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蜂子 > 第二章 第十七节 山顶论诗悟修身

蜂子 第二章 第十七节 山顶论诗悟修身

作者:放蜂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1:20

第二章 第十七节 山顶论诗悟修身

薛述廉还说:“我们广东人,吃羊肉,就怕膻味儿,但这里的羊肉怎么如此的好吃?我想到了一首诗,“沙晴草软羔羊肥,玉肪与酒还相宜。”

蜂子说:“是啊!这羊肉啊,肉嫩可迎仙,益气补虚劳,避寒暖胃护元阳,食之赛过人参胜蜜膏。”

徐大佑对蜂子说:“蜂子啊,我发现你不仅平时是个闷葫芦,你这肚子里啊,能存得住好货,但是我敢打赌,这山上没有存酒。”

蜂子瞅了一眼薛大佑,那眼神分明是说:“你怎么知道没有?”

徐大佑读到了蜂子这个眼神以后,两眼放光,大声说道,难道这山上还有酒?

但话一说出来,他便意识到一个问题,即便山上有酒,这山顶筛酒,温酒岂不麻烦?

蜂子对驴子说:“驴子哥,你给大家每人,端一碗酒喝吧!温温身子。”

“嘿!你潜得深沉哟!还有什么,一并拿来!”

驴子一会儿,给每人端了一碗酒,徐大佑才喝了一口,刚要下咽,就把酒喷了出去,说:“好辣的烧酒,好辣的烧酒,这酒怎么喝得下去?”

蜂子说:“这可是们河南的名酒,宝丰酒,很好喝的,但喝这种酒你不能像喝,平时喝的黄酒,米酒,葡萄酒,亦或者是在欧洲喝的白兰地,威士忌,大口去喝,要一小口一小口的呡,因为他的酒精度数高。大口喝会呛的。”

徐大佑说:“我知道,我知道,这就是我们民间的烧酒,也有叫老刀子的,这种酒,我们平时是不喝的。”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还看了一眼明华和驴子还有位老人,那意思是说:“这种酒只是你们这样的下力气人,才喝。像我们有身有身份的人,谁会喝这种酒?”

看了一眼,但心里明白,要是说出来,还是不妥当,就低头只顾独自吃喝。

蜂子一看,徐大佑的这个眼神,就明白了,他明白了,那三个下力气的人也明白了。

忙说:“此一时彼一时嘛,既然是来到了这个地方,稍微尝试也未尝不可,人就是一个习惯的动物,无论什么吃的喝的,只要时间长久了,也就顺口了。咱们小口慢慢地尝尝这地道的宝丰清酒。”说着,举起酒碗,向众人示意。

徐大佑为了缓和自己的失态,也慢慢地喝了喝了一口,细细地品了品,说道:“嗯,这酒确实不错,清香纯正,诸味调和,而且余味悠长,甘润爽口,是好酒哟。”

四周完全地黑下黑下来,山风吹着,四只马灯来回地摆动,摆动,光影交错。

此时,浩瀚的夜空中,星河灿烂。

徐大佑酒足饭饱,吟诵道:“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薛述廉说道:“你呤的略有缺憾,此时,我们在山顶,又非河滩。还是《倪庄中秋》为好。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薛述廉吟罢还补充说道:“我们是在山中,不是在河边。”

徐大佑一见有人要附和自己,忙又对了起来:“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这才和我们身边的景致相对嘛。”

徐大佑见薛述廉正搜肠刮肚,为显示自已的才学忙又吟诵道:“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薛述廉尽管一时找不到诗词来对,也忙着说:“不对,不对,这里明明是漫天星辰,怎会天淡星稀小”

徐大佑又吟一首:“星依云渚溅溅,露零玉液涓涓,宝砌哀兰剪剪。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

薛述廉看着得意洋洋的徐大佑,刚想要认输。

那位做饭的老者,缓步来到薛述廉身旁,说道:“我来助这个南方小哥一臂之力。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徐大佑的脸一红,想到在喝酒时自己有嘲笑那三个力工的事儿,但万万没有想到,在这高峻的少室山顶上,这位自己看不起的老年,竟然脱口而出。但徐大佑是不轻易不愿服人的主,想到一首,刚要说,看见蜂子的眼神,那眼神仿佛在说:打住,再说,你可能要丢人了。”

