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271 好名声

皇明皇太孙 271 好名声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271 好名声

皇明皇太孙正文卷271好名声张玉的甲胄上遍布血迹,这对于他来说也习以为常了。

拎着长枪走在死人堆,时不时的给还在挣扎的鞑子补刀,这就是他现在在做的事情。

丘福大步流星走了过来,狠狠的一刀砍死躺在死人堆的一个小卒子,“世美,要咱说,这些鞑子越来越不成气候了。咱一趟冲锋,这就给他们打垮了。”

表字‘世美’的张玉笑了起来,也乐了,“是不成气候了,前些年的鞑子就不成气候了,现如今更差了。你且看看这些人,都是些半大小子。”

“还是你聪明,好好的枢密知院不做,附归咱大明。”丘福调侃着好友,说道,“要不然这一次你就该带人过来了,说不得咱一排火铳就给你撂翻了。”

张玉被气的直翻白眼,他以前确实就是元朝的枢密知院,在元朝被赶回漠北的时候,他也曾经随着元顺帝逃回漠北。附归大明,也就是刚刚十五年,这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降将了。

只是这段历史,在大明朝也不算罕见,大明有着不少降将。除了当初各地割据势力的降将之外,也有不少和张玉一般从元朝投降而来的。

丘福压低声音,小声说道,“咱算是看出来了,颍国公这是不打算立功了。说到底咱出身不成,想要熬点战功比啥都难,那些小崽子就无须担心了,战功朝着他们跑了。”

张玉压低声音,呵斥好友说道,“慎言!”

“咱还要如何慎言?”丘福来气,是真的来气了,“你自己说说看,咱这一次随军出征,本来还想立些功劳。颍国公只是让咱驱赶这些鞑子,这是想要立功的样子吗?咱有数次机会可以大破鞑子,都给驱赶至东路了。咱好歹是中路大军,咱才几个战功?”

张玉沉默片刻,没好气说道,“那头可是中山王的长子,咱大明的国舅、太子的大舅!西边那个,是圣上的舅姥爷,咱国公惹得起谁?”

也对,颍国公傅友德虽然被很多人认为是当朝第一将,但是这话说的也没道理。

蓝玉的战功不比傅友德少,而且还算得上是今上的舅姥爷。更何况大明开国的功勋当中,冯胜还没死呢,哪怕现在不上战场了,但是这位可是当初和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等人平齐的人物,在傅友德、蓝玉等人还在当副将的时候,这些人就独领大军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队精锐骑兵出现。

领头的是傅让,他高坐马背,吼道,“传大将军将领,前锋即刻出征,直捣黄龙!”

张玉和丘福愣了一下,随即也有些呆住了。本来他们中路大军是稳扎稳打、徐徐深入,莫说寻求太多的战果了,甚至主动放弃了一些战功。但是现在,忽然间要去直捣黄龙、攻破敌人王帐?

这个转变实在是太大了一些,让他们都有些反应不过来啊。

忽然间,张玉意识到了什么,“咱这段时间驱赶鞑子,大军徐徐深入,莫不是三路大军都在取胜,现如今是深入漠北,合兵逼迫鞑子决战?”

丘福也激动了,但是很好奇,“真若是如此,咱大军就超十万了,谁来统帅?”

颍国公傅友德,自然是有资格统帅大军。在张玉等人看来,他们当然是希望傅友德领军,毕竟他们现在是在傅友德帐下效力。

只是想想看,蓝玉那边也不能忽视,蓝玉蓝大将军近些年先是被赶去四川修城,然后又是将西南的蛮子驱赶至西北,随即又是出兵漠北。看似是被皇帝放逐了,可是谁不知道蓝大将军简在帝心。

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无数武将羡慕不已的事情,大概也就是蓝玉的香火了。

本来蓝玉是没有儿子的,唯一的女儿也嫁给了蜀王成为了蜀王妃。但是现在呢,前几年蜀王妃诞下嫡次子,随即被开平王妃抱回去了,那孩子不姓朱,姓蓝!

