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463 老朱家的特点

皇明皇太孙 463 老朱家的特点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463 老朱家的特点

武勋们的心思,朱允煐多少也是知道一些。武勋们的,其实也不难猜测和理解。

说到底就是朱允煐的一些改革,这也是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武勋们的利益,显然也是在摊丁入亩这方面是受到了影响,而且还是不小的影响,这些人的田地可不少。

哪怕是常茂、徐辉祖,他们和朱允煐的关系无比紧密,他们自然是朱允煐天生的盟友。他们对于朱允煐的改革,可能是没有太多的意见,因为他们是皇帝的舅舅、是太子的舅舅。眼前的这点得失,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只是对于其他的武勋来说,哪怕看似是和皇室也有不少的联系,很多武勋也都是和皇室有着各种联姻。但是那可只是普通的宗室,和皇帝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咱们也都是自家人,咱也就不瞒着了。”朱允煐笑着开口,说道,“武勋多有赐田,咱的意思是这些都是不纳税的,这也是朝廷对于功臣的赏赐。”

徐辉祖立刻起身,对朱允煐说道,“陛下,如此一来,武勋虽是不会反弹。只是长此以往,臣怕不少武勋要接受投献。”

徐辉祖这样的担心,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投机取巧之类的事情,很多人无师自通。

不要说武勋了,就算是此前的一些读书人也都是这样。考上了秀才,自家人名下的田地要放在秀才名下。一旦成为了举人,乡里乡亲的恨不得都要将田地给投献过来。

这一切自然也就是有利可图的,这一切自然就是因为可以避税了,聪明人实在是多着呢。想要钻政策的漏洞,对于一些聪明人来说,也算得上是得心应手了。

朱允煐笑着开口,对徐辉祖说道,“咱也不是偏私的人,朝廷优待士人,免了不少有功名的士人赋税。朝廷优待士人,自然不能忘了这些为国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武勋。”

一碗水端平,朱允煐自然是要这么做,文武的均衡对于朱允煐来说也是应该的。

哪怕现在的文臣集团开始起势,不再是开国之初经常被武勋按着捶了。只是武勋,始终是更强势,这也是符合一个王朝初建的规矩。

“咱也知道少不了有些投献,自然也要学学给有功名的人免税的规矩。”朱允煐笑着开口,说道,“少免些税就是,按照品级规定免税田亩之数,这也就差不多了。”

尽善尽美是不存在的,只是朱允煐也是需要稍微的做一些限制,不能一味的膨胀。

朱允煐继续说道,“不只是士子、武勋,宗亲这边也是要限制免税田亩之数。咱推行摊丁入亩,自然是避免土地兼并,可不能到了最后百姓依然无田可耕,田地全都是在文臣武将宗室手里。”

听到朱允煐这么说,徐辉祖立刻高唱赞歌,“陛下英明!”

英明不英明的,暂且不说这些好了,这也是自说自话,或者是不少人的个人评价而已。

现在徐辉祖在说朱允煐英明,自然也就存在有些人肯定是要骂朱允煐昏庸、残暴等等。

没关系的,朱允煐还真的不是特别在意一些名声。只要不说那种沽名钓誉的就好,只要不是跑到朱允煐跟前对他一顿狂骂,朱允煐还真的不是在意一些私下里的评价。

常茂这个时候则说道,“陛下,咱在辽东的庄子,这可怎么算?”

朱允煐笑着开口说道,“免税,辽东那边苦寒,眼下是没办法开地的。朝廷不只是要给你们免税,还是要给你们一些补贴。一应农具、耕牛,朝廷自然是要负担的。”

常茂一愣,随即眉开眼笑的说道,“陛下,朝廷赏赐了田地,还要赏赐耕具?”

