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炎不良人 > 第七百四十章 今生……来世

大炎不良人 第七百四十章 今生……来世

作者:鬼缔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3:46

第七百四十章 今生……来世

长安!

此时已经是亥时左右,满朝文武早已经下值回家,可御书房内却灯火通明,在那张奢华而又简朴的书案上,堆放着一堆堆奏章,其中大部分奏章已经批阅完毕。

很多人都无比艳羡高坐龙椅的皇帝,羡慕他们大权在握,一言决人生死,享受着万人朝拜的快-感,也羡慕他们居住在富丽堂皇的皇宫当中,后宫佳丽三千,更羡慕他们无需劳作,就可享受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可能享受到的东西,然而,很多人不曾知道的是,在那明黄而巍峨的龙袍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伤疤。

皇帝是孤独的,他们有亲人,却宛若没有,出生时跟天斗,出生后跟兄弟斗,成年之后跟父亲斗,登基之后跟大臣斗,待到晚年跟儿子斗,甚至跟孙子斗,可以说,每一任皇帝,从他们出生开始就一直在斗争着,即便是在死去的那一刻,他们还在斗。

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兄弟姐妹,尽管他们有,却仿佛没有,在那件华丽的龙袍背后,其实爬满了蚤,稍微一动就鲜血淋漓,痛苦难当。

孤家寡人,指的就是皇帝,每一代皇帝他们都是孤独的,也是寂寞的。

大炎王朝建国近千年,除了个别皇帝比较荒唐之外,大部分的皇帝都无比的勤政,尤其是在炎惠帝到炎武帝,这三代帝王当中,都以勤政而闻名,三日一小朝,五日一大朝,全国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放在早朝来说,但是,放在朝堂议论的,往往都是大事儿,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可能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早朝之后就是小朝会,早朝不是天天开,可御书房内的小朝会却是天天有,除却长安本地的奏章之外,每天从全国各地递交上来的奏折,是海量的,这些奏章先是递交到六部,由六部尚书侍郎过一遍,择重送往门下省,交由门下省的官员审核,若是审核通过,再递交皇帝的书案之上。

往往在这番筛选之后,能送到皇帝书案上的奏折,最多也就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毕竟,大部分外地的奏折上陈述的东西,六部自己就能解决,即便无法彻底解决,也能拿出一个相对于的章程来。

可即便如此,大炎王朝三十六洲,即便一洲只有一道奏折,那也有三分之一的奏折送到御书房,十二本奏折,往往都是十二件大事儿,每一件事处理起来都很麻烦,批阅奏折可不是批阅考生的试卷,勾勾圈圈一番就可以的。

这还是例常的奏折,还不包括军中邸报、捷报、战报,以及各大藩王的奏报,另外,还有长安官员的各种奏章,长安官员的奏折,五品以上的奏折都会出现在御书房的书案之上。

除此之外,还有不良人、影卫、蛛网等秘密机构的密报,这些事情都需要皇帝去处理,单单就这些事情,李建民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处理。

官员有休息之日,可皇帝每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十二个时辰,皇帝日日如此,年年如此。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奏折都需要皇帝亲自去处理,大部分奏折送到御书房之后,皇帝都会让人大致分一分,按照轻重缓急,事情大小分类,他只处理那些重要的,迫切的奏折,剩下的奏折在大致看过之后,就会送到中书省,交由他们处理。

中书省就是以徐肱领衔的部门,他们在拿到奏章之后,会根据实际情况,拿出一定的章程出来,然后交由皇帝审核,若是得到通过的话,自然就按照这个来,由门下省做出具体的章程出来,再交给尚书省,由他们负责具体实施,若是中书省拿出的策略跟皇帝想的不一样,或者有很多人反对的话,就会放在早朝上商榷,有了结果之后,再执行下去。

一年有四季,四季当中以春冬两季最为忙碌,春季自然不用多说,正是万物复苏,开垦播种的农耕季节,祭祀,祈福,发放种子农具等等,都需要在春耕之前做好,而冬季是一年的结尾,在这个季节当中,先是对这一年的总结、评核,有功就赏,有错就罚,然后对来年的规划,之后就是各种为过年而准备的活动。

这两个季节,不但皇帝很忙,文武百官也很忙,通宵达旦的工作是常有的事情。

炎武帝李建民在批阅完手里的一本奏折之后,刚刚合上,身边的贴身太监就第一时间结果,放置在一旁,而炎武帝顺手拿起了另外一本,不过,他只是把奏折拿在手里,并没有急着打开。

“现在什么时辰了?”

“亥时一刻。”

“哦,亥时了啊。”炎武帝有些恍若隔世的说道。

“时辰不早了,陛下也该歇息了。”

李建民看了一眼手里的奏折,有些犹豫,大部分的奏折都已经批阅完毕,只剩下一些不算太重要的奏折,批阅与否都不打紧。

“梅花开了没?”李建民在沉吟片刻,突然问道。

小太监微微一愣,随即连忙说道:“开了,不过开的不多。”

“是梅园的,还是如烟别苑的?”