虽然开平王妃是今上的外祖母,是蓝玉的姐姐,只是这样的事情也超乎想象,据说无数文臣吵得厉害。而武勋自然支持,他们也担心‘无后’导致爵位失传。而蓝玉现如今也算得上是老实,也上折子喊着不求死后封王等等,只是为了他的嫡孙捞取功劳。

也就是蓝玉,直接喊出来死后封王等等,这家伙虽然看似老实了一些,但是很多的时候还是有些让人气的跳脚,他的政治智慧忽高忽低。最主要的,还是有些跋扈。

大军即将开拔,这也让很多将士感觉到无比激动,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到来了。在这些人看来,这就是他们的机会,大明的将士们就是这么的自信。

朱允煐其实很清楚,如果能够找到传国玉玺,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如果没办法找到,他也不会特别的失望。大明朝不需要一枚玉玺来证明什么,玉玺只能说是锦上添花。

至于说对于北边的这些邻居,朱允煐从来都不会忽视,他知道那些人的能力。

历史上的种种例子都很清楚,单就是‘未来’的事情,其实也可以证明很多。

比如说朱棣数次北伐,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没有完全覆灭。再者就是叫门天子,那可是被瓦剌近乎全军覆没,甚至导致了大明朝一下子从军事优势变为了守势。包括以前历史课本上的三娘子互市,这都是一些证明。

北边的这些邻居们休养生息的能力很出色,稍微给他们点喘息的空间,他们就可以组织出来一支彪悍的骑兵。扰边、劫掠,这也是他们习惯的事情。一旦遇到了自然灾害,或者是察觉到了中原王朝比较虚弱,那就会骑着战马举起弯刀。

本来还是想要继续坐龙椅的,但是朱允煐忽然间意识到了不对劲,他的皇爷爷抢先一步。

尴尬的朱允煐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朱皇帝坐在龙椅,他也就是站在旁边。对此满朝文武也习以为常,也就是名份上的事情而已,以前也是这样。只不过以前的是皇帝还是皇太孙,但是所谓的观政等等,也就是名义上。

毕竟那时候,很多的事情都是交给皇太孙处置,然后再送给皇帝审阅。

老朱坐在龙椅,听着各种奏报,忽然图穷匕见,“咱这些时日便是回了趟老家,四处看了看。咱帝乡好啊,现如今也有不少富户。”

这是实话,作为帝乡,那里必然是吏治清明、民风淳朴,谁也不敢在那里胡来。说不定一个颤颤巍巍的老爷子,也有可能当初和朱皇帝一起撒尿和泥玩的存在。更何况这年代的乡土情谊,谁都知道朱皇帝对于帝乡无比关注。

就算是那些个继任之君,一个个的也不敢马虎大意,势必是要多关注老家的。

老朱缓缓开口,继续说道,“咱以前遇着了好人,咱爹娘死了才能有块地埋着。咱本想着曲阜那边是圣人子弟,结果看看这圣人子嗣都做了些什么?!寻常人家沦为他们的佃户,百姓无地可种不说,巧取豪夺的土地又有多少?”

孔讷继续瑟瑟发抖,而老朱继续说道,“若是曲阜出了个人,爹娘、兄长死了没地埋,也不知道能不能出个善人给块地。咱看就有点难,都给孔家夺去了地,能给什么地?这要了人的命啊,若是找个庙当和尚还好,还算活着。若是没有咱的心志,那是不是要给逼死了?!”

这一下不要说孔讷了,满朝文武都跪下谢罪,包括朱允煐这个时候也跪了下来。

老朱怒气冲冲,继续说道,“孔讷,咱本想着汝等是孔圣子嗣,咱不看在其他人面上,看在孔圣面上、看在天下读书人面上,也给汝等一个体面!看看汝等做了些什么,孔圣是文宣王,汝等也是!”

朱允煐这个时候赶紧说道,“皇爷爷,孔圣是文宣王,也是前朝册封。如今,咱也不好废黜。供奉孔圣大殿,可以以王爵规格祀立。”

老朱冷哼一声,随即呵斥,“孔庙大殿?!咱看在你是皇帝的面子上不好驳斥,要不咱连孔庙都给他拆了!”

