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081 教化

皇明皇太孙 081 教化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081 教化

曾经的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老朱,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只是如今的李善长,没有了六国公首位的风采,他现在也不再是韩国公,而是削爵为民。

到了福隆宫,已经七十七的李善长看起来很是疲惫。

朱雄英还是爱才的,所以笑着宽慰,“王承恩,带李公下去休息吧,照料好李公起居。”

李善长有些气鼓鼓的,但是也算吃一堑长一智,“罪民谢恩。”

看着李善长被王承恩带走,朱雄英笑着摇了摇头。

对于李善长,老朱其实没少埋怨。老朱承认李善长的功绩,只是李善长有些不知进退,傲慢不已不说,外表宽厚温和,内心却爱嫉妒、待人苛刻。

哪怕老朱此前也是连番打压,不过李善长还是没有死心,还是想着起复。大概这也是居功自傲,以及淮西勋贵的领袖,号召力还是很大的,这大概也是他现在被发配的原因。

慢慢来吧,朱雄英也不指望现在的李善长能够如同当初那般尽心尽力。不过只要他能够处理好一些事情,朱雄英也可以轻松不少。

毕竟当初老朱外出打仗的时候,都命李善长留守,将吏顺从、居民安然,为前线将士运输兵饷、粮饷,从不缺乏。

常茂兴冲冲的来了,有些不太满意,“殿下,为何是徐允恭领兵出征?”

朱雄英笑着问道,“大舅,你也想要出征漠北?”

“谁不想啊?!”常茂理所当然的说道,“殿下,要不这职司就给臣吧。徐允恭此前只是练兵,还从未统兵在外。”

朱雄英其实相当无语,也有些头疼,“大舅,你改在津门卫坐镇。”

这也使得常茂愣住了,表情也是比较尴尬的。主要就是他算是猖狂惯了,这一次听说常茂要领兵在外,他就立刻跑回了北平。这算得上是擅离职守了,只是常茂真的不在意这些。

朱雄英语重心长,认真说道,“大舅,只要你看顾好津门卫,少不了你的功绩。”

常茂楞了一下,随即立刻追问,“殿下,可是要对高丽动兵了?”

朱雄英继续问道,“大舅也看出来了?”

常茂立刻开始傻笑,吱吱呜呜说道,“津门卫的粮草、兵丁越发多了,也多了很多水师。”

朱雄英有些侧目,本来在他的印象当中,他的大舅就是一个行事无度、不受约束的性格。现在再看看,朱雄英觉得他的大舅可能也有一些藏拙的意思。

有些时候稍微表现一下就好,只要皇太孙心里有数就行,常茂没有打算风头太盛。

他是太子的大舅子,是皇太孙的舅舅,先不说先父是开平王,常系如今又出了一个凉国公蓝玉。单单就是常茂这身份,也不适合领兵在外、掌握太多的兵权,外戚干政得提防。

常茂笑嘻嘻的,对朱雄英说道,“殿下,老二、老三过些时日也要来北平了,让他们去津门卫吧。臣不需那些军功,臣也看不上。”

朱雄英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也好,二舅、三舅分润一些军功,以后没办法封侯,累积点军功,也好封个伯爵、子爵。”

常茂这就心满意足了,他是大哥,国公位自然是他的。常遇春的余荫,大半也都是常茂得到。常升和常森的起点也很高,只不过基本上也就是练练兵,爵位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对于很多武将来说,打仗是好事,是他们封侯拜将的好机会。搏一搏,子孙的富贵也有了,荣华富贵什么的也都不是梦。

看到常茂心满意足的离开,朱雄英也笑着摇了摇头。看起来,还是小看了大舅,这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可能不是完全在藏拙,不过也绝对不是没有心眼的人。

朱雄英还算是比较骄傲和满意,有心眼、知进退,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常茂去学‘混世魔王程咬金’,这也没坏处。

要是多了一个胡搅蛮缠的帮手,在有些事情上还是比较方便的。朱雄英也觉得,说不定真的要给大舅一些信号了,朝着混世魔王的方向发展没坏处。

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对常茂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坏处。他本身就是常遇春的长子、袭爵郑国工,再者又是皇太孙的舅舅,这样的一个身份在朝堂不说横行无忌吧,起码一般的勋贵等人都不敢得罪。

大明马上就要多线作战了,这也是大明开国以来一直都是在进行的事情,所以也没有太大的压力。

比如说沐英和蓝玉,他们现在都是在西南镇压蛮族。而徐允恭,马上也要带着三千人马出征袭击漠北了。大明的水师已经开始集结,马上就要去为银山而战了。

东瀛必须要打,罪名是放任倭寇袭扰大明,所以大明王师要吊民伐罪。

高丽这个跳板也需要拿下,先拿下釜山地区。这也是高丽重要军事据点,主要是防范倭寇。

高丽的罪名也很大,前几年李成桂就来了一出威化岛回军,他也以此为契机,掌握实权的李成桂与新兴士大夫势力开始进行私田改革。去年冬天,李成桂更是杀了被逼退位的高丽王朝君主王禑。

更何况王禑的父亲王颛,在朱雄英的主导下,老朱可是一直没有赐谥号。李成桂是罪人、王颛和王禑父子两个也都是罪人,大明这是要帮助高丽恢复秩序。

对于大明来说,多线作战也算不上什么。除了自身兵强马壮之外,主要也是这些战争,都是局部的战争,都是有针对性的,大明现在也会尽可能的避免全面的卷入一些战争当中。

心情不错的朱雄英决定出宫转转,现在的北平还是比较萧条的。本身在大明,最初就是一个军事重地,人口数也算不上多。

现在虽然朱雄英先后带来了十多万工匠,迁徙来的移民、世家等等,现如今的北平还是不到五十万户人口,这是比较少的,也让朱雄英感觉到小小的压力了。

微微皱眉的朱雄英感觉到不是很高兴,看起来燕云之地离开中原太久了,所以这里的很多人都忘记了汉人的打扮。

穿袍子、戴耳环,或者衣襟左掩,这让朱雄英非常不高兴。

北方异族崇尚左,衣襟左掩,是为左衽。除了上衣左衽以外,胡服的下衣和足衣也与中原服饰明显有别。而在汉族传统习俗,死者的寿衣用左衽,不用布钮,而是使用细布带系死结,以示阴阳有别。

看着这些‘活死人’,朱雄英也确实觉得需要考虑教化的事情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的四夷官得先搬过来,国子监也要在这边建好。”朱雄英盘算着,有些压力,“事情还真的比较多,希望那些儒生早点开窍,这教育的事情、归属感的事情,得抓紧了。”

这些事情确实得抓紧,毕竟现在的大明需要尽快的将燕云之地、将辽东彻彻底底的掌控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很多的地方也就是纳入版图,但是掌控力度一般。

打仗的事情,可能是比较着急,是可以比较简单、直接的搞定。但是教化这样的事情,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有着特别大的改观。

这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这需要耳濡目染的改变,对于大明来说,北平这里暂时不需要担心,因为这里的地位即将改变。

倒是辽东的开发,朱雄英觉得得让那些俘虏多干点活了,大明的粮食目前不算多,但是也不算少。可是吃的每一粒米、每一个馍馍,都不是白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