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447 吃螃蟹的人

皇明皇太孙 447 吃螃蟹的人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447 吃螃蟹的人

皇明皇太孙

作为锦衣卫,宋忠可以说比较有觉悟的。或者说他们这样特殊的身份,都需要有觉悟。

他们就是天子鹰犬、爪牙,他们很多的工作内容就是得罪人,是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如果遇到了皇帝心慈手软,或许还可以得到一个相对不错的结局。要是皇帝卸磨杀驴,也不需要有什么好奇怪的,这样的事情很常见。

只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哪怕是有着足够的危险,可能也不会善终。只是想到锦衣卫的权力,想到可以有着的风光,还是无数人趋之若鹜。甚至有些人也是有着侥幸心理,说不定那些不好的事情,就不会在他们身上发生呢。

更何况,现在的大明朝锦衣卫指挥使,看起来是可以有着一个不错的结局。

想当初毛骧是多么的风光,让无数文武百官闻之色变。就连权势滔天的胡惟庸,也可以说是毛骧‘扳倒’的。虽然毛骧只能远赴海外,但是好歹还是活着,子嗣也得以留下来。

而蒋瓛呢,只能说时运不济。先皇没能登基,蒋瓛也只能‘改换门庭’。好在现在也是提督东厂,看似是走了一些弯路,不过好歹也是位高权重,还是有些念想。

作为皇帝,朱允煐寻常情况下是比较好说话的,对于文武百官也是比较尊重。起码表面的尊重,朱允煐还是要给的,这也算得上是他的特点吧。

但是宋忠这样的家奴,朱允煐很多的时候不会和颜悦色。尤其是宋忠这样的身份特殊,时不时的敲打才是应该的,可不能给这些人任何翘尾巴的机会。

要不然的话,这些人就会猖狂。当初整治锦衣卫,除了他们办的脏活差不多完成,也是因为锦衣卫行事太过嚣张,这些人多少也是有那么些天怒人怨,以及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

所以现在的宋忠,也只能跪着。因为他面前的是皇帝,是一个越发适应了封建皇帝身份的英示皇帝,一个被不少人认为有早慧、擅权谋的英明皇帝。

居高临下,朱允煐看了一眼宋忠就问道,“哦?都回来了?”

“船已经在天津卫靠岸,捕得三百五十名青壮。”宋忠立刻回答,这些事情他心里有数。

朱允煐面不改色,随口问道,“这些个数字,可还准确?是在天津卫上岸的是三百五十青壮,还是说抓了三百五十个,但是有些个折损?”

宋忠头更低了,但是声音还是很清晰的,“回陛下,是三百五十名青壮在天津卫登港。”

有些事情就不用多说了,三百五十个登岗,至于说抓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死伤,或者是在路途上有一些没挨过去的,这就不需要在皇帝面前多说什么了。

甚至那些个抓捕这些人,会让多少家庭家破人亡等等,实际上现在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皇帝要看的是结果,一个看起来还算不错的结果,其他的暂且可以不用多考虑。

很明显朱允煐没有什么道德洁癖,他就是一个无比务实的性子。难听一点的来说,朱允煐是一个功利的性子,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品性。

而这些事情,大家或许也知道,尤其是宋忠这些人,更是清楚这些。

朱允煐微微点头,随即问道,“是在哪捕获的?”

宋忠连忙回答,说道,“回陛下,是在湓亨国所获。都是一些野人,衣不蔽体、不识王化。底下的人也说了,绝不是藩国子民。”

湓亨国,也就是在马来半岛,一个小国。而哪怕是小国,也是大明的藩属,起码表面看起来是这样。至于说有没有及时的纳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朱允煐之所以选择在这样的地方下手,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如果一些藩国对大明的态度不好。一方面可能说感觉到了大明的威胁,最主要的是朝贡的体系变了。

以前的朝贡,基本上是送上国书称臣纳贡就好。与纳贡的那些东西相比,可以得到丰厚好多倍的回报。更何况就算说称臣,实际上那些藩国国王该如何还是如何,不一定在意明朝。

可是现在呢,纳贡就是纳贡,大明朝基本上很少给与赏赐。

这样的亏本生意对于一些藩国的国王来说就做不得了,他们称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在大明的那些赏赐的份上。大明朝不给赏赐了,纳贡什么的自然也就不积极了。

朱允煐微微的点了点头,看起来做得还算不错,没有因为‘天高皇帝远’就胡来。

有些藩国和大明离心离德,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表面的体面,还算需要注意一下。

哪怕现在看起来是有着半官方性子的队伍去那些藩国捕奴,可是也不好大张旗鼓。还是要稍微的低调一点,除了朝廷方面坚决不承认之外,少不了的也是要去热带雨林抓些野人。

实际上现在东南亚地区很多的小岛上都是一些野人,那里的一些小王国本身就算很小的规模。而那些地方的一些土著野人,也根本没有任何的家国概念,基本上还算氏族、原始社会。

不要说现在是大明朝了,就算是数百年后,很多的地方也是几乎没有开化。

朱允煐平静点头,随即说道,“如今辽东也开始变寒,莫说那些野人了,就算寻常大明子民,也不见得能承受。且将那些野人安置在山海卫。”

山海卫,也就算以后的山海关。

虽说在隋朝的时候,这里就是渝关关城,到了大明的时候,徐达更是在这里。在古渝关东六十里移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实际上现在还算不上,毕竟山海关虽然比较雄伟,只是也没有那么夸张。最主要的是大明朝的数次北伐,早就让鞑子追亡逐北,暂时没有太大北边来的隐患。

宋忠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就不能多发表建议。哪怕山海卫那边也是足够靠北了,可是总好过直接将那些野人送去辽东的苦寒之地吧。

实际上宋忠心里也是嘀咕,他其实也是知道大明朝地大物博,很多地方的气候不同。但是他手底下的那些锦衣卫可是送来情报的,对于热带地区等等,宋忠就很难理解了。

说到底,还是时代的局限性,是因为现在的信息还不够爆炸。

宋忠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的事情,只要办好了皇帝交待的事情,这也就足够了。

在宋忠离开后,朱允煐小声自言自语,“我,到底是放出开了什么样的恶魔啊!”

