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408 利益最大化

皇明皇太孙 408 利益最大化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408 利益最大化

感觉到朝堂上基本无事,朱允煐也比较心满意足,心里也是比较踏实的。这一年也过去了一半了,虽然不能说所有的事情都已经解决了,或者说没有什么工作重点了。

但是对于朱允煐来说,现在的他确实是可以开始考虑进行一些改革了。

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煐缓缓开口,不再打埋伏了,“市舶司诸事,爱卿们想必多少也是心里有数。”

很多人当然清楚了,就算是没有亲自插手、处理市舶司的一些事务,但是或多或少也听说过。更何况市舶司这一块巨大的蛋糕,也是无数人眼热了。

从最初的获利一般,随着海贸的规模越来越大,以及对于民间走私的严厉打击等等,市舶司的产出自然是越来越多了。自然而然,很多人也都是越来越在意这块巨大的蛋糕了。

户部的郁新立刻激动起来了,他一直都很希望将市舶司完全纳入户部所管辖。

朱允煐这个时候也有些得意的说道,“起初市舶司产出有限,太上皇虽未完全禁海,只是市舶司与南洋诸国联系也确实有限。”

这也是事实,如果不是朱允煐当初在瞎捣鼓,老朱还算有‘海禁’政策。这可不是说完全不许出海,只是出海的限制很多,大规模的商业贸易更难说了。有着的,很多的时候也是一些沿海地区的一系列走私等等。

这个时候机灵一点的赶紧站出来拍马屁了,虽然市舶司的基础是老朱弄出来的,甚至当初朱允煐捣鼓市舶司的时候,也是老朱和大朱大方的给出来了很多的资源。

只是现如今坐在龙椅上的可是英示皇帝,市舶司的产出越来越多,自然也就是要归功于朱允煐了。也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来英示皇帝的英明睿智,是他的高瞻远瞩才让大明多了一个财源,一个越来越有产出的财源。

朱允煐这个时候继续说道,“茶叶、瓷器、丝帛,多是大明产出。又有些许铁器,在海外也是颇受欢迎。只是朕也知晓,民间尚有不法商贩走私。对于这些人,朝廷自是要严厉打击。”

不少当官的就要担心了,大概是因为有些人可能是和那些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有些关系和牵连。或者干脆一点的来说,那些世家大族说不定背后的保护伞就是这些当官的。

朝廷本来对于这些人的打击是比较大的,现在进一步的严厉打击,那些人的生产空间就越来越小了。对于那些人来说,这显然也不是什么有利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果然有人站了出来,理论自然也是‘与民争利’。

在这些文官看来,朝廷就不应该去管这些事情。如果朝廷去插手一些商业活动,那就是与民争利。对于这些人来说,世家大族赚了钱,或者是商贾赚了钱,那是应该的。反正朝廷如果去管那些事情,就不是一个好事情。

朱允煐板着脸,严厉呵斥,“与民争利?那爱卿且来告诉朕,这利到底是让谁得了?”

御史站出来了,很严肃的说道,“起奏陛下,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不动于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与天同意也......”

这就是董仲舒当初告诉汉武帝的,大概的意思是上天授予万物是不同的。不过本质上是说自古以来享受俸禄者,就不能再拿出力人的份额,就不能从事工商业,也是得到大的就不能再取小的,这与天意相同。

可是在一些人曲解之下,他们不知道食俸禄者不得与民争利。他们看到的是与民争利只是朝廷,他们只是不希望看到朝廷拿走不部分的利润空间。

至于说什么‘不与民争利’,那是管不到他们这些官员的,这一条至理名言是管着朝廷的。而且这些人眼里,世家大族或者是商人,那才是民,其他人根本就算不上了。

朱允煐继续说道,“你也是读了不少书,这四书五经看的也比较深。以朕看来,当初太上皇对亚圣不满,这也是应该。不是亚圣教训出了问题,是你们这些不肖子孙歪曲圣人之言!”

朱允煐可不在乎这些不满,只是平静说道,“要朕看来,也是该好好的整理一下经典了。你们这些人,自己不通圣人教化,如何治理天下!”

