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蜂子 > 第一章 第十三节 阎王断案(一)

蜂子 第一章 第十三节 阎王断案(一)

作者:放蜂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1:20

第一章 第十三节 阎王断案(一)

大家很快发现了汉斯的工作规律,天亮晨练跑步,总是一个人,一条狗。背上斜挎一个黑布袋子,这袋子,细长窄小。

早饭后便投入工作,把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又好又快的完成之余,总是还能伸手去帮助别人,别给他起了一个。好玩的名字:高效汉斯。

下午,蜂子去养蜂所图书馆,这个图书馆馆藏的图书很多,蜂子自从接触到养蜂所图书馆,便如饥似渴地开始了魔鬼般的阅读。

最早读的是关于与养蜂有关的一切文献、论文、书籍、报表、蜂产品交易记录等等相关的一切。

等他把关于养蜂所所有关于蜜蜂的文献资料,阅读完成以后。就一头扎进了对历史相关文章书籍中在阅读中。

他特别喜欢阅读与中国有关的书籍。

在阅读中,蜂子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外国人对中国是不了解的或者是了解的仅仅是皮毛而已。有些东西甚至连皮毛也算不上,仅仅是外国人认为中国比较新奇的东西,他们便大书特书,而这些所谓的新奇的东西又恰恰是他们所不能理解和灵活运用的。

在蜂子理解中,外国人写中国的书籍,写的大体正确,值得一看的,百不及三。

在对德语翻译的中国古代典籍阅读的过程中,蜂子发现里面的纰漏和错误之处甚多,有些甚至是扭曲,曲解。

蜂子也常想,即便是作为中国人自己,对中国的文化理解都如此的艰涩难懂,况且一个外国人,这也在所难免。

但是蜂子在阅读这些文献时发现一个很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译者都在通过自己的认知体系,解读中国文化。蜂子通过这些解读又对欧洲的文化有了较深切的体会。

但是,当蜂子把注意力由外国人写中国,转入到对欧洲历史、文化、艺术、哲学等文史哲体系时,便感到了一种无助。

他觉得自己仿佛站在一个浩瀚的大海面前,眼前的大海,波涛翻滚,远处的天空雷鸣夹着闪电,浓厚的乌云飞快地向自己压迫着,冲击过来。

世界之大,人类思想之繁浩,远远超出了蜂子的想象。

近一段时间,蜂子时常神思飘忽。

一会想起老子。

一会儿又想到庄子。

一会儿,又想到罗曼.罗兰说的话:“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熟前,是被灌满了各种谎言,他(她)成熟的第一步,就是呕吐,把这些谎言都吐出来。”

刚想到这句话,自己还会想出一些更古怪的话。

诸如:无知就是力量。等等

一会儿又会想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非常有趣的一个洞穴比喻。一群囚徒被关在黑暗的洞里,面对一堵石壁,在他们身后有一个火把,火光照过来,他们面前的石壁出现影子,囚徒们以为这就是光的真相。是的。如果这些永远不回头,所有的人认为这就是真相。直到有一个囚徒转身,看见火把,他顺着火光走出洞穴,看到了太阳,才明白影子是火光照射出来的。这个囚徒再回洞穴,告诉同伴们影子不是光,真正的光在外面,根本就在这个洞中。会有人相信他吗?囚徒们会嘲笑他,认为他一定是疯了。

也想到培根所说的话:“只有亲眼见过,才能做判断。”笛卡尔:“只有逻辑分析过,才能做判断。”康德:“只有亲眼见过和逻辑分析过,才能做判断。”休谟:“即使亲眼见过和逻辑分析过,也不能做判断。”上帝:“gentlemen,你们之中有且只有一个说对了。”

蜂子对这些先贤哲人大声地叫喊:“别吵了,别吵了,你们说的我听不懂,听不懂。”

“无知即极乐。”

“认知即痛苦。”

“别再往我脑壳里装东西了,我把你们的思想,都装到我的脑袋里。但我消化不了,更理解不了。”

蜂子像是中邪一样,喃喃自语。

蜂子连日来都会做梦,在梦里会梦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总是围绕一个词,那就是:认知。

这一日,又做了一场大梦:

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叫李二的人。

李二生活简单快乐,有钱花,有人爱,还死得快。

一生不曾结半个仇人,阳寿七十有六,无灾无难,无疾而终,被牛头、马面,用索命绳牵拉着,跌跌撞撞地走在黄泉路上,前头不远之处,就是忘川河上的奈何桥。

奈何桥头上,凄风苦雨,愁云恶海。孟婆早早就等着。手里端着用’遗忘‘为主料熬制的孟婆汤。

见李二走过来,也不说话,只递过来的一碗汤。

那李二本就是一个简单、快乐之人,没有任何考虑思考,就把孟婆那碗汤,咕噜咕噜倒进肚中,对牛头说:“仙长,带我走吧。”

