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466 年终

皇明皇太孙 466 年终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466 年终

皇明皇太孙正文卷466年终眼看着一年就要到头了,对于朱允煐来说,这个时候自然也就意味着更加的繁忙了。

先不说摊丁入亩的事情本身就是在有序的进展,只要大体的方针已经制定了,现在是在不断的完善细节,问题实际上是不大的。

毕竟这件事情朱允煐心里早就有了章程,具体如何制定制度,他也是心里有数的。而具体的执行,或者是修改等等,堂上的文武百官也是可以帮忙的。

说到底就是现如今大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还都是有一定真才实学的,基本上也都是做过事实了,不存在太多不知民间疾苦的事情。

这自然也就意味着朱允煐可以不用操心太多,心里可以稍微踏实一点。

只是说到底作为皇帝,朱允煐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根本就不要想着什么偷懒的事情了,很多的事情都是需要等着他来做决定呢。

吏部就不用多说了,本来年底就要对很多的官员进行考评,这还真的不是什么小事情。

也包括户部,国库里的银粮、一年的支出或者财赋收入等等,朱允煐这个时候肯定也都是要过过目的,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马虎大意了。

就算是刑部兵部等等,一个个的也都是没办法闲下来,该核查的核查,该调查的调查,一个个的都没办法让朱允煐安心。

而礼部这边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少,比如说考虑年尾的各种祭典仪式等等,以及英示三年即将到来,这可是有春闱的,这也是不折不扣的大事了。

工部也没办法闲着,还要考虑国家一些重大的工程等等,他们知道英示皇帝对于这些事情无比的重视和在意。

这一切都意味着朱允煐根本没办法偷懒,这一切也都意味着朱允煐需要在这段时间更加的忙碌了。

好在对于这些事情,朱允煐是乐在其中的。他不怕忙碌,就怕闲着什么事情都没有,那才是朱允煐认为的最不好的景象,那也是最难让人心里踏实的一件事情。

看到小朱很忙,疼孙子的老朱也闲不下来,时不时的就来到武英殿,或者是干脆让人将奏章给送去乾清宫,他直接批阅了。

和以往不同,如果是以前的话,都是朱允煐批完了奏章送给老朱过目、审核,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老朱是不会去改变小朱的一些决定。但是现在,老朱是放心小朱处置朝政了。

这个时候的老朱就是直接批阅奏章,两个皇帝一起办事,自然也就意味着办事效率的提升了。

“皇爷,殿下请旨,还望皇爷做主,钦点主考官。”王承恩规规矩矩的跪好,说道。

老朱放下手里的毛笔,看向王承恩,“让咱做主?这皇帝是真的懒了,朝廷的抡才大典,该是他来做主。他点的主考,必然是要重用。回去告诉他,咱不做主,他自己做主。”

王承恩露出讨好的笑容,说道,“皇爷,您可别为难奴婢了。皇爷若是不点出人,让奴婢不许回去。皇爷,太子殿下就在英才殿,陛下说他扣着呢。”

老朱哭笑不得,笑骂着说道,“主子是什么德行,奴婢就是什么德行!咱记得以前让你去跟着英儿,就是觉着你是个谨慎的性子。这十几二十年,你看看你成了个什么德行!”

王承恩在这个时候自然也只是笑了,他还是很感激当初被送去当时的皇太孙身边。

老朱想了想,问道,“皇帝对主考可有什么要求?咱这两年也没处置朝政了,朝堂上的一些个文臣武将的,咱也不太了解。”

王承恩笑的更谄媚了,说道,“皇爷,陛下说了,皇爷对朝上必然了然于心。陛下说了,若是皇爷推辞,他待会儿自个过来。皇爷也说了,他想要老成持重之人。”

“茹瑺吧。”老朱没多想,直接说道,“上一次科举是茹瑺主考,这一次也该是茹瑺主考。到底是英儿的吏部尚书,又是一个新人。朝上的老人还不少,未必都是服气茹瑺。给他个机会,再去主考一次。”

王承恩自然是跪着乖乖听话,这些事情他只需要做好一个传声筒,不需要有任何的主见。

老朱这个时候继续说道,“若是朝上有人反对,让皇帝顶着就是。茹瑺最是了解皇帝的心思,该取什么样的士,他心里有数。就算眼前不好用,过个五年、十年,就该有些人能露头了。”

王承恩拍着马屁,说道,“皇爷深谋远虑......”

“拍什么马屁!”老朱没好气的笑骂着,“你自个说说,皇帝是不是也属意茹瑺?”

看到王承恩点头,老朱笑着说道,“回去告诉皇帝,有些个事情就不要想着常规。茹瑺主考了一次又如何?茹瑺有那个能耐、有那个本事,皇帝也莫要固守陈规。皇帝,就要行常人所不能行,得有些魄力和远见,其他的莫要管了。”

其实老朱多少也是能够明白朱允煐的一些心思和想法,也还真的没有在意一些个事情。

比如说这一次老朱觉得茹瑺主考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小朱其实也是觉得茹瑺主考是挺好的事情。只是小朱担心的地方,就是茹瑺此前已经主考过一次了。

只是这个时候,老朱根本不在意什么常规不常规的,该办事的时候就要踏踏实实的办事。

王承恩回来了,带来了老朱的一些建议,朱允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起来大家都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啊,所以大家对于一些意见,也算得上是不谋而合了。

“茹瑺到底也是比较合适,他过来的话,咱取士也是有着一个延续性。”朱允煐笑了起来,说道,“前两科的科举,就算没有什么惊才绝艳的大才,也该是有点可用之人。”

这就是朱允煐的心里话,他也确确实实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

虽然现在的科举,基本上也都是四书五经,看起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文科生’,甚至很多人也只是会四书五经,是所谓的‘高分低能’。

