽然间,很多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别看现在坐在龙椅上的那个年轻天子语气平淡,但是这些话说出来的时候,无疑会让一些人心里有着惊涛骇浪。

孔讷心里一惊,而这个时候朱允煐继续说道,“昨日朕命人翻阅典籍,鲁王世子所言桩桩件件都有录在案。衍圣公,这可是事实?”

“臣年幼。”孔讷被唬住了,随即找了个理由,“臣并不知情。”

而这个时候右副都御史站出来,帮腔说道,“陛下,先衍圣公孔公上奏谏言,乃臣之本份!”

好吧,这个理由是相当不错的。鲁王士子朱肇煇在翻旧账,在弹劾元朝时期的衍圣公孔克坚,而现在的大臣有观点。那就是孔克坚当时是元朝的官员,为元朝效力很正常,那是臣子本份。

孔讷这个时候不说话,而其他的官员一个个的也都得到了信号。

他们一个个情绪激动,先衍圣公当时只是在伪元为官,所奏之事并无不妥。现在若是皇帝陛下翻旧账,哪怕是会让天下士子寒心,尤其是大明很多文武百官也都是有在元朝为官的经历。要是真的翻旧账,这些人心里难安啊,会让百官心寒。

这一个‘大势’,看起来也是很有道理的,似乎也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不少文武大臣的意见都是翻旧账不可取,毕竟大明确实有不少官员都有在元朝出仕的记录。要是现在追究这个事情,那么不少官员就是有了罪名,这确实不妥。

而且也有人有观点,孔克坚当时虽然是在为元朝皇帝劝谏,是抵抗大明的王师。只是孔克坚是元朝的衍圣公,他是奉公体国,他的做法按照普世价值来说也是一个臣子的本分。若是他拿着元朝的俸禄不办事,那才是让人失望的事情。

这看起来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尤其是孔克坚并没有为大明出仕。所以若是现在追究孔家人,尤其是追究孔克坚的罪名,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是会有着不服气的。

朱允煐这个时候开口,缓缓说道,“唐开元年间追封孔圣文宣王,此前多有文宣公。只是将孔圣的谥号加在后裔身上,这并不妥,所以在宋至和,文宣公该为衍圣公。”

朱允煐继续说道,“孔子之后以爵号褒显,世世不绝,其来远矣。自汉元帝封为褒成君以奉其祀,至汉平帝时封为褒成侯,始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褒成,其国也;宣尼,其谥也;公侯,其爵也。后之孙虽更改不一,而不失其义!”

这就是‘衍圣公’的由来,与以往的褒成、褒尊、宗圣、奉圣、崇圣、恭圣、褒圣等封号相比,“衍”寓意圣裔持续衍展、世代繁衍无止境,代表了封建帝王尊孔崇圣的至高境界。

孔讷‘不明就里’,不少文武大臣们也静待下文,因为他们的皇帝陛下在说着衍圣公的由来。

缓缓起身,朱允煐居高临下问道,“孔圣修订六经,著《论语》。衍圣公之爵位,也是历代君王感孔圣之恩德。只是这衍圣公,应该是奉行孔圣之遗德。”

朱允煐表情严肃起来,追问道,“衍圣公,可为嫡长?”

朱允煐的话音刚落,这也使得奉天殿一片嘈杂。看起来不止是朝臣们在‘发难’,他们的皇帝陛下现在也是在发难了。

孔讷这个时候也是有底气的,连忙说道,“回陛下,元延祐二年,孔氏族人上奏。亲取孔氏族谱查考,确定宗子继承人应该是孔讳思晦。”

朱允煐微微点头,随即笑着问道,“孔思晦,是嫡长?”

孔讷内心惶恐,也不解,“回陛下,臣不敢欺君,先祖确为嫡长!”

朱允煐平静开口,缓缓说道,“相信孔氏也有族谱,只是宋自孔端友以后,由于宋金元三朝并起纷争,使得孔子后裔册封出现了南宗和北宗。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之子孔璠为衍圣公,主持曲阜孔庙祀事,其人为孔端友之弟,是北宗之始。”

不少文武大臣对视、窃窃私语,本来大家觉得鲁王世子只是在质疑衍圣公是在蒙元出仕。这其实没多大麻烦,稍微糊弄一下就好,毕竟在蒙元出仕的文人士子不少,也有不少的武勋战将。

可是现在的皇帝陛下呢,直接质疑起来了衍圣公的合法性了,直接是从根上在质疑孔讷、孔克坚这些人了。所谓的嫡庶之分,还是很明显的。

在孔讷满脑袋冷汗的时候,朱允煐继续说道,“孔璠为衍圣公后,有孔拯、孔摠、孔元措等袭封衍圣公,是为北宗。孔元措随金政权迁往汴京,曲阜孔庙则由其族兄孔元用主持祀事。蒙古族占领曲阜,先后以孔元用、孔之全父子为衍圣公。这样,宋金元三朝并起,各有一个衍圣公。”

朱允煐露出笑容,随即说道,“随即,孔元措入仕蒙元。”

这其实是委婉的说法,只是孔元措所在的金朝被蒙古所灭。好在孔元措为衍圣公,只是换了主君成为了蒙古人的衍圣公了。

朱允煐居高临下,看着孔讷问道,“此前你说孔氏族人要求嫡长,又曾因孔元措无子,由其弟孔元綋的孙子孔浈为嗣,孔氏族人言孔浈不修祖祀,且非孔氏之宗、其母改嫁,也不可为孔氏宗。”

孔讷这个时候赶紧说道,“回陛下,元忽必烈时,五十二世孙孔讳洙归元,让位于曲阜宗子。”

孔洙让封孔之全,这是因为孔洙是南宗末代衍圣公。宋元政权更迭中,所谓的以运用儒家智慧、从容应对威逼利诱,恪守忠孝节义,保全孔子家族。

孔讷的意思是很明显,现如今的孔氏宗族虽然不是嫡脉,但是是合法继承。

朱允煐不置可否,随即笑着问道,“哦?这么说来北宗方为正统?”

这一下朱允煐算是彻底的图穷匕见了,这也使得朝堂上一片嘈杂。今上这是在彻底的质疑如今的衍圣公一系了,这是在质疑所谓的北宗根本就不具备合法性。

冷哼一声,朱允煐厉声说道,“孔圣乃天下文宗之祖,孔氏族人也当恪守礼法!孔洙让封,或为蒙元暴政!只是如今这些年,汝等可曾想过让封、可曾想过孔圣嫡脉?!”

孔讷猛地抬头,凄声嚎道,“陛下,臣乃孔氏嫡脉!”

朱允煐可不管那些,径直说道,“孔圣嫡脉为天下大事,不可混淆!朕决意追本溯源,嫡庶不可混淆,旁支以图取代嫡脉,滑天下之大稽!”

这一下不只是孔讷慌了,很多的文武百官也都慌了起来。

他们觉得孔讷没错,因为当时的孔洙让封,看起来是自愿将嫡脉让给了孔讷的祖先。

可是当今皇帝说的也没错啊,孔洙那一脉才是正统啊,孔讷这一脉完全就是蒙元皇帝扶植起来的。说句难听的话,孔讷这一脉是蒙元皇帝认为的正统,是忽必烈册封的孔子嫡脉!

这,有些难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