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310 新政 (二)

皇明皇太孙 310 新政 (二)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310 新政 (二)

朱允煐看着老朱,对于自己的新政,他早就有想法。说到底,这就是小朱早早就有着的想法。对于新政的想法,朱允煐也确确实实是早就开始准备了。

对于文臣地位的一些拔高,对于江浙地区的减税,这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现在是小朱,就算不是小朱,只要是大明的第二任君王,都应该这么做。

说到底老朱的高压,也是时候稍微的松绑一些,不能一直都是治乱世、开国的那一套。要不然的话,说不定真的会有人觉得这就是‘暴秦’,太过严苛了,这简直就是‘法家’。

其实老朱也好、小朱也罢,在一些传统的儒家弟子看来,就是有着那么一些个法家的意思。或者是公羊学派的意思,当然对于真正的公羊学派,老朱和小朱也不认可。

公羊派,这也就是儒家经学中专门研究和传承《春秋公羊传》的一个学派。

公羊派的大复仇理论、夷夏之辨、霸道和王道等这些,朱允煐自然也是比较喜欢的。可是在朱允煐看来,公羊派的一些个理论,他实际上也是非常不大认可的。

比如说公羊派想要限制王权,觉得天子并非‘天’,觉得王权没有永恒。其实谷梁派也是更尊王权的,他们可不喜欢公羊派的那种天子不能履行职责的时候,诸侯可以代行其责、尊王攘夷等等理论。

谷梁派有谷梁派的好处,他们的很多理论确实是对封建君主的统治更加有利。但是在那么些个公羊派比较合适的时候,朱允煐自然也就是毫不客气的选择公羊派。

他不是谷梁派的拥趸,自然也不会是公羊派的支持者。只要对大明好,他就喜欢用。

“孙儿让练琼琼明个省亲,让她回去传个话。”朱允煐嘿嘿笑了起来,试了一下水温后对老朱说道,“咱这个媳妇儿还是有些本事的,让她爹去帮着传传话,咱也轻松。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孙儿最喜欢这一套。”

老朱在朱允煐的伺候下脱下鞋,开始泡脚,“是这个理,咱英儿最喜欢的就是这些。”

朱允煐继续说道,“孙儿想着要去改税制,江南之地就是一个契机。咱先在江浙之地行一条鞭法,若是在这边合适,咱就在大明天下推行新税。”

老朱一拍巴掌,更是骄傲,“好,咱孙儿就是踏实!在一地做得好,再推行天下!”

试点,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朱允煐觉得这样的事情也是他应该做的。一些政策立刻推行天下,那未必就是什么好事情,还是先在小范围内的推行、试点,这更加合适。

朱允煐还是有些想法的,继续对老朱说道,“包括孙儿此前说的土改,也是在江浙之地推行。孙儿其实想着,咱打着井田的旗号,那些文人士子说不得要感恩戴德了。”

老朱指了指小朱,乐呵呵起来,“咱这孙儿,一肚子的坏水!”

那可不是嘛,这也是朱允煐有些小小骄傲的地方。

“这井田,那是那些个读书人的梦想,《孟子》与《周礼》、《诗经》,简直就是读书人想着的天下大治。”朱允煐乐呵呵起来,也颇为得意,“其实和咱的政策,也算契合。”

井田制,据说是,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

说到底就是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只是也有人觉得这就是一种读书人的乌托邦的幻想而已。

其实真的要说起来,朱允煐的土改,和井田制还真的是有着那么一些相似之处。

土地是国家的,分给百姓使用,这根本是没错的。而且在大明,土地也是分为私有和国有。

也没有一口气的全部收归国有,那样只会打消一些地主的积极性。说起来朱允煐这样的皇帝,这也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多少还是要保护一下地主的一些个积极性。

朱允煐只是限制土地兼并,只是限制一些土地阶级的发展而已,不是完全消灭他们。

对于这些朱允煐是非常清楚的,他没有打算步子迈的太大,因为他知道那样不是什么好事情。该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这也是朱允煐的一个期待。

