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378 我是皇帝

皇明皇太孙 378 我是皇帝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378 我是皇帝

王氏有没有其他的一些小心思,朱允煐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事情就是朱允煐绝对不允许一些事情发生,这一点根本没有任何可以好质疑的。

别看小小朱早早的就被封为太子了,小小朱身后的实力也确确实实足够的强大。但是在一些人眼里,这不代表一切,说不定还有一定的可能性,只要朱允煐有意易储,或者是朱允煐有着足够强力的手腕,那就一切皆有可能。

当初朱允煐是皇太孙的时候,吕氏和朱允炆还是有着一些幻想。他们何尝不知道朱允煐的地位稳固,他们知道朱允煐有着勋贵的支持,知道老朱的‘亲孙子’只有小朱。

可是那又如何呢,他们没办法放弃皇位的诱惑,没有人可以抵挡住皇位的诱惑。

必须要给王氏一个小小的教训,让她不要有着哪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朱允煐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为了皇位杀的你死我活,不希望看到为了皇位搞的天下动荡。

这样的事情在历朝历代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大明朝就不要在每一次皇权的交替就腥风血雨。

还是坚持嫡长制度更好,也别说什么‘立贤’了,这个所谓的‘贤’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至于说所谓的养蛊式的历练,那也确实是有些残酷和坎坷,这样的事情也就算了。哪怕朱允煐知道天家很多的时候也确实比较冷漠、没有亲情,不过还是努力的争取一下,早早的就让很多人失去不切实际的希望更好一些。

徐妙清看到朱允煐沉着脸回来,也是有些意外,“陛下,不是歇在那边吗?”

“生了个孩子,这就有些飘了。”朱允煐直接开口,对徐妙清说道,“老二看样子是比较像咱,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像咱就行了?!”

徐妙清愣了一下,面露笑容,“也就是想要争个宠,为陛下诞下了皇子,也是该炫耀一下。”

“嘿嘿,估摸着也是这么个心思,但是咱可不会惯着她。”朱允煐笑了起来,对徐妙清说道,“咱的太子,可就是咱的垠儿。长相像咱,咱是乐意,不像咱也没事。你也该注意点,咱的太子也是你的儿子,可不能马虎。”

徐妙清笑着不说话,她对于这些事情自然也是心里有数的,也一直都是比较小心的。

就算是此前没有其他的皇子,徐妙清也不允许她的儿子在其他人那里随便吃东西,小小朱除了在乾清宫之外,衣食住行都是徐妙清亲自掌控,绝对不会留下任何的可乘之机。

其实这些,本身也就是徐妙清的‘家教’,豪门大户的本身也是有着这样的一些勾心斗角。再者就是到了皇家之后,虽然没有皇后、太子妃教导,但是当时代理后宫事务的郭宁妃也是提醒过徐妙清,有些事情也确实该注意一点。

比如说朱允煐,自从常氏不在后,就是马皇后亲自掌控朱允煐的衣食住行。在马皇后不在后,老朱无数次的严厉叮嘱,小朱的衣食住行都是和皇帝一个级别。就算当时的大朱,有些时候也不能和小朱一起用膳。

原因不言而喻,不是不放心大朱,单纯的就是不放心吕氏,不放心大朱的其他妃嫔。

朱允煐没有太在意这回事,徐妙清也心里有数了。估计肯定是少不了敲打一下王氏,这也是应该的,没必要让后宫有太多的不稳定因素,也不需要后宫有太多的隐患。

朱允炆知道了自己的任务,别管他乐不乐意,他都是要回一趟凤阳老家的。哪怕不是朱允煐的胞弟,但是这也是名正言顺的弟弟,这样的事情让朱允炆来做,也是理所应当的。

上朝结束后,朱允煐心情不错的回到了武英殿,结果翻开奏折就乐了。

他的舅舅们就是这么的可靠,昨晚‘大吵’一趟,然后这三兄弟吵着要分家了。不只是他们三个上了折子,御史那边也听到了动静,也是上了折子,是比较隐晦的提醒了一下。

常家那三兄弟的地位实在是太特殊了,他们确确实实就是出身名门,他们也是当今皇帝特别重视、亲近的舅舅们。这三个现在不能兄友弟恭,这不是一个好的榜样作用啊。

朱允煐乐了,随意问道,“王大伴,咱的舅舅们吵得厉害?”

王承恩立刻回答,“陛下,开平公昨个醉酒,闹着要削减府里用度。”

朱允煐瞬间感觉到无语了,这个人设还真的是很符合他的大舅舅常茂,一点都没有什么表演痕迹。

要知道常茂可是常遇春的长子,一开始是继承郑国公爵位。但是这一位曾经和岳父冯胜出征纳哈出的时候,就是在军营不受约束,在纳哈出投降的酒宴上,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溃散。

这一位要不是因为是常遇春的儿子、大明当时的郑国公,说不定早就被贬黜或者治罪了。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当时老朱‘爱屋及乌’,看在小朱的面子上才大事化小呢。

要说纨绔,朱允煐身边绝对不缺少纨绔,他的家人、亲人当中有着大明最‘可靠’的纨绔。

“你让人过去说说,就算是咱出个面。”朱允煐开口,对王承恩说道,“你跟前办事靠谱,但是有那么点不可信的,就让人过去吧。”

伴君如伴虎,王承恩自然是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了。

在皇帝跟前从来都不缺少有能力有本事的人,但是这些人有些个时候也不一定可靠,也不一定是要重用的。这一次去‘传旨’的,基本上就是有去无回的类型了。

王承恩立刻说道,“陛下,奴婢跟前倒是有这般人。只是若是传旨太监过去了回不来,外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陛下,要不咱先让人给喂点药?”