朱允煐笑着点头,“辽东开发,这可是百年大计,朝廷自然要鼓励。不给武勋更多好处,何人去耕地啊?你们去南洋抓捕田奴,还要供他们吃食,可是不小的负担。”

这话也就是有些人私下里说说而已,其实大家也都是知道怎么回事。

朝廷这边肯定是不许‘蓄奴’,尤其是不许将大明的子民当做奴隶。只是对于一些人,没必要在意那些事情了,也是可以稍微的‘残暴’一些的。

常茂知道这些,他就是下南洋的主力军之一。而徐辉祖也知道,他不赞成但是也不反对,为了配合皇帝的计划,他也是安排了家里人去参与这件事情。

很明显,大家对于这些事情都是心里有数的,也都是在给自己的脸上‘贴金’。

辽东大开发,这显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需要持续的资源的投入。

这个时候如果不给武勋更多的动力和好处,他们显然也就提不出来什么热情了。朱允煐这么做,自然也就是持续的加温,让更多的人、更多的物资朝着辽东开始倾斜。

民间的力量暂时是顾不上的,中原腹地、湖广之地等等地方,现在还有不少的土地没有被进一步的开发好,没有被利用好,人少地多的现象还是有一些的。

那这个时候也就只能是指望武勋了,武勋的资源可不少,不能让他们只是吃喝玩乐,也该拿出一些资源去辽东。

常茂笑了起来,他抹着大胡子说道,“陛下,那咱回头再让人去南洋一趟。要咱说,没有一千、八百田奴,咱的地开不出来。”

“也要稍微体恤一些,莫要都给用残了。”朱允煐稍微提醒一下,说道,“外头可没有少说咱残暴、堪比桀纣的。”

常茂这就嘿嘿笑了起来,只是在装傻充愣。外头确实有这样的议论,尤其是那些个喜欢圣人之道的,都觉得他们的这个英示皇帝有些地方确确实实是有着一些堪比桀纣的残暴。

劳改制度,这和朝廷的徭役还是有区别的,但是劳改制度算得上是英示皇帝的杰作之一了。

徭役,那是朝廷强迫平民百姓彩玉一些劳动。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现象,很多人也都觉得很正常。就算是现在的大明,也是有着一些徭役的。

比如说里甲役,里甲役即一里的事务,二为均徭,即供官府经常性的差役,三为杂泛,为临时派遣的一切差役。

就算是那些文臣,也没有觉得徭役没什么不应该。顶多也就是不能名目繁多、严苛残酷,这就是大家对于徭役的理解。

可是这个劳改的话,要不是英示皇帝的提议,很多的囚犯只是在牢狱里混吃等死、不见天日。但是现在呢,除了一些极轻罪行的犯人之外,大多是都要被送去劳改的。

修桥筑路不算什么,种田开地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修筑城墙等等,这也是劳改的常见形态。甚至一些危险性极强的开矿等等事情,都是一些重犯、死刑犯的工作场所。

不少文臣自然就是有意见了,觉得朝廷这么做是有些残暴的,只是他们的意见好像也确实没什么用。朝廷该劳改,还是要继续劳改,谁让大明百废待兴,也确确实实是缺少足够的劳力,尤其是危险性极强的工作,更缺人。

除了这些个劳改,很多人也都知道朝廷早年打釜山、攻东瀛,抓了不少人在矿上呢,死伤也是比较大的。

徐辉祖和常茂对于这些事情也是心里有数,甚至可以说比起绝大多数的文臣都要更加的了解其中的门道。

这些事情他们暂时还是不好多说什么,这件事还是难得糊涂比较好,尤其是当着皇帝的面,自然也就不能多说什么。打了皇帝的脸,那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朱允煐笑着摆了摆手,对常茂和徐辉祖说道,“如今武勋这边也是多少有些埋怨,咱也是知道的。咱大明武勋,还是以中山王府、开平王府为首,还是要二位帮着咱盯着些。”

常茂和徐辉祖自然也是连忙点头,徐辉祖现在本来就是军方大佬之一,更是徐达的嫡长子。他出面坐镇的话,徐系一脉的武勋要是敢和皇帝扭着来,那真的就是自绝于徐系了。

而常茂就不用说了,作为皇帝的大舅、常遇春的嫡长子,哪怕常茂现在在军方没有什么具体的职务,看起来也确确实实没有太多的能耐。但是他出面的话,很多人都知道这是皇帝的意志,常系上下可不敢多说什么了。

