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炎不良人 > 第六百五十三章 大战初歇

大炎不良人 第六百五十三章 大战初歇

作者:鬼缔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3:46

第六百五十三章 大战初歇

大炎不良人第六百五十三章大战初歇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

西域和大炎王朝的这场历时近三年的战争,终于以西域联军的败退,缓缓地落下帷幕,不过大规模的战役虽然不在发生了,可小规模的战役却更加的频繁起来。

法阿和尚退的很干脆,在兵败之后,直接后撤了三百里,在西原国的西园城驻扎下来,似乎是打算休整一番之后,再次作战。

战争爆发,两军交战之际,其战况是惨烈血腥的,而战争之后的场景,却更加的惨绝人寰,说是人间炼狱丝毫不为过。

单单是打扫战场,清理战场上的尸体,炎军用了六七天的时间,才勉强让战场看起来不在那么像战场,而这还是殷元魁下令,就地挖坑掩埋尸体的缘故。

丹赛平原,是这次两军决战的地方,原本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出现了数个巨大的山头,其全都是用石块垒砌而成的,而在石山下面,埋葬着无数西域将士的尸体。

固然两国是敌对关系,按照炎律,这些敌军的头颅都应该斩下,以此来记录军功才是,可殷元魁并没有这么做,他只是让人把每个将士的杀敌人数登记在册,然后就让人把这些敌国将士埋葬在此。

斩落敌人首级,以此来计算军功的方法,自武朝就存在的,中间也曾废除过,可又再次被启用,这种记录军功的方式有好有坏。

好处是,只要将士拼命,不管杀敌的手段如何,只要有首级在身,那就是军功,不过坏处也很明显,比如坑杀俘虏,比如杀良冒功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曾发生过,而且异常的频繁。

另外一个坏处就是以首级计算军功,需要将士们携带大量首级,在这个交通不便,卫生防护意识极差的时代,很容易造成瘟疫。

不过,这种办法在炎朝中期的时候,就逐渐被废除,而原因也跟当年的九子夺嫡有关,在那场皇室内战停歇之后,就曾有边关将领,因为站错队,而被株连,出现很多官职空缺,而在新帝登基之后,空缺的官职被大量的官员补上,因为匆忙,导致很多新上任的官员,在上任之后,急于就成,想要获取政绩,而那个时候,战事虽有,却也没有那么频繁,想要立功怎么办?

当然是需要人头了,在无敌可杀的情况下,杀良冒功,屠戮村落,以此来换取军功政绩的事情,愈演愈烈,像北方、西北、南方,这些距离京城很远的地方,其麾下的很多村落,在那些年可谓是十室九空,也因此激起民变,最终朝廷派人严查此事,导致一大批军中武将落-马,而以首级计算军功的方式,也逐渐被废除。

说是废除,其实像镇北军,镇西军和镇南军,还是在沿用的,只是管理的比较严苛,如果出现杀良冒功的行为,是要受到株连的,连坐三级。

所谓的连坐三级,就是犯事之人,往上推三级,往下推三级,上下七级,一旦出事儿,这些人都逃脱不了干系,轻则降职,重则直接斩首。

如此一来,诸如杀良冒功的事情就极少发生了,而对待俘虏的态度,则一直未曾有过太大的变化,往往一场战役下来,俘虏往往是很多的,可能一支万人军队,打完之后,阵亡大约在三千人左右,溃逃有三四千人左右,而剩下的人则会沦为俘虏。

对待俘虏,炎军当中也有详细的军规,对于那些强硬分子,自然是一杀了之,既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又能鼓舞士气,宣泄将士们心中的仇恨,而对于剩下的那些俘虏,要么被发配沦为苦役,从事各种重体力劳动,最终活活累死,要么就是被收编,而被收编的俘虏,沦为蚁军。

至于说像许一凡这般,能够把大部分的俘虏收为己用的情况,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可这样做,往往需要很大的耐心,也需要有人能震慑住他们,而一旦出现意外,比如军队吃了败仗,或者能威震他们的人离开或战死,那哗变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类似的事情,曾经多次上演,而这也导致很多武将,对待俘虏,往往都是一杀了之,或者发配为苦役。

这场大战打下来,双方损失都极其惨重,炎军近五十万的兵力,折损过半,而西域联军的七十万兵力,折损的更多,一场大战下来,双方战死的人数,已经超过三十万人,这是近三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的大战,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大战。

