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海权时代 > 第一百六十章 满清局势

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一百六十章 满清局势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2:03

第一百六十章 满清局势

永历二十二年夏天!

承天府开始流行一种叫做肥皂的新洗涤物,这东西比皂角又方便又好用,而且去污的效果更好。一经推出就深受承天府的工薪阶层喜欢,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承天府。

这种叫做肥皂的洗涤物,一块二两大小的肥皂只卖十文钱,对于承天府庞每月平均收入二两左右的工薪阶层来说,一个月花费十文钱买一块肥皂洗衣服,并不算什么大的开销。

任何商品的风靡都逃不出消费能力,与消费群体的培养。在承天府肥皂能够流行起来,那是因为承天府已经培养起庞大的工薪阶层。

肥皂在承天府的流行,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琼州府以及南洋各地,尤其是在琼州府有着不低于承天府的工薪群体,消费能力一点儿都不比承天府差。

在肥皂流行的同时,一个秘密的特务组织悄然成立,听风卫的成立只有少数的内部人士知道,一些知道的内情的官员也都选择了闭嘴绝口不提此事,就当这件事并不存在。

整个郑氏一片欣欣向荣,永历二十一年的编户齐民统计承天府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七十万人,女性人口五十万人。

尽管郑氏每年都从朝鲜、倭国、安南等地区引进女性人口,男女比例失衡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

琼州府还好一些,人口也突破了百万,男女比例并不明显,毕竟不是郑氏退守承天府的时候,以男性当兵的为主。

从大陆地区走私人口的秘密活动还在不断的进行,由于满清连续多年的迁界禁海,以及北方的八旗权贵圈地运动。

大陆如今流民遍地,可以说满清的统治已经渐渐有了不稳的迹象,虽然满清皇帝康熙已经亲政,但是大权已经掌握在权臣瓜尔佳·鳌拜手中。

鳌拜越发的显示出权臣的跋扈,这让刚刚亲政一年的爱新觉罗·玄烨如鲠在喉,心中已经有了除掉鳌拜的想法。

可是鳌拜号称满清第一勇士,武力值惊人,同时又掌握着朝廷的大权,身边有无数的党羽。想要除掉鳌拜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小皇帝展现出了惊人的忍耐力。

虽然心中对鳌拜已经严重不满,但是却在表面上不动声色。反而装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模样,整日在宫中与一群旗下的少年侍卫一起玩摔跤游戏。

面对康熙的退缩忍让,让鳌拜对康熙做出了误判,更加的嚣张跋扈起来。满清朝堂的局势波橘云诡,让人越来越看不透。

就是远在云南的吴三桂也是对京城的局势无法做出判断,谁也不知亲政后的皇帝能否扳倒已经掌握满清朝堂六年之久的权臣。

看不透迷雾重重的京城朝堂,吴三桂越发的不安起来,尤其是朝廷将孙延龄安置到广西之后,让吴三桂感觉自己的腰眼上被人顶上了一把刀子。

吴三桂一边花费重金收买孙延龄,一边将女婿夏国相派出去出使郑氏,他很想听听郑氏那个年轻的主子对满清朝堂的看法。

夏国相在永历二十二年年底,抵达承天府面见郑经。郑经在王城公事房接见了秘密来访的夏国相。

在客套寒暄过后,夏国相单刀直入地问道:“延平王!平西王想听一听您对京城朝堂局势的看法,这个小皇帝如今展现出了一副昏君的模样,也不理政务,整日在宫中与侍卫嬉戏。

皇帝长久的大权旁落,会不会导致满清内部出现权力争夺之战?毕竟宗室中还有不少掌握权力之人,不可能看着皇帝这样将爱新觉罗家的权力拱手相让给一个外姓。”

郑经笑道:“吴将军多虑了,寡人请问夏先生,满清的权力基础是什么?”

“八旗!”夏国相脱口而出。

“八旗掌握在谁的手里?”

夏国相也是聪明人,被郑经一点拨马上就明白过来。

“延平王所言有理,八旗的权力都掌握在宗室手里,尤其是在顺治帝之后,上三旗最精锐的人马都掌握在皇帝手中。

这些人马可是只认皇帝,其他人可指挥不动这些骄兵悍将,而且这些上三旗的人马可就在京城拱卫,可是小皇帝为何不动鳌拜,难道宗室觉得鳌拜还有用?”