更何况常系在军队也不是没有力量,蓝玉就是常系的代表,虽然他也有能力自立山头。

常系现在的情况特殊,也是因为宋国公冯胜,这意味被老朱认为‘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冯胜居于第三’的允文允武的大将,他的宋国公的爵位可是常茂的嫡次子继承的。

也别忘了冯胜的侄子冯诚,那也是皇帝的亲妹夫,这些人现在也都被英示皇帝牢牢绑在战车上。

厉害的武勋,一个个的要么是英示皇帝的至亲,要么就是受了朱允煐天大的恩惠。

比如说蓝玉和冯胜,他们以前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算得上是‘无后’。可是现在呢,爵位传承有序,他们现在也都是有着自己的香火了。要不是皇帝的恩赐,哪有这样的待遇。

朱允煐心情不错,武勋这边的情况,还真的是不需要太过担心。毕竟武勋的几个大佬,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他们都是会和皇帝同进退的。

也别忘了朱允煐也不是一个劲的打压武勋,虽然摊丁入亩确实是会限制武勋们去土地兼并,但是这些人的一些基础的利益,朱允煐还是会保护的,自然也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人强力反弹了。

常茂和徐辉祖得到了皇帝的提醒,他们自然也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这也是朱允煐将他们叫到武英殿的原因。

有些事情都已经明说了,朱允煐也很相信徐辉祖和常茂的能力和忠心,自然也就不需要在这件事情上多说什么了。

至于宗室的情况,估计确实是有宗室有些牢骚。但是不管是老朱出面还是小朱出面,任何反对的声音实际上都是可以被镇压下来的,宗室实际上发不出太大的声音。

而且朱允煐既然可以照顾士人的利益,对武勋也会比较厚待。那也就没有理由对宗室苛刻了,顶多也就是照葫芦画瓢,对宗室土地兼并做一些限制,按照品级规定免税的田亩数量就是。

朱允煐在武英殿办着国朝大事,在进一步的去确定大明王朝的一些国策,他在努力的治理着江山。

小小朱大呼小叫,跟着他的表哥表弟在宁国公主府为非作歹,玩的那叫一个畅快、那叫一个开心。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小小朱当然会非常开心了。

“父皇,太子这般闹,英儿怕是要说了。”朱珠坐在老朱身边,亲昵说道,“咱记得英儿小时乖巧听话,怎么太子就这般爱闹。”

老朱乐呵呵的,说道,“太子这般好,咱跟着照看也能动动筋骨。英儿小时就是太规矩、太聪慧,咱不喜欢。”

朱珠懒得多说什么,只剩下只翻白眼。真的要是不喜欢,那恨不得每天都要看到、每天都要抱一抱,要不然就吃不好饭、睡不踏实。

真要是不喜欢,小朱就算不乐意坐在老朱背上,老朱也一个劲的要求驮着小朱在床榻上爬来爬去?

“皇爷爷,估计太子是随了臣妾。”徐妙清也凑趣,说道,“臣妾小时候颇为顽劣,也喜欢爬高下低的。”

老朱就不乐意了,只是不好发脾气,“皇帝小时候看似规矩、乖巧,只是也顽劣。咱记得他以前要爬大殿,也曾站在案几上往下蹦。咱养的鱼,就给他祸祸完了。”

朱珠也是直点头,这是咱老朱家的子嗣,没有常家什么事。至于徐家,也不要多想,就是咱老朱家的!不管怎么看,都是咱老朱家的子嗣,从骨子里像!

徐妙清这个时候还是什么都不要说的比较好,这一次凑趣算是不太成功的。只是她也不需要担心和害怕,皇爷爷是什么心思,她心里清楚。

说到底就是老朱家极端护短,更何况小小朱的身份特殊。只有老朱家的特点更加明显,那才是最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