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汉代当陈平 > 第一八九章 探萧何(三)

穿到汉代当陈平 第一八九章 探萧何(三)

作者:羽书金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1:00

第一**章 探萧何(三)

那汉子的脸上的笑容有些僵,他对陈平说到,

“我们是有孩子的。俩儿子。

大儿子是在彭城之战中身亡的,那一年,他已经十六岁了。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出征前,他对我和老伴说,‘爷,娘,汉王军中最是赏罚公平不过的。

我一定要立大大的功,然后挣得功名来奉养你们。’

没两个月,就听到东边出事了。

我和老伴等啊等的,最后没等来任何音信,我们就知道,他没了。

那是个好孩子,如果他活着,哪怕只有一口气,他也会让人捎信给我们,让我们不要担心的。”

彭城之战陈平记得,刘邦的关中军和从巴蜀召集的军队,外加那些个后来投靠到刘邦军中的诸侯军,整整凑了五十六万人。

五十六万人,因着刘邦和他麾下大多数人的麻痹大意,被项羽用三万楚军打得落花流水的,如果不是那一阵狂风,恐怕刘邦都会命丧彭城郊外。

刘盈和鲁元都差点死于这场战役的余波,又何况像这老汉大儿子这样一个普通人家出身的子弟呢?

陈平在听着,听老汉的第二个儿子的故事。

大概是背地里把泪都流干了吧,陈平感觉如此伤心的事留在他眼里的,只剩下空洞。

他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

“那次大败之后,我们没等到大儿的消息,却听到了这头把征兵的年龄降低了的消息。

那时我二儿刚好满十四岁,就应征入了伍。跟着大伙儿到了函谷关外。

我家离萧相国家近,时不时地还能从相国那打听到他的一些事。

听相国说,我儿后来是成了骑兵了的。

骑兵的待遇前程更好,当年我随军的时候就知道。我和老伴很为他高兴。

再后来,听说荥阳破了,他也没了。

拖相国家子侄的福,我二儿落了个囫囵的全尸,得以魂归故里。就葬在我家不远处。每到逢年过节的,我和老伴还能去看看他。”

陈平听得直想哭,却因着“男儿有泪不轻弹”,眼泪在眼窝子里打了几个转,没有哭出声来。

大汉的百姓用他们的血泪筑就了大汉的万世太平,老汉和他的老伴落到如今的地步,还是朝廷辜负了他们。

作为一个朝廷中人,陈平没有提出去祭拜老汉的二儿,因为他觉得没脸去见英烈。

陈平把身上所有的银钱都掏了出来,放在老汉家的灶头上。

萧夫人却默默地把那些个金的银的收起来还给了陈平,只留下了零零碎碎的铜的。

离开后,萧夫人笑着批评陈平道,

“以前我听我家萧何说陈平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我现在才真正地感觉到真的如此。

你给那老婆子金的银的干什么?

别说是四周围的人,就是一陌生人看到她那形容,就知道她是个贫苦不堪的。

她要是拿着金银出去,定会让人疑心来自于不轨,被举报了吃两天冤枉官司不说,还得要我家去作保。

白白给她给我增加那么多负担干啥?要赠她钱财,都换了铜的再来不好吗?”

萧夫人的话说得在理,陈平心里有点惭愧。

还没完。

萧夫人说,“其实今天你不主动去她家,我也会拉着你去的。

我家老大人说过,老婆子家的事是他当相国以来的耻辱。

相国有替皇帝安抚百姓的重任,可是天底下还有许多像老婆子家这样的老兵还处于无所依的境地。

大汉初建时积贫积弱,连那些个功臣拿到手的也是打了大折扣的,朝廷拿不出任何的钱财来安置他们。

萧何说,曹参是守成之人,在谋略上少了那么一点。你是陛下和皇太后身边的人,希望你能替他了了这个心愿。

我家的那些个孩子我知道,他们无大才,你帮得了就帮,帮不了的话我家老萧的谋划。就凭他们好手好脚的样子,只要肯勤快一些,也比一般的百姓过得好些。”

陈平笑而不答。

萧夫人接着说道,“前段时间张良到宫中去探望皇太后,顺便给我家送了几只南瓜。

听说东陵瓜在长安城卖得个好价。

我瞅了老半天,除了卖相比我家地里种的好一点外,并没看到多少出彩之处。南瓜就是南瓜,就因为赚了张良的名头,生生地得了个肉价。

我一直没舍得吃,要不趁这次你拉回城里去,让张丽在酒肆里处理掉?”

陈平笑了,张丽把南瓜的商用开发到了极致,南瓜籽做成了小食不说,光南瓜本身就开发了数十种做法,蒸南瓜,煮南瓜,南瓜炖肉,南瓜饼……

就冲着东陵瓜的名头,陈平家酒肆也招揽来不少顾客。

对于萧夫人的馈赠,陈平心里很是感激。

可当东陵瓜一筐一筐地搬到陈平的牛车后,萧夫人说,

“集市上有做添头的,买得多可以便宜点,等卖出去后,别忘了把银钱给我结算清楚!”

陈平笑了,他被萧夫人算计了。萧何不让她打百姓的主意,她倒好,和陈平做起生意来了。

陈平摇摇头,在心里大叹一声,

“想我泱泱大汉,全民皆商,全民皆商啊——”

*

事不宜迟,得了萧何指点的陈平进了城后,南瓜都来不及卸,就让车夫匆匆忙忙地赶着牛车到了宫门口。

当刘盈和吕雉听了陈平在长陵邑和萧何家的所见所闻后,脸色也很凝重。

一向温和寡言的刘盈这时也说道,

“天下事,总是没有小事的。

听我父皇说,事情得一件一件地做,才能指望有做完的一天。

那个曹参,自从做代理相国后,成天介醉醺醺的,那天我和我母后找他来议事,他那一身酒气熏得我母后硬是呕吐了小半天。

劝又劝不动他,没办法,我只得隔三岔五地把宫里的酒往他那送,那气味我都快受不了啦。

他,朕是指望不上了。

眼目下最紧要的是,解决萧何家仆妇夫妻俩的生活,等过段时间,我给他安排个好差事,让他得自己最大的用处。

还有解决这些个伤残老军们的生计问题,朕就把这难题留给你,务必解决好。

有任何困难,朕都会全力帮你的。”

在陈平听来,刘盈的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这种赚民望的事,让陈平来做肯定有他的难处。所有的原因加在一起,就是朝廷没钱,不然刘盈自己就解决了。

第二,刘盈的最后一句话,是个无比动听的空头支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