其实,真正战死在战场的人,并没有这么多,很多人其实是死在重伤之后的并发症上的,不过,人死了就是死了,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为国捐躯。

大战结束之后,炎军这边俘虏了近二十万的俘虏,其中以伤员居多,就这么多俘虏该如何处理,炎军当中有不同的意见。

童真为首的将领,认为应该直接坑杀,毕竟其中伤员太多了,单单为了救治他们,就需要浪费无数的物资,与其费劲巴力的救治他们,不如直接杀了算了,这样又可以增加一笔军功。

以韩德厚为首的将领,则认为这些人应该留着,可以作为跟西域谈判的筹码,就算谈判不成,这些俘虏也可以作为苦役使用,帮忙修筑城墙之类的事情。

以秦之豹为首的将领,则想着是不是可以从这些俘虏当中,挑选一批,收为己用,独立成军,毕竟,这一战下来,炎军的折损很大,而炎朝面临的外敌可不止西域,还有北蛮和南唐,若是能把这近二十万的俘虏收为己用,哪怕只是收服半数,或者只有三分之一,也可以极大的缓解其他两军的压力。

对于这三种态度,殷元魁并没有急于做出选择,对待这些俘虏,殷元魁只是选择冷处理,也就是不处理,对待伤员,简单的治伤,能活下来,那是他们命好,若是死了,那无妨,至于其他的,暂时殷元魁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现在,炎军这边有很多事情要忙,忙着打扫战场,忙着救治伤员,忙着收敛将士们的遗体,以及各种其他的善后工作,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面对西域方面小股军队的袭击。

炎军的伤员很多,尽管有了临时战地医院的存在,可每天还是有很多将士在痛苦当中死去,为了救治更多的伤员,除了那些在抗疫期间的军医之外,汤芮和西沙两洲的刺史,又从军中和民间召集了大量的郎中和赤脚医生,奔赴康城,很多儒家子弟和江湖人士,也在这个时候出手帮忙。

大量的物资从玉门关内源源不断的运来,更难能可贵的是,燕王李刚也拿出了一批价值不菲的物资,用于救治这些伤员。

在大战结束的第二天,除了殷元魁和一些负伤的将领,带着伤兵回到康城之外,像童真和秦之豹他们,则带着主力大军驻守在丹赛平原,处理善后事宜。

在打扫完战场之后,见西域联军没有再战的打算之后,炎军主力这才撤回康城,开始进行休整。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的时间里,炎军和西域联军又展开数十场小规模的战役,一部分是没有跟上大部队,被冲散的散兵游勇,汇集起来临时逐渐的敌军,一部分是以耶呼弟统领的军队,剩下的则是一些小型势力的敌军。

战火依然没有熄灭,不过,相对于之前的康城之战,还有丹赛之战,这些战役都算不上战役,一切都逐渐归于平静,这场历时近三年的战争,炎军在付出近数十万将士的性命,终于从西域手中打下了十八座城池,也守住了这十八座城池,这可是炎朝建国之后,前所未有的事情。

决战虽然结束了,可各种矛盾也在炎军当中逐渐凸显出来,这一次决战,除了西征军之外,还有燕王军,以及西沙两洲的地方军,还有许一凡的私人军团,另外就是石狼所在的石族大军,马所在的马族大军,以及古沫汐所在的南唐大军,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由江湖人士逐渐的临时军团。

此刻的炎军是一个很庞大,也很复杂的军队,各种势力纵横交错,决战的时候,自然是除了冲锋还是冲锋,而大战之后,自然就要开始瓜分利益了。

军功占据首位的,自然是西征军无疑了,毕竟,康城在内的十八座城池是西征军打下来的,在这方面无需质疑什么,可是,西征军的伤亡也是最惨重的。

殷元魁当初带着三十万西征军奔赴西北,跟西域作战,前前后后打了一年多,近两年的时间,这三十万将士,大部分都已经战死沙场,活下来的将士,也才五分之一左右,而后来陆陆续续投入其中的将士,也有近三十万左右,也在这场决战当中,折损大半。

别的不说,单单只说西征军当中的军营编制番号,很多番号都给打没了,在数次整军当中,有的番号更是直接被取消了,而现在打赢了,这些全营阵亡的番号,是不是该重新建立起来?