“如烟别苑。”

“哦。”

李建民哦了一声,然后就丢下手里的奏折,站起身,说道:“走,去如烟别苑。”

“喏。”

小太监闻言,恭声答道,然后就准备出去安排一番,然而,李建民却开口道:“就我们两个人去吧。”

说完,也不等小太监说什么,李建民就径直朝门外走去,而小太监也不敢多嘴,连忙跟上。

走出御书房,寒风吹过,炎武帝没来由的打了个哆嗦,跟在身后的小太监,第一时间拿出一件狐裘给炎武帝披上,口中则说道:“寒冬腊月,寒气深重,陛下要保重龙体啊。”

李建民闻言,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御书房内外是两个感觉,虽然自从决定西征开始,李建民就下旨缩减皇宫内的吃穿用度,可在这个寒冷的季节,该有的取暖设备还是有的,御书房内有一火盆,无烟的碳火,十二个时辰不停歇的燃烧着,使得御书房内像是春天一般温暖,让人感受不到丝毫的寒冷,可走出御书房就不一样了,寒风一吹,一股侵骨的寒意席卷全身。

如烟别苑不在皇城之中,而是紧挨着皇城的东边。

院子很大,占地极广,门前有一条内城河,水是活水,种植了不少荷叶,待到夏天的时候,整个河面飘满了荷叶,荷花争奇斗艳,煞是好看,若是有闲心,可以泛舟游河,采集荷花和莲子。

在院子周围,种植了很多桃树,待到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整个如烟别苑都被桃花包裹着,异常的绚丽多彩,因此如烟别苑又被称之为桃花苑。

在院子当中,又有三块占地极大的花园,一块用来种植牡丹花,一块用来种植桂花,还有一块则用来种植梅花,除了这些花卉之外,院中还有各种名贵花木,可以说,整个如烟别苑丝毫不亚于皇宫的御花园,甚至很多御花园都没有花卉,在这里都能看到。

院子当中,有一人工湖,这个人工湖建造的时间不长,却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极多,这方人工湖连接着外面的内城河,在湖的正中心,有一凉亭孤零零的矗立着,若想要去往凉亭,需要乘坐小舟。

李建民在走出御书房之后,并没有更衣,只是披着一件狐裘,手里握着一个小暖炉,带着小太监就来到了如烟别苑,待到来到湖边之后,由小太监划舟,二人就直奔凉亭而去。

抵达凉亭之后,李建民就独自一人登上凉亭。

凉亭不大,可收拾的异常干净,在李建民没来之前,就有人放置了一个小火炉,小火炉上正温着一壶桂花酿。

凉亭当中有一石桌,石桌上放置了一副棋盘,棋盘也好,棋子也罢,都是寻常物件,棋盘由梧桐木制成,梧桐木的年份不短,最起码有两三百年,整个棋盘取自最好的一段木头雕刻而成,只可惜,其做工拙劣的很,棋盘凹凸不平,边角更是参差不齐,即便是棋盘上的线条,也有些歪斜,显然,这是一个门外汉做的,白瞎了这么好的木头。

但是,李建民在看到这副棋盘之后,却异常的欣喜,因为这是他自己做的。

棋盘很粗糙,棋子也很普通,就是一般的鹅卵石雕刻而成的,分为黑白两色,不过,相对于棋盘,棋子做工就精美的多,虽然不是出自大家之手,可也是不俗,黑白两色棋子早已经被摩挲的无比的圆润。

登上凉亭之后,李建民坐在铺有软垫的石凳之上,伸出手捻起一颗棋子,落子天元,然后抬起头,看向空空如也的对面,笑着说道:“你教我的,该你了。”

无人回答,只有寒风吹拂湖面的声音,荡起阵阵涟漪,而李建民则收回视线,转过头,看向小火炉上桂花酿,拎起来,倒了一杯,放在鼻尖闻了闻,抿了一小口,说道:“喝了这么多年的酒水,还是你酿造的桂花酿最好喝,现在的桂花酿好喝是好喝,就是有些差强人意。”

说完这句话,李建民就仰起头,一饮而尽杯中酒,然后那张略显苍白的脸颊,瞬间变得无比的红润,一双眼睛也变得迷离和朦胧起来,一只手撑在石桌之上,单手托腮,手里把玩着酒杯,看着黑漆漆的湖面,神游万里,口中喃喃自语。

微尘陌上,冬的雪,是这个季节应该有的颜色,清白芳华,荼蘼尽是。

天地也只是染了清素的色泽,在你的梅园,静静开着了一朵素馨的花蕾,这是当年你亲手种植的。

冬白绽放在枝头,摇摇欲坠,是我在这个季节的酒盏里,努力寻觅着你的样子,就像寻找旧年遗存下的裂帛上雨滴落下的声音。

你的心,如山涧溪流的清朗明澈,有的是干干净净,有缄默,有相存,藏了如许山清水秀。曾许下的一纸情怀,书写下的淡墨,似乎比冬藏更多一些,虽然,隔着了一个季节的花儿的颜色。

其实,你就是我隔了季节的花儿,如两支山风吹不落的雪花,凝视彼此,缄默,心会,不与风动,不和雨缠,缤纷着,相思无伤!