也不管这些事情了,朱允煐只是平静的看着这些个文武百官了。不只是明朝,历朝历代的读书人,早就不知道歪曲了多少圣人的言论。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也根本不在乎那些事情,一个个说是遵循圣人的言论,但是做的是另一套。

朱允煐继续说道,“市舶司,当由朝廷掌控。世家大族、商贾,这些人也都是大明子民。汝等且记好了,大明富强,那些人方好锦衣玉食。你们也给朕记好了,汝等先是大明臣子,方才是一些人的子嗣、亲族,莫要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朱允煐继续说道,“诸如海贸之事,当有章程。那些个商贾等人,只是看到了一己之私,只是想着自己赚钱。朝廷当总揽全局,制定进出货物数目、种类,当定好价钱。”

不怪朱允煐这么霸道,单纯的就是因为他想着要利益最大化,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大明朝的茶叶、丝帛或者铁器等物,在海外是无比受欢迎和追捧的,价格自然也高。要是朝廷没有太多的限制,很多人都会涌入到这个领域当中。

这些人也都知道,一些个不算特别珍贵的东西一旦运到海外,那是几十倍的利润。他们可不在乎饥饿营销,也不知道价格保护。他们只是看到了利润,甚至可以做到价格战。

别人亏了,或者是朝廷没有赚到钱,那他们不在乎。

朱允煐在乎这些事情啊,他可不希望大明朝的好东西被便宜卖出去了。价格越高越好,越受追捧越好。反正大明的产品品质好,也缺少市场竞品,自然也就可以做独门生意了。

奸商不奸商的,朱允煐还真的不在乎,也根本不需要在意这样的一些细节。他需要的只是利益最大化,已经朝廷可以更好的掌控一些事情。

“此前朕就说了,市舶司进出货物,皆有商贾供货、散卖。”朱允煐平静开口,只是说道,“莫要再说与民争利之事,朝廷若是真的与民争利,这些事情也不会任由商贾来做。莫要太过贪心,那不是好事!”

不管底下的文武百官有没有什么不满,朱允煐在一些事情上是不会妥协的,他也不会被有些人三言两语改变一些主意。

说到底就是朱允煐要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某些利益被极少数的人得到,那显然是朱允煐无法容忍的事情。

徐辉祖这个时候也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所言极是,海贸虽获益颇丰,只是也十足危险。海上风浪极大,常有大船翻覆。再者就是尚有海盗、倭寇袭扰,若是朝廷不能派出水师,钱货也尚难安妥。”

这就让一些人想要吐槽了,徐辉祖很明显就是捧着皇帝。其他人做生意当然也是有风险的,只不过也不至于缺少了水师保驾护航就做不下去。

朱允熥可不管那么多,只是说道,“本王觉得你们这些人也是昧了良心!市舶司乃内帑、宗室产业,汝等此前言说宗室待遇太厚。若是再夺去市舶司,宗室何以自处?汝等,是要陛下担上苛待宗室之名?”

这又是一个胡搅蛮缠的了,这些人说皇帝与民争利,朱允熥就说这些人是要让皇帝承受污名。

实际上朱允熥这么做也没太大的问题,照顾好宗室也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事情。大明朝的宗室待遇相比‘以前’下降不少,不少文臣觉得是一个胜利。

毕竟太上皇时期,大明朝的宗室厚待是前所未有的。他们的‘斗争’,取得了一个胜利,是对宗室的胜利,也是让皇权有所退让。

可是如果这个时候再吵着抢走市舶司,真以为宗室没有半点力量了?

更何况市舶司当中还有不少武勋的力量,武勋可是看不上文臣的。真的要闹起来,武勋集团肯定会全力反抗。

真到了那个时候,估计不少文臣就要伤筋动骨了。真到了那个时候,少不了就是在朝堂上的激烈冲突了。

其实文臣大佬们没有说话,一些文臣站出来也是没有太大的反对的声音。更何况市舶司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很多人想来也是心里有数。

这不只是宗室的产业,也不只是武勋的利益地盘,这里面也是有着朝廷很大一部分的份额。顶多,也就是讲商贾或者世家大族挤出去了,没有让那些人占据最丰厚的利润而已。

反对什么的还算算了吧,因为这些人根本没有力量去对付一个个的庞然大物。

既然现在文官集团的力量还不够,那就不要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心思,踏踏实实的办好事情,这才是他们应该做好的事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