徐大佑一时性起,吟道:”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大伙在徐大佑吟后,都起了鼓掌。

老者:“位宅中央正,高疑上界邻。蓄波含颍汝,吐气接星辰。二室云长拥,三呼响自臻。淳风传至德,孤隐秘灵真。世敝将还古,人愁愿质神。石开重出启,岳降再生申。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岂知巢许窟,多有济时人。”

蜂子接话说:“这是清人顾炎武所写,就是写的嵩山。此诗对嵩山地区的文化和风土人情都有涉及。只把此一首诗研究透彻,就算是初步入了嵩山文化的门喽!”

徐大佑听到老人不急不慢地吟出这首诗,知他是位高人,服输,就不再跟吟。

老者含笑又吟道:”thetwinklingofastarrysky,here,theduskissudden,thenightsilent,thepanoplyofstarsimmenseandbrilliant。“

语未落地,掌声暴起。徐大佑猛烈地拍着手掌,十分敬仰地看着老者。

蜂子说:”今晚大伙的兴致都很高,刚才说到顾炎武,我猛然想起一个跟这个山顶之上,上有明月,下有清风的诗,写诗者正就是顾炎武的外甥徐骏,徐在奏折里,把“陛下”的“陛”字写成“狴”字,恼了雍正,罢官抄家,抄出了那句有名的反诗‘莫道萤光小,犹怀照夜心。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诸兄可知,他还写了只有两句的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是明月的有情,清风的无意才让他真正上了断头台。“

老者面部平缓地望着蜂子说道:”年少可贵,后生可畏呀。国家有你们这些人才,以后何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

”徐小弟,能给我解读一下李白的《静夜思》吗?“

徐大佑脸一红,他不知老者是何意,但也不好拒绝,就简洁说谈了自己的理解。老者听后,又问道:”床前明月光,这个‘’床“字,你如何理解呢?”

徐大佑已经有些没有好气了,但他压着心中的不快说道:“就是我们睡的床嘛。”

“唐朝的人如何睡觉?睡在什么地方?是现在像我们家里的床吗?如果人躺在日本人的榻榻米上,能看到地上的‘霜’吗?”

徐大佑这才恍然大悟,今天,是遇到了高人。张大了嘴巴说:“哦,哦,哦,我知道了,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不是坐在床,而坐在院落里的小凳子上。因为那个时候,人们管今天的高凳子都叫‘床’。而在唐代睡觉的床都是在地板之上,铺席而卧。”

老者含笑点点头。

徐大佑刚想要向老者请教,蜂子说:“大佑,这位老者,是我爷爷的学生,少年早成,名誉天下,曾在总统府中做过幕僚,因见不得官场黑暗,心不能学,又力不能改,中年之时就归隐山林,在这少室山中静休。这个山顶平地,就是他平常里修身养性之所。见日军不久将与我国交战,愿意让出此地,如此爱国爱民高勋盛德之人,岂是随便说话的,明天备个礼再说不迟。”

蜂子接着说:“诸位,这少室山与太室山大不相同,在宋朝之前,因为山路难行,这里,从无人迹,自宋以后,才有极个别‘走山’(依靠野山货为生的人)之人走进少室山,因无路可行,进山都要攀爬赴险,即便是今天,能来此山中的人,亦是少之又少,就连当地山民,也难进这深山老林。诸位就这深山老林中睡个好觉吧!”

徐大佑,躺下睡觉之时,用手掌猛击自己的右脸,边击边在心里骂自己:“有眼无珠,有眼无珠,有眼无珠,有眼无珠。这小蜂子的心,怎么这么沉,这么深!”

徐大佑在睡前还想起了鬼谷子在《权篇》中谈及的与人说话的要领: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今天,自己就败在了与贱者言,依于谦,这条古训上面。

不对,不止是一句,而是态度,对人的态度。我要改。

徐大佑迷迷糊糊地睡去。一夜无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