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守村人 > 第1009章 路过俱买比之穷

大明守村人 第1009章 路过俱买比之穷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7:14

第1009章 路过俱买比之穷

第1009章 路过俱买比之穷

队伍走在街上,道路两边有摆摊的百姓,卖地里的菜和山上的野果子、自己家种的果树的果子,如樱桃。

卖樱桃的老妪蹲在那里,面前摆个挎篮,篮子中装有樱桃,旁边放一堆芦苇叶、竹子叶。

“大娘,樱桃怎么卖的?”老五朱橚看到樱桃后开始蹙眉头,干脆问出来。

老妪显得紧张,之前有人过来告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下跪,也别跑。

当地人工不值钱,老妪一個人一天编一个篮子,三文钱能卖的话,她会加快速度,努努力,一天编俩儿。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军士们好,小虎说得对,先想办法卖点东西,换成盐,不要把谷子轻易抛出去。

然后一路走一路买,只要有卖东西的就买,包括人家编的簸箕。

朱闻天打量谢成,还好,没趁机在洗澡的时候做额外的事情,四个亲王更是懂规矩。

等贵的时候缺钱再卖,一般不缺钱,衣服什么的还能穿。

除非咱现在需要用编织的东西当机械连接处的垫子,这个寻常百姓干不了,工匠才出手。”

“逛街累呀!心里不舒服,唉!”

等中午饭做好,细细的海带丝切完拌上蒜泥,有的人才出来,在旁边拉着电线用风筒吹头发。

“村里的军士所教,告诉咱,能不卖谷子就别卖谷子,这月份谷子全下来,要不上价。

……

中午的时候队伍回来,朱棡犹豫着要不要冲个凉,自己擦着汗感慨。

村子里有其他人家的樱桃树,跟他们说一声,一起采,咱们赶车过去拿,河边的话有船。

老妪说着话要把一篮子樱桃送人,看她神色,不似作假。

“工匠有其他事情忙,不干活的时候要休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少女从挎包里往外掏钱,她知道对方需要什么钱,五文一张的宝钞给了不好花。

“铃儿姐,咱队伍里有工匠,怎还买别人编的东西?”

平时运动多的人,在不干活的时候出汗少,有的孩子从小疯跑,十岁之前根本不怎么出汗。

“哪有啊!有樱桃的时候大家都有,山上的果子又不缺,卖贵了没人买,谷贵伤民,谷贱伤农,东西多了不值钱。”老妪摇摇头。

挎篮能装个二十多斤,都买,给两文钱对方也答应,挎篮编得细,用细筐柳编制,并非荆条,荆条编土篮比较好,就是挑土的那种,如此得耽误一天的工夫,给三文。

咱把这篮子樱桃给你们吧!不晓得谁是晋王殿下,给你们,你们拿去,家院子树上还有。”

来的工匠大部分属于学徒,技术已经很高了,却达不到之前那批工匠的水平。

要给钱时,朱棣又愁上,他不知道有多少。

朱樉四下看,估计同样是想要冲凉:“所见皆穷,小孩子的手脚指甲长,穿着用谷子秸秆、芦苇编的草鞋,坏了也没人管,手脚全黑,容易生病。”

多亏晋王殿下给免了田赋,不交田赋,留着自己吃,明年青黄不接时就不怕了。

旁边一个下丘村的少女过来递钱,五文钱,包括买挎篮和里面樱桃的。

“给,五文钱,大娘不拿就是要害晋王殿下,晋王殿下爱民如子,不会白要百姓东西。”

三八.六.一六六.六九

“大娘我给你零钱,五十张一角的宝钞,你好拿出去花用。”

朱闻天便如此,但他还是跟着男的小伙伴儿加上里长去哗啦哗啦冲一遍,肥皂都没打,更不用说洗头。

“我是燕王,晋王是咱兄长,钱……”朱棣手上拿着篮子,边解释边左右看。

朱棣不可能自己拎着挎篮,旁边的人帮忙拿走,回去等着做樱桃糕。

铃儿说道理,能叫王艺千去给推沙子吗?哪怕人家歇着,都不能干粗活儿,歇着的时候可能会琢磨其他技术。

朱橚蹲下拿起放在篮子里的竹筒,估摸一下,一竹筒能装个一斤多的樱桃,只卖一角钱,十斤一文?

“大娘,是不是看到我们才贱卖?”朱棣对樱桃的价格不了解。

他们要设计施工图、当监工、制造机械零件。

别人一天编一个大篮子,咱的好工匠一天编五个,并不能体现他们的价值,属于赔本买卖。

铃儿接过钱帮着又数一遍,塞给老妪。

“哎~~知道了,有,樱桃树上还有没红的,我挑红的撸下来。”

家中有铜钱、银子、金子,想换宝钞,咱们给换,到村的军士们带的少。”

比如谢巧儿和她娘,她的贴身丫鬟和她娘的贴身丫鬟,她娘的贴身丫鬟就是她贴身丫鬟的娘。

“那……咱拿着了,咱……不让跪,晋王殿下你长命百岁。”老妪对着朱棣说。

“都长命百岁。”老妪不好意思地笑笑。

老妪高兴地接过钱,脸笑成一朵花,显然现金比换其他东西更好。

“冲个凉吧?”朱棣根本不愿意去想其他的,他出一身汗。

“这正好,说是要做樱桃糕,比山楂糕好吃。”铃儿要,能吃。

于是四个人各回各的地方冲凉,其他人身份够的也冲。

同时由于年轻,学到的技术比较单一,还得学其他的,努力学成多面手。

“那没办法。”老五朱橚摊手:“不能总拿南京下丘村一条街的繁华来对比,咱也想叫哪里都跟那边一样。”

“好!”朱棣放心了,看着篮子,接到手上:“篮子一起买,大娘你回家再编,给……”

谢巧儿心疼钱,她认为工匠比百姓编筐熟练,应该用上。

“大娘还知道这些呢!”

下丘村的女孩子跟她俩去洗澡,谢成与夫人和夫人的贴身丫鬟洗。

此刻她知道原因了,亲王出来溜达,她看看自己面前的篮子:“回……问啊!看着给东西,换,北元不值钱的钱也要,铜少锡多的那样,有宝钞更好,一角钱给一大竹筒。”

“大娘回去要记得阴干果干,什么果干咱们都收,樱桃不好阴干,做果脯伱没那么多东西,你还是采来卖我们。

说完话她站在那里不动,看着队伍中的人。

“这些是海带丝,干的泡发后能够用来配合着做许多菜,蒸、煮粥、熬汤、炒、凉拌等,海边开始养殖,用棉麻混编的绳子,绑大木头块上。”

里长向本地官员们介绍,珍珠、海带、石花菜、紫菜全要进行养殖,野生的采摘麻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