如果要恢复番号,那就会多出很多官职,可这些官职不可能全都给西征军的将士,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当官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好官的,尤其是武将。

如何建立西征军的编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殷元魁面对的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

抛开西征军不去说,西沙两洲的地方军,功劳也很大,虽然单纯以杀敌人数而言,这些地方军肯定比不上其他军队,可单单就后勤这方面,若是没有他们的鼎力支持,别说打赢这场决战了,就是能否守住康城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另外就是石族大军,燕王的燕王军,还有其他的军团,该如何划分功劳,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像石族大军,马族大军,还有古沫汐的军团,这些对于炎军内部而言,都算是外人,尽管他们在这场战役当中,出力颇多,建功良多,可那也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有求于炎朝,那是不是只要把之前答应他们的事情,做到就可以了,不用再分军功给他们了?

想法不错,然而这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尤其是石族大军,在这一场史诗级的大战当中,投身战场的石族人虽然不多,可也有一万人,而这一万人幸存下来的,不到半数,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一点功劳都不分,说得过去吗?

还有就是燕王军,抛开燕王的藩王身份不去说,这场大战,燕王军是仅次于西征军的主力,伤亡也不小,功劳该给他们多少,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最最重要的,还是许一凡的私人军团,不管是蒯罡统领的奴隶军,还是文星辰所统领的侠义军,亦或者是乞活军,还是死灰营,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可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可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死灰营和乞活军这两支军队。

人心这东西往往是最复杂的,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没有谁不动心的。

当然,打了打胜仗,朝廷的封赏肯定会有的,可是该如何封赏,封赏的人有哪些,军功如何划分,这都需要炎军内部提前商议好,然后写成奏折,呈交兵部,再拿到金銮殿上进行商议的。

在这些军团当中,除了石族大军,马族大军,还有古沫汐的大军,以及许一凡的大军之外,其他军团的背后,哪个没有朝中的大佬罩着啊,这些问题都将会是一场新的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自从大战停歇,殷元魁比以往更加的忙碌了,他不但要处理各种军务,还要应对各方势力的试探,可谓是疲于应对,这种事情可比行军打仗要累的多,尽管有李承政和从西洲城赶来的汤芮协助,可殷元魁每天休息的时间还是很少,而其他人,比如秦之豹、童真等人,也异常的忙碌,反而有一个人无比的清闲。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许一凡。

许一凡自从带着马族大军,一局定胜负之后,就在他在康城的府邸,闭门不出,哪儿也没去。

在这段时间,殷元魁他们是有多忙碌,许一凡就有多清闲,他每天的事情无非三件事,睡觉,闲聊,干饭!除此之外是,再无其他事情。

对于许一凡的回归,有很多人想要趁机拜访他,除了西征军原本的中高层将领之外,其他军团的将领也纷纷找上门,在这个时候,任谁都看的出来,许一凡经此一役,是一战成名,尽管之前许一凡已经很有名,可是,在朝廷的封赏没有下来之前,许一凡还只是西征军的一个参将而已,而这个时候,正是趁机拉拢关系的时候,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除了要跟许一凡打感情牌之外,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此次西北大捷,军功该如何划分,许一凡可是有很重的话语权,甚至可以说,在某些问题上,许一凡的话比殷元魁的话还要有分量。

若是能够在见到许一凡,从其口中得到某些承诺,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儿,而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是看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的。

然而,面对诸多将领的登门拜访,许一凡是一律不见,而理由也很简单,他身负重伤,身体抱恙,需要静养。

这个理由是很充分,可也不那么充分,而得知许一凡身负重伤之后,很多将领更是在第一时间,送来了各种珍贵药草,什么天山雪莲啊,什么千年老参啊,只要是叫得出来名字的珍惜药材,几乎都在同一时间,被拿出来,送到许一凡的府邸。

尽管许一凡表明不收,也不见客,可还是有很多人,直接把东西送到,然后就离开了。

做人和为官是个技术活儿,别看这些将领一个个都是武将,而且很多人都是大字不识之人,可这并不妨碍他们做人做事,一旦武将谄媚起来,可比文官要厉害的多得多。

许一凡在睡醒之后,不但没有见这些明显有目的而来的武将,就连之前相处不错的秦之豹和童真等人的拜访,他也不见,甚至连殷元魁的召见,他都没去,在大战之后的好几场关键性的议事,许一凡都不曾参加,仿佛炎军接下来该怎么做,跟他没有丝毫关系一般。

许一凡如此做派,顿时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个年少成名的白袍小将,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不过,此时大战初歇,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做,虽然他们有求于许一凡,可也不可能天天去堵门,反正许一凡是谁也不见,自己见不到他人,那其他人也见不到,既如此,众人也逐渐放心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