马面跟在后头,抬腿就狠狠地踢了李二一脚。

呵斥道:“李二,汤,你喝下去了,可知后果,你倒是说说?再有,不要叫我‘仙长’,还是叫我‘鬼长’听着更实惠些。”

李二:“知道,知道,汤一喝下去,前世的恩怨情仇就再无记忆。我也知道,这汤就是我前世的眼泪,对了,让我也摸一下‘三生石’吧。也好,投个好胎。唉!哎,等等等等,两位‘鬼长’,且慢行,且慢行。让我回忆一下,那温柔乡里的红粉美人儿……我这一世简单快乐,从未做过坏人,好事虽说做的不多,但也不结仇人,和三、五个女人相好,倒不假,要若问爱为何物,心中从未想过,那男女之事……,还有啥爱?啥理可讲。”

李二,正自言自语间,孟婆不知何因,竟然跟李二走了几十步,听到李二讲情事,不禁恼怒,随即在后面大呵道:“李二,你且站下。”

此时,李二已经走下了望乡台,他没有回看一下。

李二一愣,听到叫自己的名了。脑子里还未分出孟婆是从上下左右哪条路现身呢,孟婆右手食指和中指间夹着一粒粉色糖果一般的东西,对他说:“伸手接住,咽下去。”

李二吃完这糖果,方才意识到,竟然一点也无法抗拒孟婆的要求,忙问这是何物?

话未言出,孟婆已飘离而去,身后发出一串越来越冷的笑声,这笑声极具穿透力和颗粒感,李二感觉自己的心被这笑声,割成七根古琴的琴弦。孟婆有节律的笑声能弹自己的心,每弹一次,心那个痛,那个痛。

飘飘忽忽之间,传来句说歌非歌,说戏非戏的话:

世人都怕阴间来

前生善恶要过堂

阴阳两界是非断

阎罗殿上……

……

……(听不清)

……不白活

……

这断断续续的歌词,飘入耳中,还能走进心间。

这该死的孟婆,有时还会用笑声往死里揉搓琴弦,音早都没了,还在柔,柔,柔,像是会揉搓出什么意境。

李二,心里,那个痛!

除了心痛之处,李二能准确的分辨出这笑声传到自己的左耳跟右耳不一样,自己的两只耳朵为啥听到的声音区别这么大呢?

难道这里的传播声音的介质跟阳世不同?正想要问个明白,前头的牛头一拉套在他脖子上的链条,马面在后面一脚踢到了臀部,呵道:”走!”

到阎罗殿时,凄风苦雨,愁云恶海的悲凉景致立即切换到一个光鲜亮丽之地。

头顶不远处,慢慢有了白光,又走几步,李二见头顶竟有些白云漂浮,地面的奇花异果也越来越多,这李二是个简单、快乐之人,见此景致,心中默念,或许是我命好,今日阎王老爷心情好。

被小鬼引来到阎罗殿上,李二气定神闲向阎王爷跪拜之后就站立在一侧,过了不到半炷香的光景,听众鬼纷纷议论道:“今日停收魂魄了,快报阎王爷。”

不一会儿,听阎王说:“众小鬼听令。高架刀山,烧热油锅,万刑伺候。今日来投之魂,多为几世转世,众判官严查,细听缘由,不可轻信一鬼,轻判转世。”

阎王爷话到这里,李二但听半空中猛响起一声炸雷,唬得肝胆俱裂,循声望去,原来是阎王爷,拍了一下惊堂木。

阎王又说:”听清,众魂魄,都面朝我站好。”

李二刚站好,又听阎王说:“前生做好事多于做坏事者站在我的右侧。”言毕,右手一挥。

呼啦,几乎所有的鬼魂都往右移,李二偷眼往左边一看只有两魂魄未曾移动,一男一女。男魂十五、六来岁,女魂六十余岁,站立左侧不动。

阎王问:“男孩儿前生都做了哪些恶事?“

男孩:“击杀亲父。“

阎王问缘由。

男孩:“父亲一再阻止我与和几个朋友终日游戏,一次与父相争,失手杀父。“

阎王问:“可曾后悔难过。“

男孩:“很是难过,但悔之晚矣,如有来生,定会孝顺父母。“

阎王:“前世有何喜爱之物?”

男孩:“只爱与友终日游戏。”

阎王:“有何游戏,战绩如何?”

李二闻听,懵了。心思道:这阎王,神啊,难道这地府之中还有游戏可玩:又听那男孩道:“善玩‘马吊’。”

阎王一拍桌案道:“何为马吊?”

那男孩赶忙回答:“就是麻将牌。”

阎王:“不可说‘方言哩语’。”

阎王:“还有什么游戏?”

男孩:“骨牌、象棋、押宝,还有半蟋蟀、斗鸡、斗狗很多,实难细表。”

阎王:“靠玩,能养活自己吗?”

男孩:“让我再玩几年,保管每天只玩游戏,就可养活自己和爹娘。”

阎王:“请详说一二,让我听个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