是你将心意澹然,静若山桂么?是你以言语作线,为岁月做裳么?是你把澄然的冬水,做了你微澜的心事么?还是你把冬虫的呢喃,做了你的相思?!

这份懂得,我想拥之。

在草木埋没的季节,如果把相思排列成高亢的音符,为你写上柔然的句子,染上五颜六色,让绚烂绽放在每一个花枝,然后,都开成芬芳的酒盏,面盛满你的模样,那么,你可知?离冬最近的,是我的眼睛,离你,最近的,——是我的心。

季节,总是会冬去春来的,由不得我们自己,所以,我对你的念,总会在季节变换,百花绽放的时节,更多些。

很多时候,我会写上淡墨,蘸上你的余香,留给别人一纸情怀,让对你的念比平时多那么一点点,所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因为,你老是不再出现。

我轻轻拾起你丢给我的曾经,在雪花浅舞的冬节,把眷恋生萧成草木,多好!

我不管怎么样,都是还记得你的样子的,——没有七种色彩,只有你欢喜的素白颜色,在风天里,在雪花里,奔跑起来,欢笑起来,动起来,随四季的风,浅舞。衣袂翩翩的你,白衣胜雪!

素素的,天空有了雪,你的一纸情怀呢?难道,还让我的笔,蘸好墨,写一阕你熟悉的歌!

你从来都不会说,总是羞涩低眉,缄默不语。可我知道,冬天,冷了后,只有那一束青梅,就种在岁月的心田,并且开成了一道粉白的花景!而我用一盏煮好的老酒,添了梅花的酒曲,不加水的,老白干,与你一杯肝肠寸断!

我把念,写进冬天,把向往写进春天,好么?因为,我想,若多年以后,那一盏温酒,是你带来的,暖了这一世的时间,那么,我宁愿,我是你手心握着的那枚杯盏,因为,——酒盏里有你的繁华翩翩。

这世界花好月圆,也清风明月,然而,美丽的故事,也在每一个你在或不在的日子里流连,可,酒干了倘卖无!

坐在冬晚的石凳上,围炉煮酒,看着眼前的棋盘,想着你的样子,就似与一知己就着青梅煮酒,是酒在心里化作了暖,如隔着一支风花的灿烂,在心里晴朗的欢喜。你曾经静穆的样子,还有那些关怀的语言,点点滴滴在我心头,如果可以,我拥,则安;你来,正暖!

因为,我的孤独和寂寞,与你有关!

冬意如深恋,有美丽故事,是你以上一个季节的从容姿态,从我眼前来去了,走过。留下的影子很像水面的微涟,就好像你的或忧伤,或美好的记忆,在酒盏里,经年以后,依旧余温含香,着手清浅。

多少男女佳话,多少痴情的誓言,在记忆的青涩年华里,留下的印记,是否还在——我想问,你路过了我的窗,还是你路过了我的门,或者,还是你走进了我的城

我把青梅的样子写进酒盏,把念你的心情写进冬天,让风来时,过得浅浅,让雨滴时,来得翩翩,让我的窗,你敲过;让你的门,我经过!然后,你敲了我的窗,我过了你的门,然后在某个春天,你进了我的城。就似你把我的青色衣裳洗净,迭起,放进我早年的橱,里面有樟子,你说可以防虫蛀。

你把青梅种在春天,我把老酒煮在冬天,然后,我的心意澹然,多想在多年以后,在冬雪摇摇的枝头,剪下那一点你欢喜的花,放在酒盏,慢慢融化,融化成你那张逐渐老去的倾国倾城的脸,脸颊之上还带有微笑,在我耳边笑问::“看看,我老了么,老家伙!”

花好月圆的时光肯定不可能常在,清风明月的日子也老是不会经常来,并且还会有凄风冷雨时常夹杂在岁月的中间,但我想,如果,一旦许下心愿,在愿望的衣襟上一针一线的缝上希望的线头,那么,日子定会有茶香,有饭香,有清宁的歌唱!

每一次,我知道,我的冷墨残字,很多时候都无法表达我的感想,但我知道,就算零零碎碎的语言,只要可以在自己钟爱的人面前表达,都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传达!如果,爱你,不是你随时在我面前,而是我心里随时都有你存在。因为,你一直都在!

但愿,可以在余生里,温一盏酒,等你来,慢慢的饮;但愿,可以在等你的余生里,种一束梅,等你来,细细的品!

落座于冬,没有忧伤,也没有惆怅,把与你的过往,慢慢的品读,静静回想!

一壶酒早已喝完,李建民看着黑夜,喃喃道:“若今生迷局深陷,射影含沙。便许你来世袖手天下,一幕繁华。你可愿转身落座,掌间朱砂,共我温酒煮茶。”

“若今生执罔虚幻,已成落花。便许你来世雪扫眉发,执手天涯。你可愿青丝绾正,笑靥如花,借我一世年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