以后的史书上,说不定会有一些记录,说不定朱允煐就要成为遗臭万年的存在。只是他也就算稍微的嘀咕两句就算了,他做好的决定,不会轻易改变。

哪怕大明现在不缺少土地,可是朱允煐需要提前为后世子孙打下一些基础。将北大荒,稍微的给开发出来一些。这样后世子孙土地不够用了,大概能想到辽东这块宝地。

大明的子民不能去这里受罪,那朱允煐也只能用一些看起来极其不光彩的手段去开发这些地方了。良心不安什么的就算了,朱允煐没有那么伟大,没有想着‘世界大同’。

只要大明富强就好,只要华夏能够持续强盛,这对于他来说也就足够了。

其他的事情就不需要那么特别的在意了,这一点朱允煐自然也是心里有数的。该如何做,他清楚。更何况就算有人骂,以后朱允煐也听不见啊。

还是继续办公吧,这对于朱允煐来说更加重要,这也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应该有的品质。

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武英殿外,王承恩自然也看到了。哪怕双全是老朱的贴身太监,说曾经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只是现如今想要进武英殿,该求见还是要求见。

在听到王承恩的传告后,朱允煐微微点了点头。双全这个时候过来,自然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要是没有老朱的旨意,给双全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擅闯武英殿。

看起来老朱的消息还是非常灵通灵通的,朱允煐这边知道了消息,老朱也就知道了。

“让皇爷爷准备好晚膳吧,就说咱这边还有些折子没批好。”朱允煐指了指案头的奏章,对双全说道,“今个让太子回东宫吧,有些事情太子不好听到。”

双全连忙说道,“启奏陛下,太子殿下今个就在东宫。”

看起来老朱也很清楚,有些个事情还是不适合小小朱太早的接触。说到底就是小小朱的年龄太小,有些事情也是过于阴暗,甚至是所谓的有伤天和,就不让小小朱现在就接触吧。

保护好皇太子,这绝对没什么问题,不只是老朱在意这件事情,皇帝也很在意这件事情。

回到乾清宫的双全自然是赶紧禀报,而老朱微微皱眉,“皇帝的案头有很多折子?”

“回皇爷,陛下案头的折子很多。”双全连忙说道,“奴婢也不敢乱瞧,只是以奴婢看来,陛下还有数十份折子没有看。”

老朱就纳闷了,奇怪的自言自语,“那还就怪了,这时候能有多少折子?也没多少大事。”

话虽然是这么说,不过老朱还是交待,“皇帝喜欢吃螃蟹,让人备好了,黄酒也备好了。令人去候着,皇帝忙完了,就立刻传膳。”

皇帝吃的东西有点‘奇奇怪怪’,比如说皇帝对于螃蟹情有独钟,不少人也是‘莫名其妙’。

大闸蟹什么的,在这个年代可不算吃香。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一个什么话都说了的周先生会佩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不知道以后阳澄湖大闸蟹卖的价格高,会不会有很多人牵强附会和英示皇帝牵扯上什么关系。

毕竟现如今的大闸蟹,甚至连普通食品都算不上,和鲜鱼价格差不多。

虽然皇帝喜欢吃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只是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大闸蟹这东西不是主流,也不算是没有人吃,就算皇帝口味比较独特而已。只要皇帝喜欢,多备些就是,现在就是吃螃蟹的季节。

朱允煐依然是在忙碌,可以肯定的事情就是哪怕他很勤政了,只是奏章也没能一口气批完,估摸着明天还需要继续努力了,将这些事情给收尾掉。

而看到皇帝忙完了政务,早就候着的小太监们自然说赶紧向乾清宫传递消息,可不能饿着皇帝了。要不然太上皇会心疼,他们这些个下人就别想好过了。

朱允煐心情不错,这些个动静自然瞒不住他,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这些大概就是老朱的舐犊之情了,这样的事情对于朱允煐来说也不陌生了,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套路,老朱一直都是生怕他的宝贝孙儿饿到了。

到了乾清宫,朱允煐立刻眼前一亮。那些个传膳的太监、宫女都只是刚离开,一些个好东西自然也就是被朱允煐看到了。

“嘿,这还真不错。”朱允煐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今个,这可是有人给咱剥蟹?”

这自然不用多问了,很多人都是想着表现呢,给皇帝剥蟹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待遇。

也是因为皇帝喜欢吃螃蟹,宫里宫外不少人都是在研究呢。找更好的大螃蟹进贡,或者是想着凭借着烹制螃蟹、剥蟹等技能被皇帝看到。

这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对此朱允煐更是早就心里有数了,也都习以为常了。

看到小朱,老朱的心情很好,“看看,这些个大螃蟹都漂亮,咱看在眼里一个个的估摸着都有半斤重,就你说的那些个膏肥的。”

“皇爷爷就莫要多吃了,这玩意儿性寒。”朱允煐立刻给老朱倒了杯酒,说道,“咱爷孙两个先喝一个。”

老朱自然更加不会反对了,这也算是他和小朱相处的方式之一。小朱小时候就经常跟着老朱一起用膳,小朱大一点的时候,不是给老朱倒酒,就是陪着老朱喝酒。

除了现在的老朱更老了、小朱也变成了英武的青年,其他的似乎也没有太多的变化,这一幕在老朱眼里,也是最让他觉得人生无憾的事情之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