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蜂子 > 第四章 第三十一节 教育家之子

蜂子 第四章 第三十一节 教育家之子

作者:放蜂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1:20

第四章 第三十一节 教育家之子

麻理子笑嘻嘻地说:“看来我们大家都是聪明人,噢,对不对,看透不说透,有点味道。对了,你们中国文化底蕴很丰厚,你的聪明是不是从你们的历史学来的?你给我们讲一个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一则故事吧!让我也能感知一下中国人的聪明。最好是讲一个你们河南人。”说罢,麻理子还以挑战的姿态看着蜂子。

蜂子说:“好啊,河南自古以来,独不缺人才。”

“不许讲传说,要讲有史料依据的。”

蜂子:“看来麻理子确实长大了,更刁钻了。”

麻理子倒显得落落大方,像是蜂子不是在说她一样。平静地说:“随便你怎么说,你讲不好,那可是被罚的。”

蜂子:“好,我今天就讲一个河南唐朝的一代名相姚崇,他是大唐名相,你们日本不是在很多地方都是学习我们唐朝的一切吗?当年你们可是没有少派遣唐使呀!”

亚美:“我们在说史,不要再夹枪使棒了。”

蜂子:“看来亚美小姐对我们中国文化确实有了大的精进了,边民俗哩语也知道不少。”

亚美笑而不答。

蜂子继续讲道:姚崇出生在河南洛阳地区,与陕西省交界之地,他一生政绩卓越,能力不凡,他以“不贪为宝”,为人低调、谦逊,是李隆基时期开创“开元盛世”的“救时宰相”。他可是一夜之间由地方官直接就当了宰相,原因是姚崇不仅能文,这个人武艺高强,生活简朴,为官清廉,尽管当了宰相,在京城也买不起房子,一家人只能住在郊外。

“你们支那还有这样的好官呀!”麻理子快人快语。

蜂子看了说:“麻理子讲话就是不够友好,在这儿,在我们中华的腹地还在夹枪使棒,看来人如果完全摒弃自我,何其难也!随你吧。”

亚美用胳膊顶了一下麻理子,看她一眼,那意思是说:“何必呢?”

麻理子心中不服,面有怒色。

蜂子说:“姚崇能够由地方官一夜之间被唐玄宗任为宰相,还是有其过人之处。打动唐玄宗的主要是两件事,第一玄宗召他到骊山参加军事操演时和他一起打猎,尽管此时他已经年纪不少了,但在猎场上身手不凡,还能看到少年之时的风姿,可见对他精于武学的传说属实。第二就是他的《十事要说》了,即使放在今天,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什么是《十事要说》?”麻理子果然时不时在反击。

“崇曰:“垂拱以来,以峻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可乎?朝廷覆师青海,未有牵复之悔;臣愿不幸边功,可乎?比来壬佞冒触宪网,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行自近,可乎?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戚里贡献以自媚于上,公卿方镇浸亦为之;臣愿租赋外一绝之,可乎?外戚贵主更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可乎?先朝亵狎大臣,亏君臣之严;臣愿陛下接之以礼,可乎?燕钦融、韦月将以忠被罪,自是诤臣沮折;臣愿群臣皆得批逆鳞,犯忌讳,可乎?武后造福先寺,上皇造金仙、玉真二观,费钜百万;臣请绝道佛营造,可乎?汉以禄、莽、阎、梁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蜂子也一点也不客气,直接用原文来表达。看着麻理子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蜂子也想缓和气氛。亚美见蜂子心动,不待蜂子开口,接话说:“你们古代的文法太难懂了。你给我们用现代化来翻译一下吧。”

蜂子说:“好。我也只是想背一下,看能不看背得下来,这段话是我不到十岁就会背的。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废除武后时所定的严刑峻法;息兵休战,不求边功;公平执法,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皆一视同仁;宦官不得干政;精简税目,废除苛捐杂税;皇族或外戚不得担任台省官;皇上应礼贤下士;皇上应虚怀纳谏;不再增建道寺、佛寺及宫殿;限制外戚参政。这十条治国理政的方略,同时也借鉴了武氏政权更迭期间一些明显错误之处。“十事要说”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从稳定政局、整顿吏治、改善财政三方面总结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申述了姚崇自己的施政纲领,为玄宗开元初年的施政提供了依据,得到玄宗的支持。“

这人好厉害。到今天,又有多少政治家还在重复着这些错误。“亚美接着话说。

是啊,一个人掌握权力之后,身边往往就会被一些势利之人裹挟,听到的都是爱听的,好听的,得到的信息都是被过滤过的,不可能得到真相。而且,一个国家对百姓的说教和宣传一旦过了头,就会被民意和绑架,你们日本目前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是好朋友,对这个问题我也有如实相告的权利。“

麻理子说:”这是你们男从的专长,我们女人不擅长政治,但是,我们会听天皇的,会听国家的。“

蜂子:”随你的便吧!只要你高兴,但如果你敢来犯我中华,我也绝不会客气。“

你敢!“麻理子早就受不了,终于爆发出来。

谁想,此时的蜂子早已经不是在日本学习语言时的少年人了。

他就像是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慢慢地讲道:”姚崇而且这个人不贪恋权力。最能够体会到那种高处不胜寒之感。公元716年,仅仅当了三年时间的宰相。九惶恐不安,多次请辞。并推荐广州都督宋璟继任宰相。他虽为名相,居然要辞职,你们知道原因是什么吗?后世有一个说法,原因就是他虽是一代贤相绻,教子无方。”

“子因父强,老子这么厉害,那有这么不争气的儿子?!”麻理子还在生气。

“哦,麻子理小姐知道我们中国都有哪些大教育家呢?”

“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朱熹,王阳明,还有一个你十分推崇的王夫之。”麻理子也是个得理不让人的主,语速很快地说道。

“难得,难得,十分难得。连王夫之你也知道呀!”

“我看过你写给我哥哥的信。你在信中多次提到过王夫之,能看出来你对王夫之特别认可。”

“认可一词不能用在王夫之身上,应该说‘敬重’才好。”蜂子也是一不让人。

亚美又出来打圆场,“那你接着说呀。”说罢也以目示蜂子快说,别让麻理子炸了。

蜂子看着麻理子说道:“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朱熹,王阳明,包括王夫之先生,他们没有一个人儿子比他们的父亲更有名声。说明什么?教育家都教不好自己的儿子们,日本政府就能更好地教好本国的民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