郑经摇头道:“小皇帝不敢轻举妄动,那是因为鳌拜也是正黄旗的重要将领,他不确定鳌拜现在能够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指挥多少人马。

同时小皇帝也不想因为君臣之争让满清伤了元气,他想用最小的代价拿下鳌拜。一旦他们内部自己打起来,会不会给你我可乘之机?

寡人再次提醒你们,这个小皇帝可不简单,尤其是他身后的那个来自科尔沁草原上的女人,想想一个女人带着六岁的儿子,能够在强敌环伺之下帮助儿子坐稳帝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吗?

你们在京城的眼线可有听说过满清的太皇太后对小皇帝不满的传闻?若是没有,说明这是那个女人默许的。

要寡人来看,真正掌握大局的从来不是鳌拜,也不是小皇帝,而是这个女人。”

夏国相没想到郑经会以这种角度分析问题,这绝对是一个独特的视角,在男权世界里,女人的作用往往会被忽视,就算是吴三桂也不能免俗。

整个吴军上下,都忽略了这个满清这个太皇太后的作用。

“延平王一语点醒梦中人,内兄尚建宁公主常年在京城居住,确实该让内兄经常进宫走动一番。”

郑经知道夏国相口中的内兄说的是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郑经知道这个名字还是受到《鹿鼎记》的影响。

尤其是这个倒霉蛋还被建宁公主给阉了,然后转头投入到了韦小宝的怀里。

当然这是金庸老先生戏说,真实的吴应熊在吴三桂手握重兵的时候不可能被一个公主给阉割,这是在打吴三桂的脸。

而且公主也不是康麻子的妹子,而是康麻子的姑姑,两人差着辈儿呢。

郑经并不看好一个做为藩镇质子的吴应熊能够在宫中得到什么样的内情,以那个女人的精明,想要从她那里得到什么有用的情报,恐怕是非常的困难。

“夏先生!你回去之后转告吴将军,不管京城的形势怎样变化,满清在对待汉人的立场上是一致的,吴将军想要保住现在的身份地位,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实力。

只有自身的实力让满清不敢轻举妄动,吴军在云南才是安全的,若是自废武功,满清会毫不犹豫地将吴军肢解。”

“延平王与我家平西王的观点不谋而合,岳父多次在跟我等商议之时都指出,手中的人马才是大家富贵的保证。

这一点上,我军上下都看得很清楚,也知道朝廷对我军并不放心,不过是拿我们没办法,毕竟天下手握重兵的藩王势力,并不只有我家一家。

若是朝廷做的过分,有可能会将天下的藩镇全部逼反,到时候朝廷能不能坐稳还不知道呢!”

“吴军上下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就行,若不然只能成为人家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而且满清朝廷内部的斗争很快就会分出胜负,毕竟鳌拜现在已经惹得天怒人怨。

有句俗语说得好,若要使人灭亡,先要使人疯狂。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听到鳌拜败亡的消息,不过这个消息对你我两家来说并不友好。

满清腾出手来,肯定要对付你我两家,毕竟没有哪个朝廷愿意自己的治下还有国中之国。”

夏国相听明白了郑经的潜台词,那就是留给我们备战的时间不多了,要想不坐以待毙,那就必须要加紧把自己武装起来。

“多谢延平王提醒,我军上下都万分感谢,同时在下还希望郑军能够遵守我们之前达成的密约,当朝廷与我军发生战争的时候,能够出兵伐清。”

郑经笑道:“我郑氏本就与满清是敌对状态,打击满清本就是我郑氏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点请吴将军放心,一旦贵军与满清开战,我郑氏必定会亲自下场与满清决一死战。”

夏国相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承诺,在承天府游玩了几天,采买了很多承天府最近新出的新鲜玩意,便告辞返回云南。

当夏国相返回云南的时候,永历二十二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已经开始。

郑经浅薄的历史也知道在满清的纪年中今年是康熙八年,这一年年轻的小皇帝佯装贪玩少年,麻痹了权臣鳌拜,在鳌拜进宫的时候,利用这些一起嬉戏的少年将鳌拜生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