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054 银矿

皇明皇太孙 054 银矿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054 银矿

老朱赐给汤和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纸纱三千锭、彩币四十多套,赐给汤和夫人胡氏的物品也一样多,并且下诏褒奖,诸功臣无人能与他相比。

因为汤和很识相,去年就找机会想要告老还乡,这就是老朱期待的事情。

所以老朱给了汤和体面,在中都凤阳给汤和修建府第。在汤和巡视海防、奉命筑城后,现在可以告老还乡了。

宋濂等人就羡慕的想要流泪,当然宋濂现在已经寿终正寝了。但是在大明,军方将领告老还乡,老朱是乐见其成、给与鼓励的,因为他想要收回兵权。

文臣的话就算了,不压榨出来最后一滴油就别想离开朝堂。

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弄孙膝下、田园生活,安度晚年,这是很多士大夫的梦想。

但是老朱登基的时候就规定了,致仕需要打到七十。这两年老朱觉得七十还是太年轻,得七十以上。而且就算想要致仕,也需要亲自到京师面奏,吏部不批准也不许离开。

其实说到底,还是需要看老朱的想法,他需要的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自然是留在朝堂,不想留的,成全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也不错。

汤和告老还乡,冯胜在这两年基本上是被闲置起来,没有太多的重任。其实在凤阳老家,老朱也是在给冯胜建造宅院,冯胜距离告老还乡也越来越近了。

所以蓝玉和傅友德,他们成为了朝廷的重臣,是现在大明最重要的两大军方大将。

朱雄英还是一门心思的在忙着他的水师,偶尔去工部召见一些工匠。除了研究大船之外,也是在研究现在的火器。

他需要更加可靠的火药,最好是威力大一点,以及少受雨水的影响。也需要提升一下火器的可靠性,不管是火炮还是火铳,尽可能的要少炸膛,朱雄英还很想要组建大名鼎鼎的神机营呢。

常茂出发了,以郑国公常茂为首的大明勋贵,在洪武二十二年初春前往北平,这也是第一批人,为了迁都打前哨,这些人哪怕心里有些牢骚,只是在一道圣旨面前也不敢多说什么。

朱雄英依然是不去朝堂,他只是关心自己的水师和工部,只是在研究着自己的四夷馆。

宋讷这些老封建是欣慰的,皇太孙好武,这是很多文臣担心的事情。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皇太孙看起来也是很在意文治的,要让四夷知道大明的文治。

误会就误会吧,朱雄英是一点都不在意这些误解,只要对于他的计划有利就行。这些番邦蛮夷,他们需要在大明的文治当中迷失,他们需要在大明的繁华文明当中迷失。

若是有朝一日回到故国,这些人应该帮助大明王师讨伐不臣,管理好那些不识王道的蛮夷土著。

培养出来一批带路党也是很不错的,更何况这些人来做翻译,也需要慢慢的将当地的风土人情或者国家情况悉数说出来。

哪怕不一定准确也不要紧,这些前期的情报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更何况能够来大明留学,这些人都不会是平民,要么是出身富豪之家,要么家里就是有权有势的,掌握的信息还是比较多的。

朱雄英自认为还算得上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自然是不会去做。哪怕现在是做了一些看起来亏本的买卖,那也是在放长线钓大鱼,目的性很强。

作为皇太孙,颇受关注的一件事情,自然就是太孙妃的人选已经明确了,中山王嫡次女将成为太孙妃。与此同时,翰林院修撰练子宁嫡女将成为太孙侧妃。

看起来皇家的后宫,总算是要有着一个‘明媒正娶’的‘女主人’了。

皇帝的后宫,现在是郭宁妃在打理,但是她到底不是入老朱家家庙的人。太子妃过世后,吕氏在打理东宫的事情,只是身份一直是侧妃。

不知道多少文武大臣在担心,皇后也就算了,太子妃这边也应该扶正吕氏,或者让太子重新娶一个太子妃。

只是这么些年一直都没有什么动静,不管文武们怎么建议,老朱和大朱一概不理,他们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的,他们现在也没有急着‘续弦’。

作为太孙班底,李景隆再次来到了朱雄英跟前,“殿下,东瀛传来急报。”

朱雄英拿过信,仔细看了看封泥,随即打开信封。虽然他平常很多时候不动声色、表情很难让人琢磨,但是这一次就不一样了。

“表兄,立刻去练兵,统计我大明水师全部战舰!”朱雄英激动不已,对李景隆说道,“此事事关最大,由你和魏国公亲自操持,不得有误!”

说完这些,喜形于色的朱雄英就要起身。只是忽然间想起来什么,朱雄英说道,“你且去侯着,皇爷爷很快就会有旨意。”

朱雄英在老朱面前,现在是有些跳脱的。但是在其他人面前,这一直都是一个很有礼节、风度的皇太孙,很多时候看起来就如同皇太子一般温文尔雅。

只是这一次,王承恩等人气喘吁吁的跟着。他们根本来不及提前去帮朱雄英传讯,或者说提醒一路上老朱的妃嫔等等。

毕竟朱雄英的年龄不小了,平时朱雄英在皇宫也不会乱跑。就算是要出行,也都是宦官、侍女提前将沿途的妃嫔‘赶走’,免得冲撞。

好在老朱的妃子们平时居住的是东六宫、西六宫,冲撞的可能性也不是特别大。

但是皇子们诧异啊,皇太孙一路飞奔,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让皇太孙如此失礼。

守卫在乾清宫的侍卫们根本不敢阻拦,也没必要阻拦,太监想要提前禀报都来不及,因为朱雄英犹如一道风,径直冲入了乾清宫。

“英儿!”朱标有些不高兴,瞪了一眼朱雄英,“如此失仪,也不怕言官......”

朱雄英立刻跪下,高举手里的信封,“启奏陛下,孙臣领水师事,剿倭寇、伐不臣!如今,孙臣......”

老朱笑着用奏章砸了过来,说道,“混小子,想要讨喜,就去朝堂。如今在咱跟前,装什么装!”

朱雄英就委屈了,笑嘻嘻的爬起来,“皇爷爷,这是天大的喜事!若是真的,咱大明就不复银钱之忧。到那时,咱大明就不需要禁铜了,金银管够!”

这一下老朱严肃起来,朱标快步走来,一把拿走朱雄英手里的信。还没来得及看,老朱一把抢走。

朱雄英笑嘻嘻,说道,“皇爷爷、父王,此前我就说过,东瀛银子似是用不完。这几年孙儿可没少在东瀛派人潜入、招揽那些什么破落武士。手下的番子们尽心,总算是找到了蛛丝马迹!”

老朱和大朱看着信,一个个的表情很快狂喜起来。

根据信里奏报,去了东瀛的锦衣卫不断的渗透、整理消息,再加上从当地吸纳一些人员。

据说在百年前,东瀛大名大内弘幸往访石见国在参拜北斗妙见大菩萨之际。那里其实一直都是有银子,也是在采矿,只是效率比较低下。

银峰山,在所谓的石见国!

现在番子、工匠已经去考察了,那里有着一个巨大的银矿。现在规模难以计量,想要朝廷赶紧派人去调查、研究。

老朱哈哈大笑,颇为期待,“想来这几日还会有奏报送回来。标儿,你且管着朝堂的事情。咱得亲自掌管这事,水师、水师咱得要回来了,咱得兴兵了!”

朱雄英忽然表情一苦,找到了巨大的银矿,我应该受到重用、厚赏才对。怎么我辛辛苦苦攒的一点水师的班底,就要给抢走了?

算了,反正迟早是我的,先借给皇爷爷用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