孔讷欲哭无泪了,孔庙的规格一下子降等了。以前的整个孔庙都是亲王级别的规格了,可是现在也就是供奉孔圣人的大殿可以是孔庙规格了。

朱允煐这个时候继续说道,“孔庙如今多有逾制,超品之物尽数送去鲁王府。”

老朱有些不高兴,问道,“鲁王爵位如今空缺,这也不合适。”

朱允煐赶紧说道,“十叔洪武十八年就藩,只是那时咱大明国势......”

“咱洪武十三年就给他修了王府,他那王府也够用了!”老朱再次呵斥,对朱允煐说道,“孔庙逾越之物,尽数毁去!”

看到老朱使了个眼色,朱允煐立刻明白了。

其实真的要说鲁王府现在多么的富丽堂皇也不一定,毕竟当初大明朝的王府实在太多了,老朱的子嗣都是在各地封王。而那个时候的大明王朝,还不是特别强盛,很多地方也是再休养生息。

朱允煐将孔庙一些逾越之物赐给鲁王府,其实就是赏给鲁王世子朱肇煇。毕竟孔庙自元朝就是王府规格,好东西不少。但是老朱的心思也很明显,那就是保护朱肇煇。

毕竟谁都知道孔家遭灾,很有可能是皇帝陛下的心思。但是打响头炮的是鲁王世子朱肇煇,这一点大家是心里有数的。现在朱允煐直接赏赐朱肇煇,这就太明目张胆了。

哪怕朱允煐作为皇帝,也需要做点表面文章。这样一来的话,稍微做点表面文章,很多人也就捏着鼻子认了。那就是孔氏族人品行不端,和今上没有任何的关系。

老朱这个时候继续说道,“孔氏族人多有品行不端,吏部、刑部、鸿胪寺、大理寺诸部也需派人核查。莫要顾忌孔圣遗泽,孔氏族人所做之事便是丢了孔圣脸面。咱去了那些渣滓,也是维护孔圣面皮。”

老朱都这么说了,看起来对于曲阜孔氏来说,就算不是灭顶之灾也差不多了。

而真正的重头戏也来了,老朱继续说道,“咱赐给祀奉孔圣之赐田,照例无需纳税。只是孔氏族人这些年巧取豪夺之地,追缴赋税。所行不法,尽数核查。”

好吧,这一下也算得上是很多孔氏族人的灭顶之灾了,他们的特权一下子算得上是彻底消失了。毕竟如果不纳税的特权没了,他们和寻常地主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

更何况这些年巧取豪夺的土地,看起来也是要被朝廷没收,或者是发还那些农民了。这让不少孔氏族人,一下子生存之基都没了。

孔氏族人的生存,朱允煐不关心。因为他知道就算是弄走了那些田地,孔氏族人还有办法活下去。而那些农民如果依附在孔氏之下,能不能活下去都是一个很难说的事情了。

孔讷想要反对,只是他现在自己的屁股都不干净,他这个衍圣公的爵位不出意外就要被罢黜。而衍圣公的爵位,很有可能就是让给孔子真正嫡脉了,和他这个庶支没有什么关系了。

再者就是看看大明朝的太上皇和今上,哪一个不是主见强着的,大明朝现在兵强马壮。孔讷现在敢多做点什么,下一刻就是大明的精兵强将包围曲阜。

孔讷毫不怀疑大明朝的皇帝做的出来这些事情,更何况这段时间大明朝的皇帝不断在民间、士林散布一些消息。如今孔氏的名声,算得上是彻底被毁了。

这不是大明朝的皇帝不优待孔圣后裔,单纯的就是孔氏族人毫不在意祖先遗泽,是他们自己横行不法。现在的这一切,也都是孔氏自己咎由自取的。

朱允煐其实内心是感动的,这些事情本来是他自己来做就好。但是老朱招呼都不打一声的就来上朝,老朱自己来发落这些事情。说到底,就是不想小朱背上一些骂名。

好事,小朱来做。坏名声,老朱一力承担!

这事真的没办法说理了,谁让老朱就是这么护犊子呢!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