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汉代当陈平 > 第一七五章 临淄行

穿到汉代当陈平 第一七五章 临淄行

作者:羽书金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1:00

第一七五章 临淄行

陈平看见当着自己的面就收下了礼物的吕媭,在心里叹息了一声,轻叹了一声,几口麦饭下肚,来不及休整,就匆匆踏上了去往临淄的路。

这还是陈平第一次去临淄,心中有点小向往,也有些小激动。

早在刘盈吕雉给他下达密令时,刘盈就笑着对他说道,

“‘西有长安,东有临淄’。

当我还是皇太子时,就看到过一篇描述齐都的赋,‘构厦殿以宏覆,起层榭以高骧,龙楹螭桶,山岜去墙”。

光看到篇赋我就有了想去齐都转一圈的想法,可惜一直都没能成行。

这次你去齐地,一定要把我的那一份也转出来。“

自打带着樊哙从长安出发时,陈平就是带着双重任务的,一是跟吴、齐两位诸侯王照个面,一是像当然郦食其出使魏王豹那头一样,顺便观察一下两国的情势如何。

汉代版的007,陈平光想想就觉得刺激。

对于吴国,陈平看得出来它的隐患之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那是几十年后的事,现在不用太过着急。

陈平是以少府的名义去齐国的。

少府是汉代管理皇室私财和生活事务的机构。像那次刘盈到上林苑为吕雉猎鹿,其具体事务的安排就是少府的手笔。

还有每年诸侯以朝贺的名义到长安去贡献酌金,酌金的管理也在少府的职责范围之内。

齐国除了酌金以外,和少府关系最深的主要有三样东西:漆器、铜镜和丝绸。

在很久以前,陈平就注意到过张丽和虞小妹对吕媭家的那些个铜镜很是喜欢。

听吕媭炫耀过,她的那些个铜镜是太后娘娘赏的,是三服官从齐地运往长安的。和市面上流通的不一样。

作为一个男人,陈平在那时就很想给张丽和虞小妹一人送一只正宗的临淄铜镜。

但作为一个儒者,陈平很早就想领略当年孔子的“闻韶之处”。

能把行天下路闻天下声的孔子都吸引得赞叹“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可见齐地的礼乐早在春秋战国或者更早的时期就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陈平一路向北,从南门进入的临淄城。进城后一路向东迤逦而去。

临淄就像传说中的那般富丽轩峻,楼叠着楼,颜色繁复的花纹不输于长安,但路却不如长安的笔直,反倒有些江南曲径通幽的韵味。

听曹氏说过,临淄城的生意和广陵的很不一样,广陵人好精致,店面食物都收拾得跟个快出阁的小娘一样;可临淄城却像个大气的沛县汉子,店面好看的做出来的食物不一定是最美味的,到临淄一定要找那些顾客多的。

一个店的口碑可不是白得的。

朝食时分,陈平在一个干净僻静的小店找了个不那么惹眼处坐下。

小店太忙,好半天都没等着小二上前来,他只得静静地观察着这齐地的人物风貌。

可没过多久,一个衣着青布长衫的中年男子不打招呼就在陈平的对面坐下,生生地挡住了陈平的视线。

那男子看着陈平说,“太公是个生面孔,你一进来我就注意到你了。”

陈平看他周身上下都收拾得干净整齐,先就对他起了三分好感,笑着应了两声。

青衣男子得了劲,嘴巴翻得更快了,“太公不是齐国人,我可有说错?”

陈平笑了笑,没有否认。

青衣男子卖弄道,“你猜我是怎么看出来的?我们齐国人最是注重礼仪,见了面一套礼是少不了的。

你看进门这些人就知道了。

可我看你从进店到坐下,一直都是店家朝你行礼,你都没有回过。”

青衣男子说得没错。陈平一开始也打算向店里的其他顾客回礼一番的,可就是别扭得慌,就应付过去了。

青衣男子是个话痨,“你一进门就向四处里打量,在看什么呢?”

青衣男子最后的这句话让陈平对他起了戒心,陈平回道,

“这店里没有女子来吃食。”

那男子笑了,“我们齐国女子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从来不轻易抛头露面的。”

陈平听了他的话,笑问道,

“我看你也不是正经的当地人,齐地口音之余还带着点西边的味道。”

那人笑了,正待要说些什么时,掌柜把一包吃食递给了他,打趣道,

“这方圆几条街,就数你最疼你媳妇,每次到这来都要买了带回家和媳妇一起吃,真是我们齐国人的好姑爷。”

待到那人走时,陈平问掌柜,“如果我没说错,齐地如些繁华富庶,一般人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外嫁。

刚才那人难不成千里迢迢地来临淄就为了一个人?这爱情也太感人了点。”

陈平靠近掌柜的耳朵,“那人是不是入赘了的?”

掌柜很不高兴,白了陈平几眼,就要开走,

“他娶的可是我们齐国田家的小娘,是从关中那头娶过来的。”

陈平有心疑心那小娘就是当年在函谷关碰到的田南,那小娘还曾在驿站里跳进樊哙的被窝躲避官兵的追捕来着。

陈平独自来临淄,人生地不熟的,有一个熟人正好给自己引路,很是为自己刚刚错过了一个好机会而恼火。

顾不得身上的乏累和肚腹内的饥饿,火急火燎地站了起来,就朝那人的方向去了。

好在那人走得不远,临淄城也不是十分地大,那人进了城西北一当街的宅院里。

那人的穿着打扮和这宅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汉代,大门对着大街的,都是些社会地位非常崇高者。陈平可以看得出,汉廷对这家人不薄。

陈平整了整衣冠,叩了叩户扃,出来一个半老的男子,一口纯正的关中腔,上上下下地打量了陈平好几番,才问道,

“你是谁?你找谁?你敲错门了吧?”

说着就要合上门户。陈平一把抓推着大门,笑着说,“老哥,我关中来的,是田南的娘家人,是来找子澜的。”

知道户主姓名的大概不多,但陈平不正宗的关中口音还是引起了那老者的警觉,他手上牢牢地握住门栓,对着内里喊道,

“子澜,有人找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