但是朱允煐对于科举、对于高考,从来都不会抵触和反对。没有什么所谓的完美的筛选人才的办法,他只能选择那么一些个看起来比较公平公正的办法了。

比如说科举和高考,还是可以筛选出来不少人才,可以筛选一些个比较聪慧的人。

这都是朱允煐应该做的事情,对于科举他暂时没有太多的改变的想法。顶多也就是对于四书五经,该取的地方还是要取的。至于说一定的糟粕,也是需要稍微的改一改。

比如说老朱就喜欢八股,觉得这样是取士的最好办法,这里面自然也是有好处也有坏处。

其实真的要说八股取士,还真的也就是老朱开了个头而已,八股取士真正的形成也是在成化年间的事情了。

所以这意味着朱允煐现在需要稍微的去改变一点,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这自然也就意味着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总体来说也不是说已经形成了祖制,根本不容改变的。

这对于朱允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他只是需要稍微的做那么一些问题就好。

政策的延续性,通过英示皇帝登基后的两次科举取士,很多人也可以从中看出来一些端倪,可以看出来朝廷现在取士的一个方向,也意味着很多聪明人知道该学什么。

毕竟朱允煐现在也不好直接干净利落的完全的改变科举的一些方向,他也只能是在一定框架里稍微的做一点微调而已。

茹瑺被召入了武英殿,朱允煐直接开门见山,“这几日朝堂上也有人在朝着主考,明年的春闱可是大事,朝廷取士从来都不是可以马虎的事情。咱也不是很放心其他人,这一次科举,还是你来主持,这更好一些。”

茹瑺虽然心里激动,不过还是说道,“陛下,臣到底已经主持了一次春闱。”

“不只是咱属意你,太上皇也看好你。”朱允煐笑着开口,对茹瑺说道,“你到底是吏部尚书,咱也知道你也是该多建威望。再者,就是咱到底是新君登基,再有不少的心思和想法。你一直在咱的身边,知道咱的一些心意。”

听到朱允煐这么说,茹瑺也就觉得这确确实实就是他的责无旁贷了,少不了也有些激动。

说到底他是吏部天官,只是很多人也都是知道茹瑺能够成为文官之首,主要就是最早在英示皇帝身边,这也是让他的起点和机会比起其他苦熬的官员截然不同。

不少人也是有些不太满意的,或者可以说是无比嫉妒的。很多人都是在苦熬呢,或者说很多人都是一切都是在准备着大朱登基然后被重用的。

可是谁能想到所有人都准备好要当皇帝的大朱就那么英年早逝了,谁能想到已经给大朱搭建好的朝臣班底,很多人就失去了一定的机会了。

英示皇帝登基了,茹瑺这些人也就跳出来摘桃子了,让很多人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这或许就是命吧,茹瑺、严震直这些人的命好,只能是这个结论了。

朱允煐的心情不错,和茹瑺简单的沟通了一下,朱允煐心里也就踏实了不少。抡才大典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轻视,朝廷以后还需要有着更多的人才储备,就需要重视人才。

这不只是取士而已,这也是为朝廷的储备人才、官员做一次考核。哪怕朱允煐现在看起来不缺少有些能力的文臣武将,只是朱允煐从来都不认为他就应该沾沾自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朱允煐需要的地方就是不断的挖掘、培养人才,朝廷上也需要不断的有着人才的涌现。

在茹瑺离开了之后,朱允煐自然也就是需要继续办事了,他还有不少事情要做好。

在老朱和小朱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英才殿的小小朱一本正经的坐在椅子上。他的椅子比较宽大,他坐在上面简直就是坐在炕上了,但是也没有什么问题。

“大舅!”小小朱开口,说道,“表哥在哪?”“

徐辉祖立刻说道,“启奏殿下,徐钦也已返回凤阳。”

双全这个时候小心建议说道,“殿下,朝上只有君臣。”

“怎么就只有君臣?!”小小朱不满了,虎着小胖脸吼道,“太上皇、父皇,都有亲戚!咱是太子,咱也有大舅,咱还有舅爷爷!”

双全自然是连忙的跪下请罪,他觉得自己多嘴了。可是他也是没办法的,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自己瞎做主,这里头自然也就是太上皇的授意。

只是很明显,皇太子根本不买账啊。

看着徐辉祖,小小朱继续说道,“表兄回老家了吗?是祭祖吗?”

徐辉祖立刻说道,“回殿下,是。”

小小朱理所当然的说道,“双全,赐丧仪。”

这一下给徐辉祖和双全给憋得不轻,徐钦可是跟着他的三叔回老家祭祖,那可不是拜祭祖父,是拜祭曾祖父、高祖父。这个时候要说丧仪什么的,显然是不合适的。

只是纠正皇太子,他们显然也是没办法的,甚至可以说没有这样的权利。

小小朱也是一个人精,虽然有点后知后觉,“丧仪不对?”

双全跪下,小心翼翼说道,“殿下,中山王先祖也已仙逝多年,丧仪怕是用不上。”

小小朱一下子明白了,说道,“那咱回去和母后说,让母后做主。咱是老朱家的子嗣,双全,咱要是去孝陵可不可以?”

双全连忙跪下,更加恭敬,“回殿下,奴婢可不敢做主,此事该太上皇和陛下做主。”

“大舅,到时候你随我去。”小小朱理所当然,说道,“咱爹说了,咱外出你跟着,要不就是咱二舅、小舅跟着。咱爹出去,就是咱大舅爷爷几个跟着。”

徐辉祖表情严肃,只是一本正经说道,“臣领旨。”

皇太子要是出去,当然是徐系一脉的跟着了。他们是英示皇帝的臣子不假,只是他们也是毫无疑问的皇太子班底,天然的班底,是必须支持皇太子的!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