朱允煐随意摆了摆手,说道,“也成,让人出了府门再说吧,咱的舅舅也不该脏了手。”

看看,朱允煐有些时候不需要将一些事情考虑的那么齐全,可是手底下的人肯定是会帮着朱允煐将一些个事情给考虑的更加完善。

有些事情朱允煐也能够感觉到一些情况,他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考虑的面面俱到,他也确实不大可能将所有的事情考虑的更加的齐全,那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

谁让他是皇帝呢,他站的位置太高,所以有些个事情朱允煐只需要高屋建瓴就好,其他人要是不能拾遗补缺,也就没必要在朱允煐跟前继续效力了。

谷 王承恩还是很可靠的,能力还算不错,最主要的是足够的忠心,这些事情朱允煐不需要担心那么多。

继续处理着公务,朱允煐忽然间忍不住皱眉起来,叹了口气的朱允煐也有些无奈了。

生老病死之类的事情他也是没办法控制的,看起来大明朝的武勋不只是在不断的换代,文臣这边也是需要有着不断的换代。

朱允煐忽然间忍不住笑了起来,自言自语,“咱皇爷爷最是喜欢那些当官的老死、病死任上,咱这边好一点,有些时候年老体衰、年老糊涂,还是让他们致仕,让他们回乡养老、含饴弄孙。”

忽然间,朱允煐想了起来,“丁忧这些也就算了,儒家文化以孝立国,这些伦理也是该重视。只不过想要沽名钓誉,那肯定是不行了。”

这件事情朱允煐还是比较重视的,因为这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还是屡试不爽的一个手段。

政见不合或者是想要所谓的养望,一些官员会选择‘致仕’,看似是远离朝堂,可是心思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既然是想要致仕,那就干净利落的致仕好了。”朱允煐忽然间笑了起来,有些调侃的说道,“还指望咱给你不断挽留,指望到时候能起复?”

这个章程得早点立起来,以后官员致仕、请辞,当然也会有些不允许,不存在他们想要退休、辞官立刻就允许。有些有大功的官员致仕,也是需要表明朝廷的重视贤才,需要不断的挽留。

但是既然退了,那就退个干脆,就不要再指望能够回到朝堂了,回去养老或者是追求个人的潇洒、生活的情趣就好,没必要想要通过致仕后回到朝廷就官升一级了。

嘿嘿笑着的朱允煐觉得自己还是很重视人才的,也确实是比较人性化的,不像他的皇爷爷只是一味的压榨那些个文武百官。

只是朱允煐这个皇帝,看起来也是很擅长上屋抽梯,绝对不给一些人去‘沽名钓誉’的机会。

这样的事情真的可以有,这样的事情朱允煐也是非常乐意这么做的,这就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事情。清流什么的,朱允煐可不会给他们什么机会。

这件事情也需要从长计议,这样的事情也确确实实是一个深谋远虑的皇帝需要做好的事情,这也是‘前车之鉴’啊,这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事情不断的在给他提醒。

王承恩只是低着头不说话,他对朱允煐是无比忠心的,如果皇帝要让他抹脖子,王承恩可以毫不犹豫的立刻抹脖子。

他也打心眼里崇拜朱允煐,他知道皇帝陛下是英明神武的,就算是太上皇也没办法和皇帝陛下相提并论。

所以皇帝陛下的那些谋略,必然是最好的,必然是对大明最有利的。谁敢阻拦陛下的新政,东厂的番子们可不会在旁边视若无睹。

继续处理政务吧,全神贯注的朱允煐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虽然依然无比繁重,但是好在现在也算是稍微的有着那么一些小小的改善了,这是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了。

老朱在废除丞相及中书省的时候,也是仿宋制设殿阁大学士,以为皇帝顾问。

朱允煐自然不会给内阁太多的权利,可是他也确实想着要稍微的轻松点。这些个内阁学士,基本上都是他的助手,可以帮助朱允煐稍微的减轻一点工作量。

现在的内阁也就是没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但是朱允煐也是在给内阁稍微提升一点地位。

决策权,那肯定是必须要牢牢的掌控在皇帝的手上,全国的奏章需要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而内阁,以后可以稍微的有点议政权,到时候将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可以让皇帝轻松一点,这一点自然是比较重要的,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朱允煐有些担心。

他对老朱不怀疑,也相信大朱的能力,对于自己的本事也算得上是有点信心。可是对于小小朱,或者是后世子孙,朱允煐多少还是有着那么一些小小的担心。

既然是这样,皇帝的权利也是需要有着一些小小的‘限制’,毕竟朱允煐也很清楚不是每个皇帝都是特别的英明神武,昏君什么的也是存在的。

所以提前准备一下,就算是有昏君的情况下,也应该不能影响朝廷运转,不能导致国家一片混乱。

在他的手里,内阁就是高级的秘书班,但是以后的话,说不定内阁可以稍微干点事情。

看看,一个皇帝也不是那么轻松,不只是需要考虑到现在的事情,也是需要考虑一些比较长远的一些事情了。

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这也是需要分情况的。

对于什么名声之类的,朱允煐确实是不在乎。说不定以后也可以考虑立个无字碑,将一些事情留给未来,交由后人评述。

但是他可不能什么都不管不顾的,不能是在一些长久的国策上不在意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必须要在他的手里出现框架、雏形,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应该有的样子。

继续做好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事情吧,这就是朱允煐现在的工作,这也是朱允煐现在应该做好的一些个事情,他乐在其中。

在朱允煐继续做着皇帝应该做的事情时,一队人马在官道上缓缓而行,朝着大明的权力中心进发。

有人迷茫,有人激动,有人可能是在期待中也是有着那么一些小小的紧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