这些事情是朱允煐心里有数的,他也确实是打算这么做的,方方面面的都得做好。谷

新政,这就应该是这般。哪怕是再好的一些个政策,一旦操之过急或者是有着那么一些个水土不服,很有可能也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动荡,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朱允煐也确实是需要多着那么一些试点,多研究研究,方能更好的改进。在试点看看效果,看看能不能察觉到一些个不足之处,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大明天下。

朱允煐满怀期待,对老朱说道,“孙儿的想法还是很多的,方方面面的开始新政。”

新政,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只是一些个没有实际意义的改革,也不存在什么就是一些个没办法真正做到惠民的一些个措施。那些虚头巴脑的,朱允煐还真的看不上。

朱允煐开口,继续说道,“咱大明的国库现如今还算充盈,只是这么些年来,咱大明的冗官冗员也该改改。孙儿前些年观政,现如今主政,也觉得有些官员该去掉,好省些俸禄。”

这就说到老朱的心坎上了,能够省些钱对于老朱来说绝对是好事。

朱允煐继续说道,“既然咱打算宽刑省狱,大理寺那边改裁撤些人。咱还打算对五军都督府那边去掉一些数额,省并州县,加强对州县的治理。”

对于朱允煐提出来的这些想法,老朱自然更加不会反对。这些事情若他是在皇位上,就算是现在没打算做,也是迟早要做的,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做的。

朱允煐和老朱在滔滔不绝的聊着,他的新政总的来说就是惠民,也是要提高一些朝廷的办事效率。在进一步充实国库的同时,也是要在这几年进一步的加强大明的国力,要做到民富国强。

别看是文治的样子,只不过朱允煐明显是打算加强对于州县的控制。皇权不下乡这样的事情在封建王朝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朱允煐也需要做到对大明领土的控制,实际的掌控是必须的,这也是这几年的一些个重点了。

老朱的心情不错,在朱允煐说着这些的时候,也是时不时的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做些补充。

这也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大明朝不说现在就要开始一些政策上的直接变化。老朱时期的一些政策,也确实是需要有着那么一些延续性。

只不过朱允煐和老朱都很清楚,现在新皇帝登基了,可以开始慢慢的进行新政了,可以开始对大明的一些个政策开始小范围的改变了,这样方好在接下来开始一系列的改变,在大明朝整个范围的开始进一步的推动了。

躺在榻上的小朱仔细想着,随即说道,“皇爷爷,孙儿想了一下,咱觉得六部尚书正一品,是不是稍微的高了一点?要不然,从一品好了?”

大明现在的正一品,理论上是宗人府的左右宗正、左右宗人,掌皇族属籍、纂修玉牒之事。别看似乎是权限一般,不过理论上是正一品,这也都是亲王才有的位置。

再者就是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是正一品官职。其实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也都是正一品,还有左右柱国、特进荣禄大夫、特进光禄大夫这样的加官,也都是正一品。

老朱一翻身,立刻说道,“那就从一品,咱好不容易弄掉的那个丞相才正一品。那些文人还是不能太给好脸,今个让他们是正一品,明个他们又想着要当丞相了。”

还是从一品吧,理论上肯定是比起五军都督府稍微的低一点。

想起来了什么,朱允煐立刻说道,“孙儿准备给大姑姑家,也给给些体面了。”

老朱一愣,没好气说道,“咋了?咱对梅殷还不好了?”

“咱说的是大姑姑,是临安姑姑。”朱允煐立刻解释,说道,“李祺在天津做得还算不错,李善长也早死了,咱也打算给他写体面。”

李善长当初被贬,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自作聪明。看似是退了,只是遥控指挥不说,还推出来胡惟庸和老朱争权。

老朱愣了一下,临安公主朱镜静是他的长女,对于这个女儿,老朱还算看重。

老朱想了想,说道,“咱觉得没有杀李善长,也算是给他体面了。咱得说好,国公位咱废黜了,你可不能再给他们。这样吧,给你那两个表兄一个官身。等咱死了,再给他们多些体面。”

朱允煐就不认可了,立刻说道,“也不碍着,现如今也可以给些体面。李善长那边肯定不给高位,看在大姑姑的面子上,给表兄们封个指挥使、同知,也是皇家体面。”

三品,最多也就是三品了,亲疏有别。给个散官、不掌权,也就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